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再次创造中国航天世界纪录
创始人
2024-06-28 14:40:55
0

本报记者 吴娜

昨天,国新办就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表示,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再次创造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务是人类首次采集到月背土壤,意味着月球样品进入“嫦娥时代”,极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乃至宇宙的认知。

今年还是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20周年,20年来,中国深空探测步履不停,让中华民族飞天揽月之梦变成现实。国家航天局在发布会上公布,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木星系探测任务。

实现三大突破和一项第一

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精准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了解,此次任务历时53天,历经地月转移、近月制动、四器两两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会对接、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11个阶段的挑战。

卞志刚介绍,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即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再次创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

同时,月面展示国旗所用的“玄武岩纤维”新材料、智能移动相机等新技术,也可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领域,推动航天创造美好生活。

目前嫦娥六号返回器已经开舱,人们迫切地想了解取回月壤的相关情况。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在发布会上表示,和嫦娥五号任务一样,此次目标依然是拿到两公斤月壤,目前正在开展相关工作,6月28日对外公布采样重量,“一定会有很多惊喜”。

月背土壤和正面的不太一样

据了解,嫦娥六号此次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当前发现的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这里的地质构成、物质组成、演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介绍,迄今为止,人类采集的10多份月球样品,包括嫦娥五号样品,都是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

“也就是说,以往采集的样品,我们只认识到半个月球。嫦娥六号采样点位于巨大的撞击盆地里,它受到早期撞击事件的抛射,很可能可以挖掘到深部物质,这为我们了解月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成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李春来说。

此外,南极—艾特肯盆地还可以为月球早期的撞击历史、甚至地球的早期撞击过程研究提供机会,也有助于了解太阳系早期的演化历史,推动比较行星学的研究。

胡浩补充说道:“我们在采样过程中就感觉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月壤不太一样,正面的月壤比较细腻、松散,背面的状态似乎不太一样,所以我们有更高的期待,希望科学家们有新的发现。”

中国深空探测还有哪些计划

中国探月工程实施20年来,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再到带回月壤,不但走到月球,还跨到火星。未来,中国的深空探测还有哪些计划?

卞志刚介绍,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深空探测主要在两个方面:月球探测和行星探测。

在月球探测方面,嫦娥七号和八号探测器正在按计划推进,其中嫦娥七号主要开展月球极区环境和资源勘查,嫦娥八号主要开展月球资源就地利用技术验证。中方还将跟国际同行共商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以共享共用月球探测成果。

在行星探测方面,国家批准了四次行星探测任务,计划在10年到15年内完成。其中,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已于2021年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深空探测走向了月球以远的领域;天问二号是小行星探测任务,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目标主要是对一颗近地小行星的伴飞、取样返回等探测;天问三号是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计划2030年前后发射,实现火星采样和携带火星样品返回地球;天问四号是木星系探测任务,计划2030年前后发射。

卞志刚还透露,目前天问三号、天问四号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关键技术攻关和实施方案深化论证工作。除此之外,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工程也在论证中,后续还将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创新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一开学在即,团组织关系如何转... “智慧团建”系统 毕业学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引 一、目的 本《指引》用于指导各级团组织、毕业学生...
从技术自主到生态飞轮:当鸿蒙5... 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生态将来是一个巨大的沃土。 1000万,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智能手机行业,一款新机...
漂亮的“店面”图原来10元生成... 外卖大战的硝烟还未散去,外卖店用AI图骗点单现象又引发舆论关注。 近日,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称...
研究人员利用脑机接口尝试解码内...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在《细胞》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借助脑机接口技术,...
月球身世大揭秘:源自地球的一次... 自古以来,人类对月亮的遐想从未停歇,从嫦娥奔月到吴刚伐桂,无数美丽传说在夜空中流传。然而,关于月亮的...
扫地茅增收不增利,飙涨的营销费... 来源:杨剑勇 文/杨剑勇 智能家居市场在生成式AI时代,依然是前景广阔的赛道,主要在于融合大模型服务...
雷赛智能涨0.61%,成交额5...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18日,雷赛智能涨0.61%,成交额5.89亿元,换手率5.66%,...
通辽市上线内蒙古首个3D创业项... 8月15日,通辽市上线内蒙古首个3D创业项目云展厅。该展厅深度融合“创业科尔沁”品牌服务,形成“线上...
河北启动实施产业大脑培育工程 构建“产业大脑+共享工厂”数字化平台 我省启动实施产业大脑培育工程 6月10日,宁晋县欧达辐照共享...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落下帷幕,... 截至午间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2.4%,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2.5%,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利用影城宣传红色文化,万达电影...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历史的指针指向这一特殊节点,如何让红色...
定了!国家级展会9月在青举办 9月19日至21日, 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 (以下简称2025电博会) 将在青岛国际会展中...
新型显微技术突破快速3D成像极... 推动生物医学研究向高维度、智能化发展 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
实现“4年20次”延寿目标!我... 2025年8月15日,神舟二十号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此次任务中,陈冬身着的空间站舱外服B已累...
用紫外线灯能彻底消毒房间?丨中... 中新网8月18日电 紫外线灯照射的确能够杀死很多病原体,但仅靠紫外线灯很难彻底消毒。一方面,紫外线的...
原创 腾... 众所周知,在英伟达黄仁勋的走动之下,美国解禁了H20芯片,可以让它卖给中国市场了。当然,美国也是有条...
华为柔光屏升级!新款MateP... 华为又在护眼屏这条赛道发力了。 8 月 14 日,华为宣布云晰柔光屏迎来新一轮升级:凭借纳米蚀刻工艺...
AIGC赋能出版产业,也带来伦...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到千行百业。以内容生产为...
3支队伍摘得研电赛最高奖项“研...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8月17日,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企业AI课中的技术模块拆解:机... 企业AI课中的技术模块拆解: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NLP应用 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企业运营与决策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