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的概念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而且一些高科技公司声称已经实现了纯粹的脑机接口技术。那么在脑机接口之下,到底谁是谁?
倘若一个正常人学习、工作、生活,算是比较正常的,那么在大脑里嵌入了智能芯片之后的人还在学习、工作、生活,算是正常的吗?当然不算正常了,因为在大脑中嵌入了智能芯片的人已经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而是一个智能机器人,或者说算是一个半人类半智能体的结合。在脑机相接的探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严格区分自然思维能力和非自然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在技术上严格保护人的自然意识,严格保护那个自然的“我”,严格区分自然意识与非自然意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上重大的经济、军事乃至政治、文化和教育设施的“硬件”系统越来越大程度上与电脑“软件”系统连成一片。作为有自主智能的人也不例外,会被科学家看成是独立的电脑,也就是说人的大脑相当于一台超级运算的电脑,只要装入合适的软件系统,就可以进行超级运算,甚至有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就是一台以光速运转的量子计算机,只需要有软件系统支持就可以进行无限的运算,完全超越了现有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的运算。
仅仅如此认为还行,算是对人的自然思维能力的一种认可,而在大脑中嵌入智能芯片之后,实现了脑机接口技术,就把人变成了一个半智能体,变成了可以被支配的机器人。虽然有了人机接口之后,人变成了半智能体,可以快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文化信息,可以快速学会更多的生存技能和发展技能,但是人的自然思维能力可能会降低,甚至完全被外界的信息支配。只要有人想支配嵌入了智能芯片的大脑,就可以随时下达指令支配。假如每个人的大脑里面都嵌入了智能芯片,那么人类将会变成机器人,被拥有脑机接口技术的公司随意支配。那么问题就摆在了面前,一个普通人愿意放弃自己的自然思维能力,或者说愿意放弃自己的主体人格,在大脑中嵌入一块智能芯片吗?
当然大多数人不愿意,因为嵌入了智能芯片,虽然可以快速学习,快速成长,但在一定的时期,会失去支配自己躯体的能力,甚至完全变成被别人操控的机器人,也就不是那么智能了。难道为了获得快速学习和成长的能力,就要放弃主体人格吗?当然不能放弃,人之为人是因为有自然思维能力,有创新能力,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而一旦放弃这些东西,人就会变成行尸走肉,甚至变成被人支配的机器人,世界也就变得不是那么丰富多彩了。人们保持了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虽然认识事物并不全面,带有深刻的片面性,但就是这种认识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形成协作关系,可以形成家庭。而一旦人的大脑里被嵌入了智能芯片,有些时候人就不受自己支配了。如果人被别人支配,那么他自己就变成了机器人。倘若黑客掌握了这种技术,侵入了人大脑里的智能芯片,那么就会支配这些人去干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不管是杀人越货还是抢银行,都是被人支配的,那么支配者藏在幕后不会被惩罚,而被支配者犯了罪,法律到底应该怎样判决呢?
在美妙的人机接口世界里,人还是不是人,还是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人,是一个未知数。在脑机接口之下,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体二分法会被打破,康德所说的纯形式与物自体的二分法会被打破,黑格尔所说的思维与存在的二分法也会被打破。也就是说在人的大脑里嵌入了智能芯片,以后人很难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也很难区分自然思维能力和非自然思维能力。当他们产生了一段自认为比较美妙的感情的时候,可能是被别人支配的一种感情,或者说被别人支配下大脑里智能芯片发出了一些微电流,刺激大脑产生的一种感情。虽然实现了人机接口技术之后,人的获取知识能力大大提高,甚至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学完,而且能学会一些生存技能和发展技能。但这种学习是嵌在大脑里的智能芯片起的作用,并不是大脑直接起的作用。当人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这些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会起作用。虽然如此便捷,但是并没有涉及主体人格的放弃问题。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不愿意放弃主体人格来获得这种超级智能。
高科技公司研发了人机接口技术,就是要通过这种技术来控制更多的劳动力,让人们心甘情愿获得高级智能,心甘情愿做高级的劳动力,却始终被控制。只要大脑中嵌入了这种智能芯片,仍旧无法分辨自然和虚拟世界,甚至不知道疲劳,不知道吃饭。那么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呢?在人机接口之下,到底谁是谁?人作为有主体性思维的个体,还认识自己是谁吗?当然人机接口技术是高科技,可以研发甚至可以投入商用,但前提是要征得人们的同意,是否被接受,是否可以用。或许,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用吧,因为他们想做一个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