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成养老刚需,康复护理机器人如何“叫好又叫座”
创始人
2024-07-20 19:00:42
0

7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举办“将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分论坛。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医疗健康正成为养老服务中的刚需,社会对养老护理智能化、机器人化的期待也日益凸显。但从当前康复护理机器人的发展情况来看,“叫好不叫座”是制约该领域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机器人对“全人护理”存在的技术局限也是需要攻克的难题。由此,如何提高机器人的普适性和经济性,加快技术研发,成为行业内的探索方向。相关专家表示,要加大对康复护理机器人及相关产业的科技投入,并加强成本控制,注重医工交叉,保障康复护理机器人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以此推动该领域的产业化发展。

近五成老人最需要医疗服务

老龄化加速之下,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问题成为刚需。相关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平均每年新增60岁以上老人1000万左右。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老人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在此情况下,解决养老服务中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迫在眉睫。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副司长刘芳介绍,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居家社区养老的老年人群体中,46%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医疗健康服务,尤其关注上门服务。但从现有情况来看,这一领域还存在资源和服务总量不足、人才短缺的短板。

实际上,不管是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队伍建设,还是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科技支撑,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康复照护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陈殿生表示,从国情来看,我国养老需求大,护工少。在此背景下,发展康复护理机器人是一个有益的解决措施,同时能够促进培育银发经济。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当中也明确提出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包括发展智能轮椅、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生活照护产品,以及扩大认知障碍评估训练、失禁康复训练、用药和护理提醒、睡眠障碍干预等设备产品的供给。

“全人护理”的技术局限

尽管相关政策已出台,但康复护理机器人在实际发展中却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对此,陈殿生分析称,这主要由于老年人对服务的个性化需求高,以及机器人在“全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具体来看,失能或身体衰弱的老人在生活照护和吃穿住行各方面都存在需求,并且每一位老人的失能表现不一致,需要不同种类的服务组合,这就导致需求的个性化比较强。同时,康复护理机器人还需要在服务过程中保证老人安全,用户对机器人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陈殿生表示,目前大多数老人需要的是“全人护理”,这种护理通过机器人实现的难度很高。举例来看,如果想将失能老人从卧床状态搬到轮椅上,再送到卫生间,组合动作对机器人的要求非常高,对比手术机器人具备的静态定位和单个康复功能,会更加复杂。

上海理工大学智能康复工程研究院院长喻洪流认为,与其他机器人相比,康复护理机器人需要长期和人密切接触,更加追求设计的个性化适应、功能适应及尺寸适应,实现这些适应的难度非常大。

此外,高成本也是制约康复护理机器人产业化的困境之一。喻洪流称,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康复护理机器人已经投入市场,如智能轮椅等,但这些产品几万元、十几万元的高昂价格是很多家庭难以承担的,同样导致了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科技投入、成本控制两步走

一方面是技术存在局限,另一方面则是高昂价格让广大家庭望而却步,如何打通康复护理机器人需求与市场之间的关卡,成为当前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喻洪流表示,破解这些问题,应从两个维度入手,一是加大科技投入,二是通过政府引导实现成本控制。据了解,在当前的研究进程中,喻洪流及其团队已开始研究面向失能老人照护的整体解决方案,并研发了十几款智能康复护理机器人产品。在实际应用中,这十几款产品将根据对老年人的评估,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解决其照护问题。

针对成本问题,喻洪流则认为,就像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一样,康复护理机器人的成本控制需要政府引导,让成本降下来,每个家庭都能用得起。

在陈殿生看来,推动康复护理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除了医学界之外,更需要工业领域的参与。未来在开展康复护理机器人专项项目时,要注重医工交叉,保障护理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同时,康复护理机器人的服务效率、易操作性等性能,也是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康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模拟护理人员的人形机器人在近年来也受到外界关注。对此,陈殿生表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比以往产品的难度更大、技术更复杂,未来可能还需要十年时间进行探索。目前,人形机器人还处在技术攻关、概念样机的阶段,后续还要进行工程化和产品化,再进行市场的推广。

北京商报记者 赵博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外... 到2025年,中国航天领域已经接连取得了重要突破,且这些成就几乎都发生在同一时间段内。从梦舟飞船的逃...
原创 邓... 这颗以每秒61公里冲向太阳的星际访客3I/ATLAS,其双曲线轨道与自主发光现象揭示了宇宙隐性势能向...
广电计量:公司积极布局AI高算... 证券日报网讯 广电计量8月21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广电计量积极布局AI高算力芯片...
原创 荣...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阿维一样,购买手机喜欢购买高配版,目前阿维手里的手机就是16GB+1TB规格的,后续...
马云时隔6年再访蚂蚁森林,比种... 马云时隔六年再次探访“蚂蚁森林”,这些年蚂蚁森林种树超6亿棵 据蚂蚁森林官方微博消息,8月19日,...
马斯克一觉醒来,Space X... 西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马斯克一觉醒来,新品Space X在京被发布了...
六年投数百亿元 每年上万人研发 2019年8月9日,在广东东莞松山湖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发布了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 新华...
微信最新发文:一开始就没有已读... “微信已读功能”这个话题,年年有人问,年年上热搜,年年在辟谣,堪称热搜榜的“钉子户”和“打不死的南方...
iOS 26新增提醒回电功能,... 几周前,苹果面向 iPhone 用户推出了首个 iOS 26 公测版更新,带来了全新的“液态玻璃”设...
太原:“小莲”e路帮 服务精准... “您好,我是小莲,很高兴为您服务。您可以问我屏幕上的这些问题。” “小莲小莲,我想知道创业有哪些补贴...
动捕设备能成为具身大模型的下一... 具身智能的产业发展可追溯至20 世纪 50 年代,图灵在其论文中提出人工智能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具身智...
工业组态平台三大头部厂商:航天... 低代码、云原生、国产化三大技术路线,正在重塑工业组态软件市场格局。在工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组态软件作...
小米16系列9月单挑苹果 10... 据爆料者透露,在使用新一代旗舰芯片的国产手机中,9月底大概只有小米16系列会推出,其它采用骁龙8 E...
科技日报: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教... 图为北京一零一中学教师孙越正在教授物理探究课。 受访单位供图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以自然科学内容为主,...
金融赋能冰城“智造”创新升级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程瑶 走进位于哈尔滨新区的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
建发致新以“三创”驱动革新,重... 在医疗健康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医疗器械流通模式正面临深度变革。建发致新以“创新、创造、创...
中国太阳能风扇帽走俏海外的启示 最近,海外某社交平台上一段视频爆火。视频里一位美国女博主为正在户外烧烤的父亲送上了一份礼物——一顶由...
未来五年中国银行提供300亿元... 【东盟专线】未来五年中国银行提供300亿元助广西发展人工智能 中新社南宁8月21日电 (张广权)中国...
“男网红娶三个残障老婆”引发关... 【#抖音回应男网红娶残障老婆##农村成哥账号近1个月涨粉3.4万#】8月21日,网友投诉短视频平台#...
AI+万物智联 中国电信物联网...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叶菁)作为运营商相对“传统”的业务,物联网成为运营商的一个重要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