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卫星行业互操作生态系统的发展,美国卫星行业联合云提供商、卫星网络运营商、调制解调器供应商和最终用户等多家企业和机构,成立波形架构虚拟化生态联盟WAVE,旨在通过使用智能、开放和虚拟化的网络,提供标准化的架构和规范,将卫星通信行业转变为一个完全可互操作的生态系统,进而推动卫星行业产生质的飞跃。
Intelsat公司为实现不同的卫星通信波形之间的信息共享,开发了可实现跨网络和盟国之间的无缝互操作、动态和可扩展通信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传统卫星通信运营商,Intelsat积极拥抱软件定义技术生态,加入波形架构虚拟化生态系统联盟WAVE,致力通过智能、开放和虚拟化的网络,以及标准化的架构和规范,将卫星通信行业转变为一个完全可互操作的生态系统。
无缝、安全的卫星通信解决方案正在改变军事通信。
通过利用混合网络、虚拟化和光网络等新兴技术,Intelsat能够在所有领域之间实现高效、可互操作的数据共享,从而增强关键情况下的决策能力。
关于Intelsat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 S.A.创立于1964年,是世界最大的卫星服务公司,通过卫星系统提供网络连接、电视广播、蜂巢式移动电话系统等。
目前,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运营着世界上最大的综合空间和地面网络,通过世界上第一个混合、多轨道、软件定义的 5G 网络重新定义全球通信的未来,该网络旨在随时随地在客户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实现简单、无缝和安全的覆盖。
与Intelsat合作实现跨域通信
网络、陆地、空中和海上有什么共同点?通信。更具体地说,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跨多个域、超视距 (BLOS) 共享来自各种传感器的大量数据,以实现快速、高效和有效的多域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天基通信(SATCOM)变得至关重要。但是,随着威胁变得更快、更复杂,并且可能具有多域性,如何跨合作伙伴快速、安全地访问所有必要的信息?
利用数十年的天基通信经验,Intelsat开发了解决方案,可实现跨网络和盟国之间的无缝互操作、动态和可扩展通信。Intelsat全球政府卫星服务副总裁罗里·韦尔奇(Rory Welch)说,“天基通信对于现代军事力量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军事力量真正在世界各地的所有领域开展行动,无论是空中、陆地、海上还是太空。”
多域卫星通信挑战
在过去十年中,对等和近对等对抗的复兴导致了更快、更多样化的多领域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域操作已成为常态,而不是例外。现在,有效的军事行动依赖于对来自网络、陆地、空中和海上的大量数据的访问,以构建复杂、近乎实时的态势感知图像,并实现高效和有效的决策。
在此背景下,卫星通信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核心推动因素。除了促进从多个域的传感器收集的大量数据的交换外,天基通信还使武装部队能够规避潜在的地面通信基础设施损坏,最重要的是,允许通信BLOS。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中最关键的是,不同的卫星通信运营国利用各种类型的标准(即波形),这使得盟国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复杂。此外,随着卫星通信提供商开始利用不同类型的轨道,例如低地球轨道(LEO)和中地球轨道(MEO),以及地球静止轨道(GEO),在这些轨道之间切换可能很困难。最后,军事行动通常需要连接到地面网络,尤其是在战术边缘,这通常需要不同的设备,从而增加了任何任务的难度、复杂性和时间。
实现无缝通信
无论武装部队是在执行军事任务还是人道主义任务,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死,所以信息共享的速度、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Welch解释说:“展望未来,我们真正谈论的是军事和商业能力的混合网络,这些网络真正实现了跨多层连接和所有领域的动态、可互操作和可扩展的连接。”
这就是为什么Intelsat成为WAVE(波形架构虚拟化生态系统)联盟的成员,该计划旨在通过建立标准化架构和规范来实现虚拟化网络,从而为卫星通信行业带来互操作性。如果武装部队不再受到依赖硬件系统的束缚,他们可以轻松访问不同类型的波形,从而促进盟友和合作伙伴之间通过卫星通信系统的通信。
Intelsat还利用虚拟化来实现跨域通信的无缝和安全编排,以便作战人员能够根据可信数据做出决策。Welch强调说:“我们正在领导这些标准的一些思想领导力的发展,比如5G非地面网络标准、波形虚拟化。”
云解决方案是这项工作的关键。它们可以动态地有效地组织所有资源,促进多域武装部队使用一个系统(而不是通过多个工具包)跨军事和民用网络以及不同轨道之间访问数据。这种多层连接对于主通信、备用通信、应急通信和紧急通信计划至关重要。
最后,为了确保多域作战能够在所有域中实现信息优势,卫星通信必须允许快速高效的信息共享。然而,众所周知,卫星通信经常受到延迟问题的困扰。
这就是为什么Intelsat一直致力于开发软件定义技术和光网络通信的原因。Welch解释说:“我们正在投资技术合作伙伴,以开发光通信能力。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兴奋,这是一项新兴技术,我们认为这将是未来一项非常强大的功能,将允许高度安全的连接。这种创新的卫星通信方法依赖于双向光链路的协调,将在地面和空间之间以及不同轨道之间提供更快、更可互操作的连接。”
延伸阅读
新联盟来了!
美国成立波形架构虚拟化生态联盟--
促进卫星通信互操作生态系统发展
2024年3月,美国卫星行业新成立一个行业标准联盟--波形架构虚拟化生态联盟(Waveform Architecture for Virtualized Ecosystems,WAVE),旨在推进卫星网关和终端的波形虚拟化。该联盟由IEEE-ISTO主持,创始成员包括Microsoft,SES,Comtech,iDirect,Amazon Web Services(AWS),Reticulate Micro以及Space Crowd和Air Force Research Lab。
WAVE的使命是通过使用智能、开放和虚拟化的网络,并提供标准化的架构和规范,将卫星通信行业转变为一个完全可互操作的生态系统。WAVE正在努力实现卫星通信网络建立在可扩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商用平台上的未来,因此可以更快地部署网络创新,并鼓励各种供应商。
WAVE的创始执行董事兼Alignment架构师Juan Deaton博士表示,卫星通信网络运营商已经厌倦了拥有专有的调制解调器盒,这使得很难针对不同的任务集和多轨道应用升级和调整策略。“WAVE的目的是能够设置堆栈计算基板,以便我们可以将波形从这些专用的机箱中移到通用硬件架构上,从而为我们节省性能和成本,这将有助于我们进入下一代卫星通信。”
WAVE联盟愿景
WAVE联盟是卫星通信行业的应用商店和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卫星通信的运作方式。正如应用商店使智能手机成为能够通过可下载应用程序适应无数需求的多功能工具一样,WAVE为卫星通信网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通过其虚拟化标准,WAVE允许运营商无缝集成和更新各种波形和应用,将僵化的、依赖于硬件的系统转变为动态的、软件驱动的环境。
WAVE通过消除供应商锁定和培养软件适应性为运营商提供关键优势,这反过来又迫使供应商进行创新。主要优势包括:
WAVE促进了供应商的转型,为更广阔的市场和增强的服务组合打开了大门,为供应商提供以下机遇:
WAVE联盟的优势
在快速发展的卫星通信 (SATCOM) 行业中,在 IEEE-ISTO 的支持下创建的波形架构虚拟化生态系统(WAVE)是一项开创性举措,旨在解决专有硬件依赖的紧迫挑战。WAVE设想了一个未来,卫星通信网络建立在敏捷、可扩展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商用平台上,从而能够快速加速网络服务和运营的创新。这一变革性愿景旨在打破行业当前的僵局,包括网络运营商拒绝供应商锁定系统,以及供应商难以将其波形技术迁移到虚拟化环境中。
除了前进的道路外,WAVE联盟还使用商用现成的服务器、x86架构和PCIe加速器来促进开放、可互操作的生态系统。WAVE将运营商从供应商锁定中解放出来,增强了竞争,并培养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供应商生态系统,以响应市场的动态需求。它为供应商提供了一个战略框架,为振兴其产品线和实现运营敏捷性、提高频谱效率和降低总成本提供了清晰的迁移路径。
WAVE促进了现代高性能计算生态系统的发展,该生态系统具有固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促进了独立于硬件的模型,以促进市场进入并扩大覆盖范围。通过采用WAVE,卫星通信行业将自己定位为克服当前挑战,并开创一个具有成本效益和创新的卫星通信解决方案的新时代。因此,WAVE不仅仅是解决当今问题的方法;更是一项前瞻性战略,确保卫星通信行业未来的竞争力和活力,有望带来更具竞争力和活力的供应商生态系统。
WAVE联盟成员
WAVE成员包括卫星通信领域的广泛实体,包括云提供商、卫星网络运营商、调制解调器供应商和最终用户,他们共同引导卫星通信的未来走向更敏捷、可扩展和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WAVE联盟成员通过以下两项基本行动显著提高卫星通信虚拟化技术的互操作性,并促进了自己组织的成功:
WAVE 网关规范草案
目前WAVE 联盟已经推出了WAVE 网关规范草案 V0.0 规范。WAVE 网关是 WAVE 标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利用动态部分重配置实现高效、适应性强的波形处理,将 FPGA 加速器与卫星通信虚拟化环境的集成标准化。它采用模块化、可扩展的框架来确保不同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性。这种方法旨在通过促进在通用硬件平台上更轻松地部署第三方波形,显著提高卫星通信网络的灵活性并降低运营成本。
>End
>>>
本文转载自“软件定义世界”,原标题《Intelsat:利用软件定义卫星通信技术实现多域无缝通信》&《新联盟来了!美国成立波形架构虚拟化生态联盟--促进卫星通信互操作生态系统发展》。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太空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我们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往期推荐
商业火箭,想说爱你不容易——(一)中途夭折的商业火箭起步之旅
商业火箭,想说爱你不容易——(二)难以复制的SpaceX
商业火箭,想说爱你不容易——(三)中国商业火箭未来之路怎么走?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王俊峰
·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周泳、邱莉、黄榕、娜娜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稻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若㼆、李真子
视觉总监:董泞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15910858067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wangxiaoyu9960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