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怎么用?”“中国的量子计算机是怎样造出来的?”“悟空为何有这么多线?”今年“六一”期间,由安徽省少工委、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次“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机群开放授课活动”,在安徽合肥本源量子计算公司实验室举行。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仲茜)“量子计算机怎么用?”“中国的量子计算机是怎样造出来的?”“悟空为何有这么多线?”今年“六一”期间,由安徽省少工委、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次“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机群开放授课活动”,在安徽合肥本源量子计算公司实验室举行。
本次活动向三十多名青少年开放“本源悟空”等5台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群,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代表舒会丽和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悟空”硬件研制团队负责人孔伟成,共同使用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机真机,为中国下一代讲授了一堂生动的量子计算科普课。
“同学们,我们面前的这个‘大家伙’就是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它的名字来自于中国神话故事里孙悟空,传说孙悟空有72变,而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有72量子计算比特,寓意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机如孙悟空般强大。这台量子计算机,是中国三代科学家奋斗数十年的结果。”实验室里,孔伟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青少年介绍高深的量子计算知识。舒会丽则讲解了中国为什么要有自己的量子计算机,造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机,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老师们鼓励小朋友们从小努力学习科技知识,树立科技自立自强志向,将来用科技报效祖国。
据介绍,“本源悟空”由本源量子公司研制,其国产化率超过80%。其搭载了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上生产的72计算比特量子芯片、中国首套量子计算测控系统、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今年1月,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标志着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在合肥成链。截至5月20日,“本源悟空”已吸引全球范围内124个国家逾973万人次访问,成功完成超23.5万个运算任务。
舒会丽说,量子科技是中国未来产业,而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组织这次现场科普课就是希望在我国青少年中能够更好地科普量子计算知识,让祖国的“未来”早日拥抱中国的“未来产业”,用真实的自主量子计算机群研发故事,告诉中国的少年,中国必须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孔伟成说,安徽是我国最先开始量子计算研究及产业化的省份,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中国量子计算科普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安徽省少工委组织的这次开放授课活动,对中国量子计算人才的培养影响深远,对激发中国青少年对量子计算兴趣爱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