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波 (作者系江南大学互联网传播中心研究员,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全球智库主席)
当前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在资本赖以获取暴利的同时,对其社会责任落实和福利主义制度跟进的公共政策亟待跟进,这必将成为未来几年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的重大政治议题,而中国作为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方面需要做出具体的领先模范作用。
以“萝卜快跑”为鲜明案例。某科技公司依托现代科技,迅猛收割出租车司机等底层岗位及其收入,这种寡头型的大资本家收割模式,科技创新沦为寡头迅速积聚财富之帮凶,从根本上颠覆了科技应该造福大众之原则,科技沦落至竟然造福垄断资本家的低下地位。
对于萝卜快跑之类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上路,一方面必须肯定其新生事物的创新性价值,另一方面要增强其投资方的社会责任,同时还需要从道路交通管理的角度加速研究出台规范性政策文件。
尤其是,不能因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没有驾驶员,就让相关驾驶执照办理、道路行驶遵章守纪、车内实时监控录音录像、路面纠纷、出租牌照竞价式有偿发放等方面的规定无序落空,构成无人驾驶出租车与传统出租车之间的不公平待遇。
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交通管理问题,应明确以其所在公司法人为管理对象,承担相关驾驶执照、违章扣分、道路纠纷、事故责任等责任义务。
在出租车牌照发放和定价方面,有关地方政府不应出于种种特殊原因而降低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方的竞价成本,尤其是绝对不应坐视其以低价竞争方式寻求垄断地位,如果其中构成利益输送或因为不正确政绩观而知法犯法的,有关部门应及时介入予以查处。
萝卜快跑,之所以说其与淘宝、拼多多、滴滴打车等带来的市场、社会、就业冲击有质的区别,是因为后者是对诸如线下门店、出租车司机等方面就业者的一种局部的、可转换式的市场和职业替代,相对而言一方面传统的岗位就业者可以通过转型而软着陆,另一方面传统门店、出租车仍然可以作为补充而大量存续,这可以视之为一种融合型替代。
而萝卜快跑们则是对人类职业、岗位和就业的无差别、不留死角的“屠杀”,尤其是这一过程几乎是“休克疗法式”和“赢者通吃型”的,既不给就业者留下任何腾挪的余地,所替代出的收益又是直接归集于极少数科技巨头,其中加速演进的科技寡头化问题,本就属于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了。
所以,当相关市场和就业进入这么一个相对敏感和脆弱、漏洞和破坏性都很大的阶段,政府部门特别有必要从市场生态和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及时有力出手进行干预。
事实表明,在因为科技迭代而带来的任何市场缝隙之间,如果政府有关方面反应迟钝或存心不正,即给敏感资本提供快速牟取暴利的可乘之机,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乃至所有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带来的市场变革、寻租创新和就业冲击,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作为,及时开展系统研究和综合施策,防止政策真空期间出现的市场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