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客厅墙上,还差一部巨幕手机?
创始人
2024-01-08 18:37:10
0

原标题:你家客厅墙上,还差一部巨幕手机?

虎嗅注:

如果在你的客厅里放上一台能实现远距离触控的超大屏电视,你还会觉得看电视不如玩手机吗?这就是“巨幕手机”的逻辑,也是华为的一次大胆尝试。

17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客厅是属于贵族阶级思想与艺术碰撞的文化场所,等到了沙龙从贵族的客厅流转向社会化的公共空间,灵感的火光走出客厅,交友会客、影音娱乐成为客厅新的主题。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在这个以“客厅”为名的家庭建筑空间中,电视记载了娱乐场景的快速更迭——从几代同堂蹲守春节联欢晚会,连着卡拉OK在家争抢麦克风;到互联网开启“电视盒子大战”,让一个人也可以享受的家庭影院;再到“客厅经济”走上风口,智能电视顺理成章成为家庭智能革命的入口。

但在“客厅经济”规模被预估超过千亿元,前景一片光亮的2016年,中国电视销量却遭遇了滑坡。

根据奥维云网(AVC)的数据,2016年中国电视销量曾达到5089万台,但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却骤降至了3634万台,五年内的降幅高达30%。

销量持续下滑的原因只有一个:电视,不够好玩,也不够好看。

01.向手机看齐,是电视真正的出路?

造成“电视不如手机好玩”的根源,是电视在交互体验上存在明显的短板。

根据国内电视适老化相关报告显示,老人面对电视层级复杂的菜单栏和目录页,常常因为操作复杂,不知道怎样找想看的内容。由于常规电视的交互设计存在明显短板,不仅让老年人觉得电视用不明白,也让年轻人觉得电视的交互跟不上潮流,比如分享、评论、甚至发弹幕,仅仅依靠方向键和确认键,无疑是一种痛苦的体验。

面对全年龄段用户日益增长的交互需求,电视行业也曾尝试过其他的交互方式。

曾经将遥控器设计成“键盘+传统电视遥控器”的复合体,希望通过增加按键数量来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又例如,通过手机App来控制电视,将电视的交互任务“外包”给了手机,由本身就带有屏幕、触摸等一系列传感器的手机,为用户提供一个按键数量无限多、更直观、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遥控器。

然而,这些新的交互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融合蓝牙键盘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双手操作,且需要一个稳定的桌面。而使用手机触控时,又会占用手机成为外接遥控器,如果中途跳转出投屏界面,就会出现电视控制中断的情况。这让手机被迫与电视捆绑,难以并行使用。

要么失误率颇高,要么效率不如传统按键操控,电视在交互能力上的停滞不前最终给消费者留下了“过时了”的印象。因此,“抄”手机交互体验的“作业”,成为了厂商们解决电视交互的办法。

这不仅是因为手机市场成熟的用户教育,可以让这套新的交互系统不需要过多的重复学习。在这一基础之上,还能实现交互界面与内容界面的融洽衔接,进而更靠近让“电视变得既好玩又好看”这一行业目标。

02.巨幕手机,能让交互更性感吗?

那么在2023年的今天,怎样才能让电视拥有像手机一样的交互体验呢?

一个简单的答案是,搬一块“巨幕手机”,放进你的客厅。

12月26日,在华为智慧屏 V5 系列产品的发布会上,华为就用做手机的逻辑,打造了“巨幕手机”的理念,对电视的交互方式进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新。

华为此次给出的全新解决方案名为“华为灵犀隔空触控”,它由电视顶部的Smartbar和全新设计的“华为灵犀指向遥控”组成。这种交互方式提供了类似于手机的操控体验,通过远程触控实现“所指即所得的定位”,通过触摸滑动实现“万变交互的指令”。

什么是“所指即所得的定位”?用户在观看电视时,用遥控器指向屏幕,指向位置则出现圆点光标。通过隔空指向的精准定位能力进行触控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什么是“万变交互的指令”?将遥控器的确定键区域设计成触控板,通过识别手指滑动动作,进而实现过去只有在手机上才能进行的触控滑动、点按、圈选等操作。这种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直观、便捷地进行各种交互指令,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方寸的版面上实现滑动、点按、拖拽等功能的背后,容纳了一套包含触控、红外传感、环境光感、无线通讯等技术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也浓缩着华为在消费电子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

在远程触控上,华为在电视行业中首次引入了UWB(Ultra Wideband)短距通信技术和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惯性传感功能。通过UWB+IMU融合定位技术,遥控器可以像“激光笔”一样,实现远距离的精准定位,达到“所指即所得”的定位。

华为灵犀指向遥控器中的UWB(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模块,每隔几纳秒就会向电视发送一个信号。电视大屏上方的SmartBar中新增了“灵犀空间定位模组”,设有立体布局的多组天线,能够接收来自遥控器的UWB脉冲信号,并且通过高精度计算多组天线接收的信号差异,来精准计算出遥控器的空间位置,使得定位更为精准、高效。

结合IMU中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数据,通过复杂的位姿、轨迹等算法,让“华为灵犀指向遥控”同时拥有精准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具体指向角度信息,实现三维度上的位置和姿态六个自由度的精确定位。

简单来说,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就好比狙击手与观察员。你可以把UWB技术想象成为一位实战经验丰富的狙击手,反应灵敏出枪快,能够迅速对指令做出调整,快速定位目标。而IMU就如同观察员,对用户实际使用场景中的位置、姿势进行空间位置和角度计算。两者组合就能让遥控器实现在电视画面上“指哪儿打哪儿”的精准操作。

在引入新技术之余,华为还在技术的细节上做到了极致的优化。以接收UWB信号的天线为例,常规方案一般采用2D设计,为了缩小体积,华为将其改进为3D立体的小型化方案,整体的尺寸压缩50%以上,同时还不影响天线的辐射方向和效率。整套定位系统还能以120Hz的刷新率连续工作,光标的跟手延时优化到30ms以内,保证用户使用时不会有延时感。

这一整套行业内首创,将遥控器指向提升到全新高度的工作机制,是华为智慧屏研发团队经过多次尝试,研发了数十种指向遥控方案,迭代淘汰了上百个小版本,由上百名研发工程师精心雕琢的结果,这些努力使得交互的覆盖范围、延时和准确度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03.体验革新,让电视变得“更好看”

在华为官方给出的应用案例中,就包括了刷抖音这样的高难度场景。用户可以通过华为遥控器的“触控板”上下左右滑动手指,轻松完成短视频的点赞、评论、收藏和转发等操作,一台能刷抖音的大尺寸“手机”油然而生。

通过遥控器的“所指即所得”,还拥有远超过去的文本内容输入方式和视频播放进度条的操控体验。

如果说,交互硬件上的全面升级,解决了让“电视变得更好玩”这一目标,那么华为还在应用生态的完善过程中,兼顾了让“电视变得更好看”这一用户痛点。

例如,华为在对电视端的抖音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适配,在使用华为智慧屏 V5 系列观看抖音视频时,原始横屏比例的视频可以自适应屏宽全屏观看。

此外,华为还对青少年这一电视刚需用户群体进行了专门的优化。将《植物大战僵尸》、《保卫萝卜》等寓教于乐的大型手机游戏引入电视行业,并针对宝宝巴士、洪恩识字等教育应用进行了专门优化,以用户实际使用场景为出发点,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光标跟踪速度和点击准确性。

当然对于电视内容生态的搭建,并不能只依靠“应用电视版”来解决,以目前娱乐应用体量来看并不现实,而且也没有必要。

面对用户海量的应用需求,华为智慧屏 V5 系列的解法是通过华为自研的超级桌面功能,实现智慧屏与华为手机应用的互联互通,无需重复下载,即点即用。节约电视存储空间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智慧屏的应用生态,满足了用户的多种应用需求。

通过“电视硬件+遥控器硬件+系统深度定制+应用生态优化”的全链路创新,华为实现了在电视交互上的革新,而华为智慧屏 V5 系列俨然成为了“巨幕手机”。这种创新的交互方式,不仅解决了操作效率的问题,也提升了用户体验,使得电视的使用更加便捷和舒适。

得益于华为在通信技术、硬件制造、操作系统开发和应用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的深厚积累和丰富经验,打造出华为智慧屏 V5 系列这样革命性的产品。而这样的创新结果则看出了华为在电视领域与其他电视厂商的最大区别——华为有决心、有能力推动电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04.颠覆电视行业的引领者,已经出现

让电视变得“好玩”又“好看”,华为用“巨幕手机”,对电视的交互方式进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新。

从2019年踏入电视行业算起,短短4年间,华为智慧屏已经实现了一套体系化的技术创新成果。

2019年,华为首次引入了AI摄像头,借助AI能力使得电视机的摄像头在通话、视频电话场景中更加实用,把畅连通话、AI健身带入电视行业。随后,在全生态鸿蒙分布式系统的协助下,将大屏与手机、家居智能生态深度融合,极大地丰富了电视的使用体验。这些创新和变革,帮助华为智慧屏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也推动了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

也正是随着智能电视的演进,让“客厅”超出了作为家庭建筑空间的意义,打开了更具科技感与智慧性的想象空间。随着传统家居观念的革新,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迁。“客厅”不再是一个固化的,由沙发、茶几、电视定义的物理概念。它可以承载家庭情感,人际交往,也可以容纳影音、游戏、健身个人化的定制需求。

站在今天,也许人们仍然难以预测“客厅”的未来还会走向怎样的方向,但是“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而华为智慧屏对于“交互创新”的期望,大概就是定义一个全新的电视科技革命的方向,描摹“客厅”一个未来的可能性。

你的下一台电视,未必是电视,它也可以是一部巨幕手机。你的客厅可以成为全屋智能的枢纽,接入技术创新、生态创新、软硬件领域的全部能力。从用户需求出发,华为持续不断地对产品进行革新,不过度纠结商业利润考量的发展轨迹,是自我超越的决心,也是革新行业的抱负。

这种纯粹而朴素的自我追求,正在中国电视行业掀起一股浪潮,促使整个行业在技术和生态方面加大投入,加速创新,最终以实际产品和用户体验赢得用户的认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箭六星!朱雀二号改遥二火箭成... 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天仪29...
麦思AI全球首发,破解教育错配... 中国财富网讯 5月14日,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学校智能化转型”展示活动上,北京智测佳程科技有...
温州鑫意自动化科技取得支架装配...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温州鑫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三峡能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三峡能源(600905)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英特灵达申请图像分类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英特灵达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
山东威达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山东威达(00202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血压监测能否变成“腕”间小事? ■记者 马相 实习生 王品唯 随着AI技术与医疗设备的深度融合,血压监测也步入智能化时代,越来越多的...
首次公布!中国空间站发现微生物... 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2023年5月...
首发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西部矿业... 西部矿业旗下西部镁业成功研发沉钴专用活性氧化镁产品。 受访公司/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以一项...
20GB的4K电影十几秒下完 ... 今天(5月17日)是国际电信日,说起电信行业,眼下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改变早已不再是电报电话的发展,无...
热评丨职业进化论:技术、消费与... 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农村AI训练师的工作日常是这样的:她们周末忙于农活与育儿,工作日则化身AI的“...
10大 AI 知识库厂商深度解... 在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企业知识管理正从 “信息存储” 向 “智能驱动” 跃迁。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爆发,...
瑞士科学家登上黄鹤楼:武汉是一... “这座城市太不可思议,太漂亮了。”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保罗·佩戈洛(Paolo Pego...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打造超级... 在AI领域,智能体炙手可热,其代表着更高的智能水平,用户下达一项任务,就能理解、规划并调用各类软件执...
三环集团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三环集团(30040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南京企... 5月11日 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 榜单评选结果正式发布 南京1家企业上榜! ...
原创 2... 年轻用户更喜欢“尝鲜”,感受新技术带来的新鲜感,每当新手机发布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入手。但也有部分用...
英媒惊叹中国科技崛起:马斯克、... 中国科技快速进步 北京时间5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西蒙·库珀(Simon Kuper)周...
新宙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铝电...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新宙邦(30003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铝电解...
时光相册·“唤醒”旧时光|电报... 编者按:时间,像一条大河,不停地往前奔流。老照片,宛如一座桥,让我们能够回到记忆中的彼岸。然而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