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机遇之下 实验室如何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
12月24日,由天府永兴实验室主办的2023天府碳中和论坛在成都举办。此次论坛聚焦“科技与产业转化并行,助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和7个平行分论坛,院士专家、行业代表齐聚蓉城,共同探索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共话“双碳”创新蓝图。
“双碳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一场深刻的广泛的社会经济的系统性变革,应该说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贺克斌在圆桌论坛环节讲道。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电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刘文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教授级高工李阳,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高翔,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陈永灿聚焦“科技创新助力绿色发展”主题,共话“双碳”创新发展未来。
“双碳”目标的提出,使衡量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坐标系”产生了新的变化,随之带动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从而驱动“双碳”领域出现更加前沿性、颠覆性、系统性的突破。变化之下,实验室如何作为?院士专家们纷纷给出“锦囊妙计”。
谈及实验室在推动区域双碳目标实现上发挥的作用,高翔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四川的新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在这里建立面向‘双碳’领域研究的实验室,有可能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实验室组织起专家、学者、产业界代表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围绕未来高效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区域示范,通过区域示范更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在陈永灿看来,实验室这样的高能级平台应该是决策、支撑的平台和窗口。“实验室最重要的是服务四川绿色低碳发展,就是要去跟企业协同创新,突破核心的关键技术。”陈永灿结合实验室未来发展的路径说道,四川可以通过清洁能源的一体化发展来推动绿色低碳的发展,从而提高能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现在,我觉得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和挑战。四川是清洁能源发展的大省,实验室立足成都,应该能够率先探索出能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手段。”陈永灿说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杨帆 摄影 黄雪松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