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法案,筑起AI壁垒,中国留学生慌了!AI专业申请和就业会被限制吗?
创始人
2024-07-05 07:40:55
0

看点最近,美国众议员通过了一项禁止AI模型出口的提案,该提案所限制的不仅仅是技术出口,还有与之相关的学术和工作领域,一些顶级的美国科技公司也开始对中国国籍员工做出种种限制……AI禁令之下,中国留学生何去何从?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王鹤群 编丨袁梓曦

2024年5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一项法案,名为“Enhancing National Frameworks for Overseas Restriction of Critical Exports Act”,即《加强海外关键出口限制国家框架法案》(简称H.R. 8315法案)。

该法案显示,目的在于,防止外国对手利用美国的人工智能和其他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y),并用于其他目的。

何为“使能技术”?根据伯明翰大学的定义,就是"单独或与相关技术相结合,为用户的性能和能力产生巨大飞跃提供手段的设备和/或方法"。

由此可见,使能技术是目前能够让生产力产生巨大飞跃的技术,而美国推出该法案就是要防止别国用美国的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科技壁垒和垄断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法案一经公布,便在坊间掀起千层浪:路透社、美国新闻网等众多媒体刊登并发布了相关报道。

笔者翻译援引了美国新闻网上的相关新闻内容:

“该法案还将赋予商务部明确的权力,禁止美国人与外国人合作开发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

“美国官员上周在日内瓦就人工智能问题举行的首次正式双边会谈中,表达了对中国 ‘滥用’人工智能的担忧。”

目前,该法案以43票赞成、3票反对获得通过,在拜登签署成为法律之前,还需要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批准。

但是不难看出,美国剑指中国的意图已经非常清晰明了,不仅明确表示,要力图阻止“顶级人工智能公司无意中助长中国的技术崛起”,还声称,“拜登政府准备开辟一条新战线,努力保护美国的人工智能不受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初步计划在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周围设置防护栏。

所有这些明晃晃的言论,都让我们不得不关注中国留美学生在AI领域的学习和就业前景。

该法案可能带来的影响

禁止AI模型出口,所限制的不仅仅是技术出口,还有与之相关的很多领域,包括学术和工作领域。

学术领域,一些学校和专业可能会避免录取中国学生。

这方面佛罗里达州去年就开了先河。他们在2023年5月通过了一项州法案(SB 846),阻碍佛罗里达州公立大学的教师聘用中国研究生和博士后到他们的实验室工作。

该法案自2023年7月起生效,禁止院校从中国以及其他六个国家的实体获取资金或与之合作。只有获得州最高等教育机构的豁免,学生才能被聘用。

自2023年法案颁布起,目前已有12 所公立高校在制定实施该法规的规则,而佛罗里达大学的280 多名教职员工则签署了一份请愿书,敦促佛罗里达大学澄清这一困惑,表达对开放招聘政策的支持。

他们认为:"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可能会导致优秀学生流失到其他大学,而这种损失将是不可逆转的"。

就业市场上,笔者观察到,目前已经呈现出较为混乱的趋势。

比如,2024年5月,微软总部发出邮件通知,计划将微软中国区C+AI团队做AI平台的Azure ML(机器学习)的几个小组集体打包去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地,收到邮件的上百名员工需要在 6 月 7 日之前决定是否外迁。

对于外迁员工,公司还将负责亲属签证问题;而不同意外迁者,也可选择拿离职补偿。这一举措,正是在将中国的AI人才“剥离”本土。

此外,一些顶级的美国科技公司,已经开始对中国国籍员工做出种种限制。

为了不被政府盯上,摆脱“无意间助长了中国的技术崛起”的政治帽子,这些公司要么不雇佣中国国籍的毕业生,或者不为他们申请H1B(工作签证),要么就针对已经在职的中国国籍员工施加更多的审查。

从金融时报最近刊登的一则新闻来看,这些对员工加强审查的公司里,既有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OpenAI这样的初创公司,也有红杉资本这样的投资机构。

以上种种乱象呈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四伏,伴随而来的美国的排外情绪也搅得人心惶惶。

而中国每年庞大的留美学生群体,大多倾向于选择计算机为首的STEM专业,如日中天的AI相关专业,更是留学家庭的“心头好”。

在种种限制下,留美学生们还能否去美国学习人工智能专业呢?未来的AI学习之路,究竟是坎坷不平,还是充满机遇?

未来的AI学习之路,

怎么走?

数字计算机自 20 世纪 40 年代被发明以来,就在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和震撼:

计算机不仅可以通过编程完成非常复杂的任务,甚至它的一些程序在执行某些特定任务时,已经达到了人类专家和专业人士的水平。比如,在医疗诊断、计算机搜索引擎、语音或手写识别,以及聊天机器人等各种应用。

在当今人工智能的研究重地——斯坦福大学看来,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和架构中,人工智能恰恰是引领未来的知识,因此各个国家都着力发展。

也正因如此,美国才要拼死守住在这个领域里的优势地位,一方面由斯坦福、卡耐基梅隆等大学着力发展AI知识体系,另外一方面千方百计封锁AI模型出海,不让中国从中获得技术崛起的助力。

未来,中国能否在AI赛道上获得领先优势,一骑绝尘?一句话,关键看人才。

目前,虽然众议院通过的“AI禁令”,阻碍了中国籍的AI人才进入美国顶流科技公司的机会,但是美国各所高校对于中国学生学习AI专业,并没有施加限制,甚至有些大学在还设置了相关专业的远程线上课程。

也就是说,不仅中国留学生可以申请在美国大学读AI专业的课程,获得相应的学位,国内学生也有机会学习到相关的课程内容。

例如:斯坦福大学在其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 Program项目上不仅通过远程线上教学的方式给予学生学习的便利,还明确列出了AI的核心课程内容:

图源:斯坦福大学官网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

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Understanding (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Learning (监督和非监督学习)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强化学习)

Graph Neural Networks (GNNs) (图神经网络)

Multi-Task and Meta-Learning (多任务和元学习)

这样的教学安排给了学生多重保障。

首先,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开展“AI+”模式的学习,即:同时学习AI和另外一门相近学科,从而在毕业之后规避就业壁垒。例如: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针对AI知识进行叠加式学习。

他们一边掌握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一边就可以顺带学习与之密切相关的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等课程。

并且通过Machine Learning课程的深入,可以进一步学习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Learning (监督和非监督学习)和Reinforcement Learning (强化学习)……

循序渐进地,他们可以在大学本科阶段掌握计算机科学和AI两个方向的知识内容,不仅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丰富,也可以在毕业后通过计算机科学而非AI专业方向去找工作,规避壁垒,获得成长。

其次,一些优秀学校的AI线上课程也给了更多学生认真求学的机会。既然AI代表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谁就率先走入未来、引领未来。因此,不便于出国留学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报名参加一些国外大学的线上课程来认真学习AI相关的知识。

比方说,在国内读语言学的理科基础好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Understanding (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这门课而进入AI的领域,即使他没有读完全面的AI课程,也可以之后通过参加AI技术团队先完成一部分工作。这样的学习,让他可以从容面对未来。

明晰了AI项目的课程,我们就可以“化整为零”“逐个击破”地学好相关的知识。同时,通过跨专业的学习还可以巩固和扩大知识面,为后来的提高和创新打好基础。

AI学成之后的毕业走向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早已经是广大留学生的毕业工作规划方针了。

近年来留学回国就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领英数据显示,2023年有84%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

但是,依然有一些留学生,希望能抓住一切机会,留在美国工作和历练,哪怕是要面对中签率极低的H1B。

如今在H.R. 8315法案制约之下,留学生和家长都感到紧张和局促。

一方面,如果要留在美国,高科技公司具有明显的限制:一旦学成之后公司不予录用,该怎么办?

另一方面,如果要回到国内,国内的AI科技公司还没有形成规模,导致结构性失业,又该怎么办?

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计划毕业之后留在美国工作的同学,不妨在大学的时候采取“AI+”的学习方式,即:在大学里学习双专业,一方面学习AI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选择其他专业的课程。

这样在其大学毕业后可以通过另外一个专业的资质进入自己希望进入的公司,而后从事的工作就可以逐渐向AI方向靠拢。

比方说,有的学生同时学习AI和数据科学,就可以毕业后以数据科学的资质进入科技公司,而后从事AI和数据科学相互融合的工作项目。

计划毕业后回国工作的同学,也请坚信我们国家AI科技公司的发展势头。这条赛道目前世界各个大国都很重视,在未来四五年之内,我们国家的新兴科技公司也会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因此未来对于AI人才的需求也会非常强劲。

现在美国禁止AI模型出口中国,那么不久的将来能够钻研AI模型的人才,也是我们国家苦苦寻觅的“千里马”。生逢其时,将是每一位AI人才的幸运。

春日偶有倒春寒,虽然目前AI的发展遇到美国的遏制。但是,时代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一块绊脚石而停歇。

未来已来,AI带着光芒,已经照亮了前进的路。时代也召唤着具有使命感和聪明智慧的年轻一代,勇敢的跨过去,未来就是无尽的希望。

祝广大学子求学成功,乘AI之东风,改时代之命运,书写自己的传奇。

图源:除标注外,来源Pexels、Pixabay

参考资料:

https://www.govinfo.gov/app/details/BILLS-118hr8315ih

https://www.birmingham.ac.uk/research/facilities/enabling-technologies/et-definition

https://money.usnews.com/investing/news/articles/2024-05-22/us-lawmakers-advance-bill-to-make-it-easier-to-curb-exports-of-ai-models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new-florida-law-blocks-chinese-students-from-academic-labs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6A02VSD00

https://www.britannica.com/technology/artificial-intelligence/Methods-and-goals-in-AI

https://online.stanford.edu/artificial-intelligence-programs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品质消费浪潮下,电视行业的破局...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的多重推动下,我国银发经济蓬勃兴起。据测算,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到...
一等奖!广州理工学院学子拿下这... 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落幕。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官方认证的全国普通...
上城区发布首批十大AI机会场景 本报杭州8月18日讯 (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褚陈静 李凌婧 王豪文) “您的咖啡到了。”18日下午...
鸿蒙生态快速发展,鸿蒙5终端突... 近日,余承东参加《对话》栏目。节目中,余承东表示,鸿蒙5终端突破1000万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国家需...
原创 地... 今天咱来唠唠地球磁场那些神秘事儿。你们知道不,地球磁场这玩意儿,看似稳如泰山,实际上却像个有漏洞的 ...
重大技术突破!纯度达“99.9... 近日,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瑞冷电)自主研制的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在陕西延安天然气提氦项...
科森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科森科技(60362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瑞迈特家用呼吸机获多国权威认证...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这一新规对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提出更严格的质量管理...
数字化时代,AI大模型搭建成焦... 在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之中,特别是到了最近这两年,有关AI大模型搭建的话题,嗯,街头巷尾都能听到些许讨论...
山东章鼓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山东章鼓(00259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原创 传... 8月19日消息,据韩国媒体Digital Daily报导,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预计将要在接下来三四个月...
数字文化产业激活万亿蓝海 不久前,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在这场人工智能全球高级别会议上,文化成为重要板块,吸引众...
原创 鼎... “未来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AI应用密度。” 在“2025鼎捷数智新书创想会”上,鼎捷数智执行副总裁刘波...
星星云手机:性价比之选,流畅体... 随着科技浪潮的不断推进,云手机作为一种创新的数字化服务,正逐渐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云手机,这一基于云...
超速致4死2伤,28岁小米车主... 8月18日,河南省临颍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 8月17日,部分媒体在网上发布或转发“小米...
亿迪生精密科技取得改良蓄电池专...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亿迪生精密科技(赣州)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原创 美... 一个美国网友在网上抛出个火药味十足的问题:如果中国不让美国加入天宫空间站,美国有没有权利直接把它给打...
云百科技:让“数智因子”渗透制... 从物联网到新能源汽车数字化,从智能网联到低空经济,广东云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百科技”)的每一步布...
ST数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ST数源(00090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美的集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美的集团(000333)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