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讯 日前,一颗处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国际永久编号为“74092”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湘大星”。湘潭大学成为湖南省第一所拥有专属小行星命名的高校。那么,“湘大星”是如何来的呢?
小行星的命名规则是先由发现者根据意愿进行提名,再经过国际组织审核批准。小行星命名具有严肃性、唯一性以及永久不可更改性,获得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具有国际性和永久性的崇高荣誉。
1998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1998QJ5”(临时编号)小行星。经过严格的申报和核准程序,2023年11月8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正式将该小行星命名为“湘大星”,国际永久编号为“74092”,所有数字都有特殊的寓意:“74”,代表1974年湘潭大学复校;“09”,代表9月10日是湘潭大学校庆日;“2”,代表2022年2月湘潭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湘潭大学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展开天体物理中的恒星演化与恒星磁活动研究。经过30余年,现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特色鲜明的学术研究团队。
记者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