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闵行,做响当当的智能机器人民族品牌!|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
创始人
2024-05-29 00:21:17
0

从创业之初的“三个人、两张桌子”,到快速发展为近200人的高新技术企业;从萌生“我们要做机器人”的念头,到“手眼脚脑”协同的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诞生。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飒智智能创始人张建政常引以自醒的一句名言,也是他创业的七年间所一直坚持的,他形容自己及团队像“老黄牛”一样,夜以继日沉浸在研发室内,不断攻关机器人前沿技术,最终实现了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生产,打造智能机器人民族品牌。

风起:立志创业

创立民族机器人品牌

十多年前,张建政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及应用专业博士生毕业,进入一家日本知名工业机器人公司工作。在赴海外留学及公司总部进修期间,国外对高精尖关键技术的掌控令他燃起了突破的斗志,萌生了要自己做机器人的念头。

学了那么多年的机器人专业,我们要做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出来。”2017年,承载着张建政梦想的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诞生,创业之风自“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刮起,短短六年间席卷海内外。

“如今,全球都在推动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研发与普及。我们的企业在成本上、本地化服务及交付上拥有较大的优势,产品性价比较高,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张建政谈道。

飒智智能坚持“面向场景开发,解决类人作业”的研发理念,重点攻关机器人操作系统、工业级一体化控制器、生成式AI等前沿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诸多传统机器人在核心软硬件领域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加速关键技术的国产化

尤其是其团队创新性研发“手眼脚脑”协同的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突破了传统“围栏式”传统机器人在空间、作业能力、作业范围方面的限制,在多元复杂场景下具备自主决策、自主导航、自主作业的能力,根据工厂实际场景需求灵活变动,并作出快速、准确的决策和响应。

云涌:从“智者”到智能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飒智一名音译取自Sage,意为“智者,圣贤”,承载着企业“给机器人赋予人工智能,令机器人拥有类人乃至超人的属性,进一步解决移动作业复杂任务”的愿景。

经过近100个场景的打磨,迭代升级,飒智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实现了面向全复杂场景,实现跨行业应用。

如,在某精密制造企业大型工厂内,飒智智能总体配置30台移动操作复合机器人,可以对应管理1000台CNC加工中心设备,无人值守进行高精度上下料。多台机器人搭配飒智智能调度系统,极大减少了搬运次数,整体效率提升50%,不仅能够匹配强节拍,而且能够实现多流程、多工位的生产。

又如,在全国十余家高校与图书馆中,聘任了新的“图书管理员”——飒智智能盘点机器人,8层书架仅需一个往返就能盘点完成,约人工盘点效率的60倍,最高盘点速度可达每小时3万册图书的盘点速率,盘点准确率最高可达99.7%,彻底解决了图书馆日常海量盘点问题,以及图书错架、乱架、不在架的问题。

在张建政看来,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大力发展智能移动机器人,能够帮助企业完成智能化、柔性化的转型。

“作为一种更灵活、更柔性、更高效的载体,飒智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有效串联离散生产环节,助力企业数倍提升效率,快速实现数智化转型,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近年来,飒智智能不断获得突破性成长,荣获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闵行区“小巨人”企业、上海市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工业机器人优秀企业、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成长百家企业等称号,通过上海市市级创新设计中心、区级技术中心认证,进一步进入强生、蒙牛、上海电气、立讯精密、玛氏等海内外头部客户供应商体系,大规模助力用户加速自动化升级和柔性制造落地。

浪潮:下一个时代

人机共融、和谐共生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闵行区这一制造业发展高地上,张建政以智慧研发和智能制造“双智联动”为重要支撑,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持续不断地带动着下游企业的数智化转型。“近期,我们在闵行区的支持下,在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设立了超5000平米产业制造基地。”张建政说。

作为机器人行业的先行者之一,他紧扣机器人数智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向内链接更广泛的生态合作,形成强大的生态聚合力及技术创新力,向外积极参与海内外标准的建设,提升国际竞争话语权。

与此同时,具有近20年机器人研发经验、13年机器人从业经验的他,非常清楚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实质需要人才引领。

面向前沿科技领域,张建政围绕智能移动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培养卓越人才,通过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为高精尖领域培养卓越人才。

面向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张建政与各大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利用产教融合、双师教学、实训基地共建等培养模式,为更多智能制造产业培养、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

展望未来,既能精准移动,又能智能作业的智能机器人,是新一代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张建政表示,未来的机器人一定是人机共融,和谐共生。

飒智智能团队将持续秉承着“科技向善”的宗旨,进行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底层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出更多实用优质、有温度的产品,真正解决市场痛点,打造智能机器人民族品牌,赋能上海乃至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为千行百业的制造企业带来长远的“智”造价值。

张建政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机器人方向,工学博士、英国访问学者,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具有20年机器人研发经验,申请专利近100项,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上海市东方英才”“上海市产业菁英(领军人才)”“张江示范区杰出创新创业人才”“闵行区领军人才”“闵行区青年创业英才”“年度先锋人物”“当代工匠”“春申金字塔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是“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获得者”、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雏鹰奖”获得者、高级工程师,担任ISO/ECTC125国际标准建设工作组专家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经信委评审专家、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协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兼职MEM(工程管理士)讲座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闵行区工商联执委、上海市闵行区青创联副会长、上海市闵行区江路街道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科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来源:今日闵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微信更新多项功能:支付遗失提醒... 8月1日,据悉,微信迎来功能更新,其中“微信支付遗失提醒”功能引发关注。用户在商家消费后若遗落物品,...
VLA模型崛起 汽车行业迎智驾... 纵观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不断突破显著提升了智能辅助驾驶的感知性能。从卷积神经网络(...
“小而美”闯世界:龙江三企的全... 一把音色纯正的吉他、一台精准高效的制药设备、一根品质卓越的铅笔芯。“小而美”的特色产品,如何闯世界?...
上海秀白取得光谱合成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秀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光谱...
上海:加速推进算力互联互通,探... 钛媒体App 8月1日消息,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算力浦江”2025年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打造“科普体验+模拟飞行”立体...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8月1日,成都市武侯区图书馆“启智・启航:立巢航空博物馆研学之旅”在立巢航空博...
腾讯算法大赛正式开赛,超840... 腾讯广告算法大赛于8月1日正式开赛,共吸引8400余名学生组成2800多支战队参加,创下历史新高。参...
英伟达AI芯片信任危机升级,技... 来源:AI透视镜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以下是关于“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事件的核心分...
高效管理XGP订阅:禁用自动续... Microsoft的Xbox Game Pass(XGP)订阅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海量优质游戏的畅玩体验...
浙江晟霖益嘉申请高温反应设备专...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晟霖益嘉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温...
【甘泉美文斋第671期】魏新怀...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在辛勤劳作中,不断探寻自然的奥秘,同时也不断积累提升着自身...
2025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应... 8月1日,“2025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启动会”在青岛市崂山区国际创新园举行。会议由青岛市海...
万联易达全产业大模型:重塑产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大型算法模型的广泛应用,社会各界对未来社会的图景充满了无限遐想。AI大模型的持续进...
欧圣电气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欧圣电气(301187)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原创 不... Arm终于还是下决心亲自造芯了。日前Arm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在路透社的采访中表示,Arm公司已完成...
赓续红色血脉 共筑法治初心 赓续红色血脉 共筑法治初心 丰台区司法局组织“八一”主题党日活动 致敬最可爱的人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
不写论文也能毕业?她用“1微米...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位论文 2025年的毕业季 机械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茜 提交的 是一份...
因天气原因 SpaceX升空前...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
中国科大研发出新型介电薄膜 本网讯(记者 陈婉婉)记者7月3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
复宏汉霖:汉斯状在印度获批上市... 本报讯 (记者金婉霞)日前,记者从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宏汉霖”)获悉,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