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十倍大模型成本门槛!钉钉为什么敢All in投入?重塑“全面智能化”
创始人
2024-01-08 17:47:48
0

原标题:降低十倍大模型成本门槛!钉钉为什么敢All in投入?重塑“全面智能化”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和平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吴宜忠

审核 | 颂文

“新任”Chat GPT短时间内“霸屏”了社交媒体,越来越多人向“他”提出种种复杂的问题,并为人工智能展现出的“智慧”而倍感震惊。但对于这款“人工智能”的开发者来说,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Open AI首届开发者大会上,CEO阿尔特曼(Sam Altman)就曾表示,“今天,有大约200万开发者使用我们的API进行开发,超过92%的财富500强公司使用我们的产品。”而阿尔特曼谈到的“开发者”,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从公开的网络信息可见,现在已经有成百上千不同功能的GPT衍生出来,扩散成一个具有空前想象力的大生态。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GPT的“创造者”Open AI,也正因其产品的成功“赚得盆满钵满”。TheInformation网站报道指出,该公司目前年营收已经超过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大幅超越去年仅有2800万美元的营收表现。

那么,除了技术强劲,Open AI还凭借什么关键要素获得如此大的成功?

畅销书《AIGC:智能创作时代》作者杜雨博士表示,GPT-4Turbo这次的更新,让大模型及其应用的竞争进入下半场,从“技术竞争”逐渐演变到“生态竞争”。谁能为使用生态提供更多的支持,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进生态中来,谁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1、强者竞技:谁有“生态竞争”潜力?

事实上,国内生态竞争的帷幕已拉开。

在5月底举行的中关村论坛上,有专家披露,中国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已发布了79个;而在7月初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有信息表明,中国已有130家研发大模型的公司。此时的共识是,“百模大战”是一个烧钱的游戏,入局的玩家必须尽快找到自己商业化的路径才能生存下去。

直到8月31日,首批11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的AI大模型陆续向全社会开放服务,大模型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更广泛的应用生态布局开启。

中信建投表示,首批大模型获批上线,标志着大模型行业在我国正式进入产品化落地阶段。国内大模型产品的生态将逐步得以构建,服务也将逐步规范化,大模型行业将进入产品化落地快车道。

BAT依然在大模型应用方面走在前列,率先开启了大模型在全生态内的产品落地。

(图 / 微博)

如在10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多款AI原生应用,均是对人们熟知的产品基于大模型技术以及AI原生思维进行重构。

其中,百度用大模型重构的“百度新搜索”,实现“让搜索引擎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查询工具,而是能主动回应用户、和用户交流”;通过文心大模型重构的百度地图,用户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和系统交流,地图还会主动问询,准确识别用户的意图等;百度如流则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信息管理服务,主要功能包括企业通讯、协同办公等。

另外一家巨头腾讯,也已将大模型技术深度应用到多个业务场景中。在日前举行的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副总裁蒋杰就展示了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后,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腾讯广告等产品和业务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多人线上数小时的会议后,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提炼各方观点,智能生成会议纪要;文档可以一键生成标准格式文本,自动基于表格内容生成图表等。

不过,虽然百度如流、腾讯会议与腾讯文档已通过大模型深入AI办公领域,目前行业内亦不乏科大讯飞、金山等玩家。但目前在该领域全面智能化落地最快,并实现大模型全生态应用布局的玩家,还是钉钉。

2、100天重塑“AI价值”,全面智能化或是必由之路

“这只是我们智能化探索的一小步,AI对生产力工具的改造才刚刚开始。”4月18日,在2023春季钉峰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宣布,新钉钉将全面智能化,未来一年所有场景都将进行智能化布局。

当时,钉钉刚刚宣布接入千问大模型,现场演示通过输入“/”,在钉钉可以唤起10余项AI能力。但由此开始,钉钉像是插上了翅膀,仅用了100多天就实现了“全面智能化”落地,高效构建起了全场景AI办公生态。

11月3日,钉钉AI魔法棒正式上线,包括钉钉聊天、文档、知识库、脑图、闪记、Teambition等17项产品、60+场景全面开放测试,成为首个全面开放AI的亿级DAU应用。且这个“钉钉AI全家桶”异常强大,覆盖AI技能近百种。

从用户需求角度,钉钉开放的AI能力包含摘要总结型、创作生成型、BI数据分析型、信息提取型、客服咨询型多个维度。

这意味着,用户不仅可以实现长文档摘要、知识库摘要、会议摘要、聊天摘要等典型的归纳总结场景;还可以生成各类文案、方案、图片创作,PPT、脑图、低代码应用等内容辅助生产,甚至通过魔法棒汇总分析一份数据量庞大的表格,向AI发送一句话完成答疑解惑,智能生成海报等等。

“All in的投入!从研发、产品、测试,到与客户共创,钉钉全面智能化就是一个全面投入的过程”,在被问到钉钉如何能在短时间实现全面智能化时,钉钉的回答是“全情投入”。

“全情投入”的产出的结果是,除了用户需求的“超量满足”,钉钉还打开了企业智能化的“大门”。11月9日,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钉钉极客派专场活动上,钉钉再宣布智能化底座AI PaaS也已全量上线,面向生态伙伴和客户开放,并在官网开启体验入口。

钉钉总裁叶军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降低一倍的成本是创新,降低十倍的成本是代差。钉钉将驱动AI普及,降低企业的智能化门槛,让每一家企业都不错过AI时代。”

具体到产品层面,数字员工能以企业员工助手的身份,进入企业通讯录,取得对应的职务权限,参与到企业的组织、协同与业务流程中去。在智能化场景方案方面,可以使用数字分身代替开会、统计会议纪要、发待办等;智能化行业方案,具体到如教育行业的智能化方案,能够智能批改作业、统计学生完成进度等。

据悉,生态伙伴基于现有的钉钉能力已经开发了6个数字员工,也都已上架到钉钉智能应用市场。“大家可以将它添加到通讯录中,它就类似于招聘、客户管理、经营分析的秘书,一个学习助理或者企业TD、OD岗位的管理,能够帮你完成基本的工作。”叶军分享道。

(基于钉钉AI PaaS,生态伙伴已经与钉钉共创了6款智能应用)

诚如叶军所说,钉钉在做一件降低成本的事情。“在未来,也许每家企业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成本去做这个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能力去降低企业重复性的工作,把剩下需要创造的部分、结合业务的部分留给各个企业自己。”

3、“生态竞争”,AI办公超级独角兽诞生

深入分析可见,如今钉钉的全面智能化,已不仅是几款AI辅助功能的落地,无论从TOC还是TOB的角度看,钉钉都已形成领先的“生态竞争”优势。

首先,就是平台生态的原发优势。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钉钉用户数已超过6亿,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生态伙伴总数超过4000家,钉钉开放平台上架应用数量超过1100个。这些积累,都让钉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最大的商业应用落地场景;同时,钉钉本身就是工作属性的平台,相比于用完即走的娱乐属性,更加具有价值和高频。

不仅如此,AI的加入还将让钉钉迸发出更大的潜能——原来的钉钉是多应用的开放平台生态;未来的钉钉,通过自然语言直接交互,AI可以帮助用户解决所有问题。

其次,钉钉宣布向生态伙伴和客户开放智能化底座(AI PaaS),用大模型帮助生态伙伴把产品重做一遍,具有非常前瞻的战略眼光。通过“做厚Paas”,钉钉将成为一个“飞轮”,快速转动腾飞起来。

“钉钉上已经有了很多实践,可以用一分钟快速搭建一个智能问答应用。例如,使用钉钉最新的基于大模型的智能问答机器人,你只要把你的企业知识沉淀到钉钉知识库中,作为一个营养饲料喂给你的算法,算法经过几分钟的学习后,你就可以让全球各地的所有企业员工用自然语言向它进行提问,它都能够给到你正确答案。”在活动中,叶军介绍钉钉智能化底座时提到这样一个案例。

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GPT的影子——大约200万开发者使用Open AI的API进行开发,多种功能的GPT应运而生。

今天,钉钉也为企业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当钉钉为每个企业的通讯录上增加一个数字员工,数字员工学习某几个知识库,所有企业内的人就都可以找这个数字员工开会、聊天、拉群,或者发送给它一个要求,它都可以完成”。

通过叶军对钉钉Paas能力的介绍,甚至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过去的钉钉,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平台生态;而今天的钉钉则变成了一个创造的平台,用自己的智能化底座,为生态伙伴,也带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截至2023年3月末,钉钉软件付费企业数达10万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58%,中型企业占比30%,大型企业占比12%,付费企业DAU达2300万。由此数据不难分析出,钉钉全面智能化“飞轮”未来商业前景有多大。

随着Paas的发展,钉钉生态合作伙伴和企业客户所创造出的AI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扩大,由此不断辐射到用户端,由B及C层层覆盖,就像层层涟漪不断扩散。而在为客户和用户带来“AI普惠”的同时,钉钉也必将收获现实的商业回报和巨大的上升空间。

*注:文中题图来自钉钉官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打造超级... 在AI领域,智能体炙手可热,其代表着更高的智能水平,用户下达一项任务,就能理解、规划并调用各类软件执...
三环集团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三环集团(30040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南京企... 5月11日 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 榜单评选结果正式发布 南京1家企业上榜! ...
原创 2... 年轻用户更喜欢“尝鲜”,感受新技术带来的新鲜感,每当新手机发布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入手。但也有部分用...
英媒惊叹中国科技崛起:马斯克、... 中国科技快速进步 北京时间5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西蒙·库珀(Simon Kuper)周...
新宙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铝电...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新宙邦(30003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铝电解...
时光相册·“唤醒”旧时光|电报... 编者按:时间,像一条大河,不停地往前奔流。老照片,宛如一座桥,让我们能够回到记忆中的彼岸。然而老照片...
英维克取得流体连接器专利,可使... 金融界2025年5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英维克智能连接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量子纠缠:超越时空的宇宙连接之... 来自:书海文途 第一重天:太虚之海的涟漪 当混沌初开时,太虚之海便以幽蓝星辉凝成三千世界。那些在凡俗...
穿越古今探星河,AI互动展天文... 5月16日,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星瀚万象——天文与科技的交融诗章”...
雪迪龙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雪迪龙(00265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吸...
焦点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焦点科技(002315)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雷军憋了个大招,再次回应SU7...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撰文丨华见 “做芯片九死一生。” 5月15日晚,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上称,...
数字孪生赋能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 在能源系统复杂度与运营压力同步攀升的当下,传统能源管理依赖人工经验与离散数据的模式,逐渐暴露出响应滞...
原创 A... AI诈骗已从低级骗局升级为国家级威胁!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近日拉响警报,黑客利用AI语音克隆技术...
小隼智创取得具有防脱功能的快装... 金融界2025年5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小隼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运达智储科技取得一种转运辅助工... 金融界2025年5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运达智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运达能源科技集...
人形机器人批量进厂“实习”,资... 魔法原子近期获得新一轮数亿元战略投资,计划今年生产400台人形机器人,放到工厂、商业场景试用。几天前...
新宙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新宙邦(30003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非...
TDK加速推出第三代硅阳极电池... 【太平洋科技快讯】近日,日本电子元件制造商TDK宣布,其第三代硅阳极电池量产计划将提前至2025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