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走上绝路!还剩下24天,NASA被质疑:忘记了航天飞机14人遇难
创始人
2024-07-01 16:22:22
0

如果你发现车子频繁漏油,你还会开它上高速出远门吗?

202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就干了一件让全球吃瓜群众都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明知“星际航线”飞船搭载的火箭存在燃料泄漏问题,仍将火箭发射升空,导致飞船上的两名宇航员在太空滞留,随着燃料即将耗尽,可能要回不来了!

更奇葩的是,由于NASA在和波音公司还在就经费问题扯皮,波音公司甚至放狠话:如果不打钱,我们就不管这事儿了!

明明知道存在泄露,还是发射了!

按照常理来说,当我们车辆出现漏油现象时,正常人的反应都是第一时间到就近的4S店进行检修,确保没有问题再出发。

像航空火箭这种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的大玩具,甭说是漏油了,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参数出现问题,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事故。

“星际航线”飞船本身就是个大问题,在无人试飞的时候就已经泄露,然后停在地面是发多次大面积泄露。

这说明飞船软硬件设计存在问题了,可以说是一辆“虽然没有开过,但本身即是辆事故”的事故飞船。

而根据报道,“星际航线”飞船于当地时间6月5日发射前,NASA的官员们就知道存在氦气泄漏问题,而且是内部人员全部都知道了,但是没有人重视。

不知道是艺高人大胆,还是上天的不是自己,然后NASA和波音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泄漏问题较小,不会对航天器的安全构成威胁,火箭可以继续发射。

就这样,NASA把一个载有两名航天员的、存在燃料泄露问题的火箭发射升空了。

当火箭刚刚进入预定轨道,直接就打脸NASA了,火箭开始接二连三的泄露氦气,而且是眼看着止不住的那种,更可怕的是,一台推进器还死机没法使用了。

这就相当于,你开着一辆不停漏油的车子上高速,油漏的撒了一路,而且发动机已经开始受损出现故障了,然而你没有就近停车,而是继续狂飙。

更可怕的是,这次火箭搭载两名宇航员是带着任务升空的,就算燃料泄露,也还是要把领导交代的工作完成——出舱在太空行走。

就当宇航员特蕾西·戴森和迈克尔·巴拉特在仓内穿好宇航服,准备打开气闸舱舱门执行太空行走任务时,他俩发现宇航服坏掉了。

在地球上实时监控这一幕的NASA,因此取消这次太空行走任务。

然后就是每次准备出舱宇航服都漏水,这个时候NASA甚至怀疑两名宇航员在摸鱼磨洋工了。

火箭燃料泄露,推进器器故障,宇航服漏水,“星际航线”飞船可谓问题频发。

原打算在太空呆满一周就回地球的两名宇航员,滞留在了太空,直接短差长差,缺吃缺喝还能忍,缺燃料回不来这怎么忍?

NASA和波音上演大战

出了这么大的问题,NASA的官员却表示,两名宇航员回来之前,要先把太空行走的任务完成,然后再评估用什么办法把两名宇航员接回来!

大洋彼岸的网友得知这个新闻,直接就炸锅了,敢情在太空上的宇航员不是你们NASA的自己人是吧?

迫于舆论压力,NASA官员这才不情不愿的出来表态,争取让两名宇航员在7月初回地球。

这人还没接回来呢,NASA就和波音开撕了。

NASA官员对外表示:此次泄露事故的源头是由于波音公司在制造火箭时质检环节没有过关,为了完工匆匆将压缩氦气注入了火箭,导致泄露频发。而另外由于动力控制系统缺乏必要的例行维护,导致升空后就坏掉了一组推进器。

按照NASA的说法,责任全部是波音公司的!

而波音公司方面也很委屈的表示道: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在NASA监督指导下完成的,在火箭交付给NASA之前,我们双方进行了质检验收,没有问题。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为了甩锅,甲乙双方互相指责。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邮报》报道指出,“星际客机”项目支出也超过了波音与NASA签订的45亿美元合同,为了推进这一个项目,NASA额外花费了15亿美元。而截止目前,为了应对频发的问题和完成系列目标,可能预算还需要再追加10亿美元。

这预算,真的是越撕越多啊!

最后在美国权威部门的调停下, NASA和波音公司纷纷表示要搁置争议,先想办法把宇航员接回来。

蓝星第一的NASA,越来越不灵光了!

美国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美国的太空计划,全部由这家机构独家主导,别无分店。

作为发包主体,NASA对于当初确定波音公司来执行制造任务时,问题就已经出现了。

双方就飞船的安全性和性能标准的界定都没有明确的边界,换句话说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没有说明白,只约定了总包价格为45亿美金。

而在飞船进入执行任务阶段,NASA参与了飞船的各种测试,包括地面测试和试飞,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要求波音进行修复。

后面波音有没有按照质检要求进行修复,就没有然后了。

波音的星际航线飞船试飞已经多次延迟,对NASA的计划产生了负面影响。

NASA原计划通过波音和SpaceX的合作,增加任务执行的冗余性和可靠性,但波音的多次延迟使得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国际竞争的压力也对NASA造成了影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越强烈,脸打的越肿。

就在最近,咱们中国自主研发的嫦娥六号,却是低调地飞到月球背面,取回来两公斤的月球土壤,整套任务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

面对来自时间表和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NASA在决策过程中可能面临多层面的考量;

波音作为美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公司,其项目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关乎技术层面,更涉及到国家战略和经济利益,这些都可能影响NASA的决策。

甭管怎样,先把两位宇航员接回地球才是当务之急。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太空营救这事人类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美国宇航员弗兰克·卢比奥、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普罗科皮耶夫和德米特里·佩特林于2022年9月抵达国际空间站,任务期原定180天左右。

然而由于接他们回地球的飞船出现冷却剂泄漏情况,三人被迫在太空中驻留了371天。最终,俄罗斯另外发射了一艘飞船将他们成功接回了地球。

留给NASA的真的时间不多了,还有二十来天,至多到七月中旬,“星际航线”飞船的燃料就将消耗殆尽,希望最担心的事情不要发生吧!

参考资料:
美媒:NASA知道燃料泄漏仍发射火箭 两名宇航员滞留至今,光明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求... 家人们!换新手机的快乐,是不是总被“怎么导照片”这个难题冲淡了一大半?看着旧手机里成千上万张承载着回...
OpenAI正在努力提升GPT... 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OpenAI于周五晚间宣布,其最新一代语言模型GPT-5将进行重大功能升级,重点...
知乎高赞:知识付费要怎么做才能... 跟你说段我的过往吧。记得 2021 年那会儿,我像只无头苍蝇似的在网上瞎撞,满脑子都想找个能挣钱的路...
半数AI智能体将出自华人!百万... “我们正站在AI Agent(智能体)应用井喷的前夜,中国的科技新贵们完全有能力主导全球下一代AI ...
汉桑科技: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金融界8月18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汉桑科技提问:尊敬的董事长您好:请问公司老板之一Helge...
国瑞科创申请稀土永磁体自动化摆...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瑞科创稀土功能材料(赣州)有限公司申请一项...
奥运冠军带货?AI仅需十几秒就... 随着AI技术的普及,“克隆”特定人物声音已实现“一键式”操作,同时也带来了民事侵权甚至涉嫌犯罪的法律...
AI企业畅谈“成长的烦恼”,南...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8日讯(记者 吴艳)8月15日下午,由深圳市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
从“治已病”到“主动防护”:轻...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2025年8月15日-16日,2025数字疗法大会在海南举行。大...
汇莱德取得简易装配的电连接器专...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汇莱德电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简易...
央企担当 筑牢孝感联通干线安全...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通信网络已然成为其关键“大动脉”,孝感联通始终将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
原创 地... 当加油站的油价又一次上调,你有没有想过: 那些支撑汽车跑起来、电厂转起来的石油和煤炭,可能真的不多了...
解耦数权,数据要素合规流通的“... 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系统中,不断显示着新的OID编码——这是贵州数据要素登记平台上的数据产权凭证编号...
小米这7款性价比神器,不贵还好... 小米生态链的产品,一直以高性价比+智能体验圈粉无数。但面对琳琅满目的小米产品,到底哪些最值得买?今天...
智元远征A2完成全球首次人形机... 8月17日8:20至8月18日8:20,智元机器人在上海浦东新区完成“夏日CityWalk”24小时...
智元机器人上架开售 上海具身智... 作为上海首家人形机器人量产企业,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今天正式上架开售,开启商业化落地新阶段,上海具身智...
原创 全... 8月18日消息,美国芯片设计企业Normal Computing 近日宣布,全球首款热力学计算芯片“...
智元机器人正式开售:远征A2等... 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新热潮,智元机器人正式登陆电商平台。近日,智元机器人在其官方商城及京东平台推出了多...
这场发布会,5次提到人工智能 8月15日,在2025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5次提到人工智能。 ...
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首个30万... 位于河南信阳的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地下储气库开挖任务已完成50%。8月18日,中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