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首家人形机器人量产企业,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今天正式上架开售,开启商业化落地新阶段,上海具身智能产业正逐步从概念设想迈向实际应用。
今天上线的机器人覆盖智元六大核心产品线,包括远征A2系列、灵巧手系列、四足机器人D1系列等,售价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标志着智元从技术深耕阶段全面迈入商业化落地新阶段。
其中,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远征A2是智元的拳头产品,今天早上,他还在在浦东完成了一场持续24小时的夏日CITY WALK,扛过白天的超高温、挺过夜间弱光环境,且全程完全自主、无遥控干预,开创行业新纪录。
就在上周,智元还与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富临精工,达成了一项数千万元标的的合作,近百台远征A2-W型机器人将落地富临精工工厂,从事搬料箱等工作。
远征A2-W是一款轮式通用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周转箱拆码垛、上下料等多种场景。今年7月,首套远征A2-W已在富临精工生产线上完成了常态化作业,单班次1000箱的周转箱配送能力,成功匹配当月单一产线全量排产需求。和传统机械臂相比,具身智能机器人具有更高的灵活度和精确度。
智元机器人通用事业部总裁王闯解释说,由于料箱每次送过来并不是在同一个固定位置,所以它对位置的泛化能力要求较高,其次,箱体本身也会经常变化,种种挑战使得传统自动化很难搞定,但又特别费人工,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完全理解周围环境并做出反馈,这也是它的优势所在。
所谓泛化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见过的数据、场景或者任务当中,仍然能保持准确预测和决策的核心能力,未来,具身机器人的泛化能力有望在汽车制造、3C电子等更多工业场景出现。
本月初,上海重磅发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特别提到要鼓励城市创新生态的全面比拼,打造具身智能落地的多元场景。
上海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发展处处长潘焱透露,上海要培养能听会说,有“双商”的机器人。目前他们已经列出了十多个场景,助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同时将给予具身智能首台(套)的制造、产品研发给予相应补贴。
根据规划,到2027年,上海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看看新闻记者: 应冠文 孔 权
编辑: 周缇
责编: 张蕴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