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柔光屏升级!新款MatePad首发,护眼越来越重要了?
创始人
2025-08-18 15:01:48
0

华为又在护眼屏这条赛道发力了。

8 月 14 日,华为宣布云晰柔光屏迎来新一轮升级:凭借纳米蚀刻工艺的精度提升,华为云晰柔光屏能削弱 99% 的环境杂光干扰。简单说,全新的柔光屏即使在阳光直射、灯光反射等复杂光线下,依然能保持通透清晰。根据介绍,这项升级会率先用在新款 MatePad 11.5 S 和 MatePad Air 2025 款上。

但如果大家对华为产品有所了解,应该知道柔光屏技术并不是华为「技术库」里的新面孔了。去年发布的 MatePad 11.5 S 已经靠纳米蚀刻和多层镀膜技术,显著降低了屏幕反光率,同时大幅提升透光率;而这次的工艺升级,可以理解为在原有基础上的二次进化。

华为

当然了,屏幕的具体表现我们还得亲眼看了才知道。不过「如何把屏幕做得更护眼?」,确实是当前显示领域的共同发展方向。

那么为了护眼,显示屏行业经历了哪些技术迭代呢?

显示行业一直在为「护眼」努力

从技术分类上看,主流「护眼屏」的工作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利用物理结构减少光线入眼强度的「结构类」护眼,和利用光谱原理减少有害光入眼的「光谱类」护眼。当然,国内也曾流行过改变光路结构,用延长焦平面距离来预防儿童近视的「护眼屏」。但后者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屏幕,只是一个放在桌上的「大型潜望镜」,所以这里我们暂不讨论。

在彩色显示还不普及的时代,市面上主力的小型屏幕普遍采用半透液晶屏技术。《无间道里》里那台「有内鬼,终止交易」的手机,用的就是半透液晶屏。尽管当时还没有明确的「护眼」概念,但厂商已经敏锐地发现了屏幕背光均匀度的重要性:

一块好的、看着舒服的屏幕,它的背光一定是均匀的,不能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为了让有限的灯珠能均匀照亮整个屏幕,品牌开始在背光和液晶之间加入扩散膜、偏光片,让亮度分布更均匀。

TUV Rheinland

但随着彩色显示技术的普及,行业对「护眼」有了新的需求——医学研究提出「特定波长的蓝光可能会对人的视网膜和生物钟产生影响」。于是厂商通过在面板增加滤光层或在发光材料端调整光谱,降低有害蓝光的比例。

在理想的情况下,这种从发光基材入手的防蓝光技术并不会对屏幕显示的色彩带来直观的影响。但因硬件防蓝光的成本较高,部分品牌选择在屏幕外侧使用滤光片在背光末端直接过滤所有蓝光,或者直接以软件手段把屏幕「调黄」。很显然,这么做的成本更低,但也会导致屏幕色温偏移(偏色),所以用户对这类「软件防蓝光」并不买账。

护眼屏进入「结构光学」时代

而柔光技术的出现,是护眼屏进入结构光学阶段的标志。前面我们提到,「柔光屏」通过纳米级蚀刻或微结构涂层,微观「破坏」屏幕表面平顺度,让显示的光线在离开屏幕时、到达人眼之前发生漫反射或扩散,从而削弱强光,减少环境光导致的眩光。

TCL

与宏观破坏屏幕表面平顺度的贴膜磨砂的方式不同,这种「柔光屏」的微观结构设计可以在降低反射的同时,尽量保留画面锐度和细节,从而获得类似纸质印刷物的表面「显示」效果。除了以纳米蚀刻「破坏」平整度外,品牌也可以用多层屏幕涂层主动降低屏幕表面的平整度,实现类似的效果。这类屏幕表面结构的护眼技术也可以背光光谱优化「合作」,「叠加」屏幕的护眼能力。

当然了,要说显示护眼,怎么能少的了「墨水屏」呢?电子墨水屏的显示原理和常见的 LCD、OLED 完全不同,它不依赖背光发光,而是采用一种充满微胶囊的「电子墨水」作为显示介质。

元太科技

每个微胶囊里都有带电极的「墨水」颗粒,这些颗粒会在电场的控制下「上浮」或者「下沉」,从而组成显示画面。由于它依靠环境光反射成像,而不是主动发光,所以没有背光频闪和高能蓝光;而发光墨水屏的发光层也设置在墨水屏的上层而非下层,无需让光线「穿透」墨水屏,观感接近纸张印刷,也正因如此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使用。

只不过因墨水屏刷新率和响应速度较低,所以这类屏幕通常只会用作阅读器、电子标签等「静态显示」场景,只有极少数品牌会用墨水屏打造智能手机,手机行业的「护眼」技术也以防蓝光和柔光屏为主。

为何柔光屏难普及?成本只是问题之一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柔光技术在护眼体验上的优势已经比较明确,但与其技术优势相比,柔光屏的普及速度完全称得上「缓慢」。在雷科技看来,柔光屏的「推广阻力」主要来自成本、产品定位这两个方面。

成本问题很好理解:柔光屏的核心技术无非表面的纳米蚀刻或微结构涂层(分别对应减材和增材),无论品牌采用哪种方案,都需要在玻璃表面进行极高精度的加工,哪怕结构深浅相差分毫,最终的反射率、透光率表现都可能出现明显偏差,所以柔光工艺的良品率也难以保证。

Apple

良品率难以保证,也意味着柔光屏的产量有限,成本也会同步上升。以最出名的 Apple XDR Display 显示器为例,带纳米抗反光纹理(柔光技术的一种应用)版本的定价就要比标准玻璃版本贵 8000 元。即使华为将这一技术带到了真正的消费级平板中,其成本也不容小觑。

正因如此,柔光屏这一技术不大可能会在一般消费品中大规模铺开。

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因柔光结构会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尽管优秀的柔光屏技术对屏幕显示效果的负面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但这种负面影响在现阶段依旧无法避免。高端柔光屏产品会通过优化蚀刻图案、叠加防反射膜等方式能最大限度保留细节,但在低成本版本中,很容易出现画面发雾、清晰度下降的问题。

这也导致柔光技术更适合用于学生平板、阅读器等以文字、静态内容为主的设备,而不常见于对高动态、极致清晰度有更苛刻要求的游戏显示器或手机旗舰屏。

在雷科技看来,品牌如果想普及柔光屏技术,首要任务还真不是进一步提升柔光屏的「护眼」能力,而是想办法补全柔光屏的短板,让它既能在高端产品中保持体验优势,也能在中端甚至大众化产品中具备落地的可行性。

护眼屏下一步将主攻「全场景自适应」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柔光屏「成本高、场景窄,还有负面效果」,是一个纯粹的噱头。但作为一个一天看屏幕超过 18 小时的重度用眼用户,其实小雷并不认为柔光屏是一个炒作的概念。与之相反,我认为柔光屏,或其背后代表的「护眼」屏幕技术,未来必将成为显示领域的下一个发展重点。

至于当前的「行业难题」,雷科技认为,柔光屏的下一步很可能会朝着「自适应」的方向发展。目前柔光屏的效果基本是固定的,工艺一旦成型,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的表现就不可调节——柔光屏在强光环境下的体验很好,但在弱光环境中可能就会牺牲部分亮度和清晰度。

小米

但如果显示技术能像相机偏振灰镜或电致变色墨镜那样,根据外界光线和用户用眼状态动态调整反射率、透光率,那么护眼和画质之间也就不再需要取舍;这种自适应的可调节柔光方案,可以把护眼屏从「特定场景好用」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升级为「全场景都能用」,也将是护眼技术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可以肯定的是,这类产品前期成本必然高昂,不会出现在入门走量的产品中;但现阶段柔光屏技术本身就只存在于特定产品或超高端产品中,不会因售价过高而动了「基本盘」。

而当柔光屏这个概念彻底打响后,护眼屏也必将和高刷屏一样,成为旗舰手机「用过就回不去」的新门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研究人员利用脑机接口尝试解码内...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在《细胞》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借助脑机接口技术,...
月球身世大揭秘:源自地球的一次... 自古以来,人类对月亮的遐想从未停歇,从嫦娥奔月到吴刚伐桂,无数美丽传说在夜空中流传。然而,关于月亮的...
扫地茅增收不增利,飙涨的营销费... 来源:杨剑勇 文/杨剑勇 智能家居市场在生成式AI时代,依然是前景广阔的赛道,主要在于融合大模型服务...
雷赛智能涨0.61%,成交额5...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18日,雷赛智能涨0.61%,成交额5.89亿元,换手率5.66%,...
通辽市上线内蒙古首个3D创业项... 8月15日,通辽市上线内蒙古首个3D创业项目云展厅。该展厅深度融合“创业科尔沁”品牌服务,形成“线上...
河北启动实施产业大脑培育工程 构建“产业大脑+共享工厂”数字化平台 我省启动实施产业大脑培育工程 6月10日,宁晋县欧达辐照共享...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落下帷幕,... 截至午间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2.4%,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2.5%,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利用影城宣传红色文化,万达电影...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历史的指针指向这一特殊节点,如何让红色...
定了!国家级展会9月在青举办 9月19日至21日, 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 (以下简称2025电博会) 将在青岛国际会展中...
新型显微技术突破快速3D成像极... 推动生物医学研究向高维度、智能化发展 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
实现“4年20次”延寿目标!我... 2025年8月15日,神舟二十号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此次任务中,陈冬身着的空间站舱外服B已累...
用紫外线灯能彻底消毒房间?丨中... 中新网8月18日电 紫外线灯照射的确能够杀死很多病原体,但仅靠紫外线灯很难彻底消毒。一方面,紫外线的...
原创 腾... 众所周知,在英伟达黄仁勋的走动之下,美国解禁了H20芯片,可以让它卖给中国市场了。当然,美国也是有条...
华为柔光屏升级!新款MateP... 华为又在护眼屏这条赛道发力了。 8 月 14 日,华为宣布云晰柔光屏迎来新一轮升级:凭借纳米蚀刻工艺...
AIGC赋能出版产业,也带来伦...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到千行百业。以内容生产为...
3支队伍摘得研电赛最高奖项“研...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8月17日,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企业AI课中的技术模块拆解:机... 企业AI课中的技术模块拆解: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NLP应用 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企业运营与决策模...
最近卫星发射太频繁?中国正在织... 封面新闻记者 杨旭斌 一觉醒来,又有卫星上天。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8月17日22时15分,长征六...
全球首台 500 千伏植物油变... 据广州供电部门消息,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在广州500千伏增城变电站成功投运。这一突破标志着...
功夫舞、英歌舞、现代舞!谁是机... 导 读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8月14日至17日在国家速滑馆举办,共设置竞技赛、表演赛、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