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全球产业链正经历数字技术、绿色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深度重构。长三角地区作为制造业核心,正面临复合型工程人才供需失衡的关键挑战。为应对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教育变革的需求,9月10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伯明翰大学联合举办的“2025国际创新人才与工程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开幕,以“融合·创变·未来教育”为主题,搭建全球工程教育高层次对话平台,为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智力动能。
全球阵容共探变革,200+中外代表聚焦工程教育新命题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全球创新领域的核心力量: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土耳其等国的20余所海外高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余所国内顶尖学府的校长、院级领导及专家,携手创新组织、科研机构、产业界代表200余人,围绕“产教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展开深度研讨,直面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伯明翰大学作为英国工程教育发源地,构建“企业需求导入-科研攻关支撑-人才定制培养”全链条模式,其“教育嵌入产业”的模式与长三角的需求高度互补。
“这是伯明翰大学第一次与海外机构合作开展本科生教育。”伯明翰大学校长亚当·蒂克尔(Adam Tickell)表示,长三角国创中心将为伯明翰大学的本科学生提供产业实习机会,实习的成效将成为考量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很高兴双方机构能够携手合作,助力提升伯明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下一步,双方将会共同投入资源、密切合作,拓展合作内容和领域,共同为创新产业持续聚集人才力量。
合作签约仪式。
随后举行的合作签约仪式上,长三角国创中心分别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欧洲理工学院签署本科生CO-OP教育合作协议。长三角国创中心将为两所高校的本科生提供长三角地区的工作机会,共同培养兼具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产业实践经验和国际视野的工程创新人才。
产学研协同,助力苏州萨里大学(筹)建学科体系
一头连着龙头企业,一头连着高校院所,在多年的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长三角国创中心观察到了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并存的局面,也深刻认识到创新人才培养在推动学术和产业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
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表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其中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共育、共培和共享。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机衔接还相对比较薄弱。因此,长三角国创中心希望充分发挥试验田的作用,与全球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探索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新模式、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工程与创新项目负责人尤斯兰·努尔(Yoslan Nur)表示,工程在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居于核心地位。UNESCO正在推进一项新的全球倡议,通过更完善的政策、更紧密与产业联动的工程教育体系、更具包容性的创新生态、更加充满活力的全球工程共同体,加强工程、促进创新,以实现可持续未来。他希望各方携手努力,培养赋能新一代工程师,共同建设一个不让任何国家掉队、不浪费任何人才的世界。
苏州萨里大学(筹)学科共建签约协议。
开幕式上,长三角国创中心与西门子(中国)、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分别签署共建协议,聚焦苏州萨里大学(筹)在先进制造、未来能源和智慧健康等学科的协同创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学科共建体系。据了解,正在筹建中的苏州萨里大学(筹)由长三角国创中心联合苏州大学、萨里大学共建,定位为立足中国实践、服务产业发展、链接全球资源的新型工科大学,打造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试验田”与中外合作办学2.0标杆。
AI赋能、模式革新,勾勒工程教育新范式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国际知名教育专家与产业专家以及创新达人分享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洞察和思考,包括英国伯明翰大学校长亚当·蒂克尔,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ACE)副主席朱迪·凯(Judie Kay),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量子管理奠基人丹娜·左哈尔(Danah Zohar),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黄卫东,以及创新达人、蛋白质设计与编辑研究工作者王宥。
活动现场。
本次研讨会聚焦工程教育变革,特设三大平行论坛深入探讨。“面向未来产业需求的工科教育变革”论坛由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朱骁洵博士召集,将剖析工业4.0时代工程人才能力重构、产教深度融合模式及数字化技术驱动的教育变革;“人工智能驱动的工程教育新范式”论坛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马飞教授召集,重点关注AI如何重塑个性化学习、课程体系及实践训练;“如何通过CO-OP培养应对未来挑战的工程技术人才”论坛由滑铁卢大学CO-OP项目负责人Philippe Bézaire担任召集人,共同探索分享CO-OP教育模式的实施经验与成功案例。
三大论坛分别从教育理念革新、技术融合应用及实践模式创新三个维度,系统探索工程教育新范式,旨在构建全球协同的创新人才培育体系。通过汇聚国际工程教育专家与产业领袖,推动形成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和全球工程教育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战略支撑与智力保障。
原标题:《苏州将筹建萨里大学?瑞金医院、西门子亦有助力》
栏目编辑:唐闻宜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