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丨畅通落地之路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创始人
2024-07-12 09:01:33
0

从“闭门造车”到瞄准市场需求、产业痛点,从论文专利被“束之高阁”到多种转化形式灵活并存,从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到产学研深度融合……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创新主体的成果转化之路越走越顺畅。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从科学技术创新到经济实现增长,转化是科技成果实现价值的关键环节。《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连续5年稳步提高。《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显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8年的1.77万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4.78万亿元,增长170%。相较于过去仅为个位数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这一组技术转移转化数据令人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深化改革精准施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制度松绑,激荡创新“源头活水”

多年来,成果转化难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科研院所、高校无法自主决定其持有的科技成果何去何从,相关机构对科技成果的处置审批手续烦琐,成果转化收益须上交导致无法反哺后续科研……

制度藩篱让不少源头创新的“成果”变成“陈果”,转化“无门”让源头创新积极性大打折扣。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改革已然迫在眉睫。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重新修订,科技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和使用权明确下放到科技成果持有人。为落实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相继颁布,形成从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到部署具体任务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系化制度,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2021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科技成果所有权的规则进行明确,原本可能涉嫌“违法”的职务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混合所有”获得了法律保障。

根本性的制度障碍一经破除,就迎来了创新主体的积极响应。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激励性、优惠性和推动性政策。

从“成都十条”“华西九条”到《关于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开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北京4项新政,从上海“赋权改革”模式、四川“分割确权”模式再到安徽的“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堵点在各地的改革实践中逐步打通,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得到极大激发,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形成突飞猛进之势。

共同发力,科研产业跨界“联姻”

科技成果转化被业内形象地称为“联姻”。6种主要转化方式中,除了自行投资转化、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外,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实施转化、协商实施转化等转化方式,均需要科研人员与产业从业者的协同合作、联合攻关。

“制度松绑让转化各方变成了推进成果落地的‘同路人’,但当前转化实践中常常出现学术和产业合作的‘一锤子模式’,即便资金充足、意愿一致,也难有效配合。”盛邦安全董事长权小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学者关心的是科学问题,企业家面对的是产业痛点。双方思维‘脱节’是转化难点之一。要让产学研合作顺畅,需要把产业问题转换成科学问题,弥合语言体系的隔阂,使双方变为‘同道人’。”

从“同路”到“同道”,科技成果实现高质量转化。盛邦安全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将测绘技术需求转化为算法等科学问题,大幅提升了全球IPv6网络空间测绘效率,最终转化为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遥测产品和平台。

除了“一锤子”买卖,“半吊子工程”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掣肘因素。企业希望科研单位主力在项目攻关阶段能够专职,但如果权责利不明确,难以要求科研人员专职进行成果转化,进程推进往往不顺利。

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地出台实施细则,不断提升科技人员奖励和报酬标准。从20%到50%,再到70%,甚至达到90%,权责利进一步明晰,成果转化模式逐渐成熟,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积极性。

与此同时,技术“红娘”团队也发展起来。此前国外高校才有的技术转移办公室、技术转移公司等平台,在我国高校院所中也逐步建立。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的技术转移中心、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研究院等均通过开展知识产权、法律财务、企业管理、投融资等专业服务,帮助成果迈出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双向奔赴、同向发力的“联姻”氛围愈发浓厚,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投向市场的“怀抱”,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掘新求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指出,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要准确研判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催生培育未来产业,推动科技与产业互相支撑、迭代升级。

蓬勃涌现的科技成果,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如何找到催生未来产业的优质科技成果?如何培育好成果的“种子”,让其长成“参天大树”?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积极搭建平台,牵手金融资金,掘新、求新的氛围正逐步形成,培新、育新的机制也趋于完善。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超科技”)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提供隐形提词器而被网友熟知。这家全球虚拟现实技术领军企业在得到当地“政府引导基金”的支持后,得以顺利将原创成果转化为产品。

2022年,科技部举办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搭建起天使基金、新兴产业发掘优秀科技成果的平台。东超科技从全国27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总决赛最高奖。“在大赛中亮相,也为科技成果转化赢得了更多资本的青睐和合作的机会。”东超科技北京区域负责人王鹏说。

新质生产力将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好的发展质量、能够用更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政府、产业、高校、金融等领域共同发力形成优质转化生态,探索创新模式,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让科技价值在经济主战场中熠熠生辉。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缪沛芫

校对:王薇

审核:洪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当钢铁行业遇上AI,会擦出怎样... 眼下,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加速席卷各行各业,催生出各种新模式、新变化。当钢铁行业遇上AI,又将擦出怎样的...
墨提斯科技取得轴承水冷却结构专...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墨提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轴...
英伟达对华新芯片曝光:基于Bl...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编辑 | 杨锦 复售的H20陷入安全风波后,英伟达被爆面向中国...
鸿蒙5在政务民生等领域加速规模... 本报记者 贾丽 2025年,随着搭载HarmonyOS 5(以下简称“鸿蒙5”)的旗舰产品nova1...
日韩研制新型晶体能自主“呼吸”... 科技日报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刘霞)由韩国釜山大学与日本北海道大学联合组成的研发团队,研制出一种具...
技术应用 | 基于小参数大语言... 文/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陈诚 何瑞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取得了快速发...
奋达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奋达科技(00268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数字中国“十四五”交卷:算力全... 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
我们为什么需要人形机器人? (来源:CGTN) 转自:CGTN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我们为什么需要人形机器人?】2025年...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监控易一体化...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监控易一体化运维解决方案 在制造业迈向数字化转型的这股浪潮期间,企业面临着为数不少...
原创 技... 2025年8月15日,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火箭的发射以失败告终。这一事件发生在SpaceX星舰第5次试...
OpenAI已在研发GPT-6... 8月20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在GPT-4推出两年多之后,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走在行业前列的OpenA...
魅族22三证齐全,真机外观流出 今日,博主@数码闲聊站 发文透露,魅族22已经三证齐全,静待上市。 “魅族22三证齐全了,支持80W...
Geekbench数据库出现R... Geekbench数据库中出现了两条关于AMD Ryzen 5 9500F的跑分数据,两条数据应该是...
索尼INZONE电竞外设新品发... IT之家 8 月 20 日消息,在电竞外设市场,赛睿、雷蛇和罗技等品牌早已占据一席之地。如今,索尼带...
原创 红... 6 月 16 日,Redmi 官方正式宣布年度旗舰 K80 至尊版及首款小尺寸平板 K Pad 将于...
美的空调低温补贴至高6399元... 【CNMO科技消息】近日,美的空调在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举办2026年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鲜净感空气...
欧阳平凯院士铜像在南工大揭幕 本报讯 (谢诗涵 杨芳) 8月16日,适逢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80周年诞辰纪念日,南京工业大学...
美团滴滴巴西外卖市场干仗揭秘:... 新闻背景: 滴滴的99Food和美团的Keeta在快速增长的食品配送市场上就标识和商业策略展开对簿公...
链家用上了上海电信“AI督导员... “智云上海”助力链家开启智慧门店新范式 作者/ IT时报 毛宇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在城市的大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