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53天,嫦娥六号都要干些啥?
创始人
2024-05-08 15:58:25
0

原标题:太空“出差”53天,嫦娥六号都要干些啥?

嫦娥六号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关键一环”,将完成月背采样返回等重要任务。今天(8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近月制动是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的一次关键轨道控制。嫦娥六号探测器飞临月球附近时,实施“刹车”制动,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实现绕月飞行。

突破逆行轨道技术

将应用月背智能采样

实施近月制动,嫦娥六号就进入了环月轨道。与之前的嫦娥五号探月任务不同,嫦娥六号采用的是逆行轨道。什么是逆行轨道呢?

在太阳系里,所有的大行星都沿着太阳的自转方向绕太阳公转,这样的轨道称为顺行轨道。而逆行轨道意味着围绕这颗星球的航天器飞行方向与星球自转方向相反。

专家介绍,逆行轨道会提升探测器与月球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让环绕器更好地稳定在环月轨道上。

后续,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嫦娥六号探测器将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择机实施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分离,之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实施月球背面着陆,按计划开展月球背面采样以及返回任务。

采集月背样品

嫦娥降落点如何选?

嫦娥六号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采样返回,在采集月背样品之前,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落月。科研人员不仅要给嫦娥六号选一个有科学价值的落区,这个位置还要便于开展后续工作。

嫦娥六号计划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东北侧,那里是太阳系已知最古老的撞击盆地。月球背面就是月球背对地球的那一面。由于月球公转和自转时间同步,这就导致月球的一个面永远无法面向地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逯运通:全球进行过十数次的月面采样返回,全部任务都是在月球的正面,月球背面可能存在更古老的月壤,我们在月球背面不论采回什么样的月壤,科学价值都是比较高的。

落月的位置不仅要有科学价值,科研人员还要全面考虑工程实施难度。航天器在太空工作的动力都来自自身太阳翼帆板,嫦娥六号也不例外,降落月背地点就要充分考虑光照等各个方面,确保任务的可实施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逯运通:航天器在轨主要是用光照来产生电能,主要是纬度来决定的,这次选择了一个中纬度地区。我们选择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无论是从光照、能源、通信等各个角度,从工程上都是可以实现的。

53天的太空“出差”

嫦娥六号怎么干?

从火箭发射到嫦娥六号取到月背样品返回到地面,整个过程要经历53天。这53天都要干啥?整个流程是什么样的?

嫦娥六号任务工程总体发射场工程技术组组长 胡震宇:嫦娥六号任务主要经历11个飞行阶段,分别是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以及再入返回阶段。其间,还涉及探测器的4个组成部分,也就是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轨道器多次分离和转移,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关键。

在今天嫦娥六号踩好这一脚“刹车”后,在环月阶段,嫦娥六号将用20天左右的时间调整好位置,为落月做准备。当万事俱备,嫦娥六号就会开始落月,并在月面工作48小时完成月背样品采样。采样完成后就将开展月面上升、环月轨道交会对接等工作。其间,嫦娥六号还带了4个国际“包裹”,它们也要同步开展多项科学探测。

嫦娥六号任务工程总体发射场工程技术组组长 胡震宇:嫦娥六号搭载了4个国际载荷,法国氡气探测仪,对月表氡气同位素开展原位测量;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对月球表面负离子进行探测,研究等离子体和月面的交互作用;巴基斯坦立方星,开展在轨成像任务;意大利激光角反射镜,作为在月球背面的定位绝对控制点,可以与其他月球探测任务开展联合测距与定位研究。

在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后,嫦娥六号就将开启回家之路。通过大约5天飞行,再入大气层,返回四子王旗着陆场。整个月背出差之旅要进行53天。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胡德成

流程编辑 严圣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网信办:474款大模型完成... 2025年,上海迎来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盛大开幕,同时,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也在此间举行。在“...
“顶流机器人给我递可乐”!阿里... 财联社7月27日讯(记者 张校毓 付静)“我伸手它就转身给我拿可乐了!”一位观众在智元机器人展台兴奋...
阿里宋刚:突破用户体验瓶颈,将... DoNews7月26日消息,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巴巴发布了...
华大基因申请一种改进的核酸捕获...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
600位大咖齐聚成都 人工智能...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7月26日—27日,2025年第四届中国智能康复学术与产业大会在成都崇州举行,...
原创 帮... 老铁们,帮主郑重的硬核解读来了!全球AI界“奥斯卡”——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在上海...
原创 移... 中国移动十年老用户专属权益:数字时代的“老宅子”保值计划 一个深夜,手机屏幕骤然亮起,大多数人下意识...
从探展到开放麦,知乎将AI专业... 7月26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盛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启幕。...
中杰特装:超低温技术突围 赋能... 山东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以锅炉制造为主的企业,如今凭借科技创新,成为菏泽机电设备制造产业集...
一生物医药企业,落户合肥! 近日 记者从肥西产城集团获悉 安博宁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已经签约落户肥西G60药谷 这家实体瘤领域科技...
洛阳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 1... 7月25日在洛阳市涧西区长三角产业对接招商推介会上,15个重点项目签约,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无人机反制...
起猛了!台湾老人跟着无人机做八... 你能想象这样的画面吗?一架小巧的无人机在客厅里缓缓飞行,67岁的陈奶奶正伸展着手臂,跟随它的轨迹做着...
宇树IPO:1000亿预期市值... 文|和讯网 7月20日,一名宇树机器人头戴假发,登上歌手张韶涵演唱会并表演舞蹈,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
人形机器人“整活”!超150台... 和去年展出的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相比,今年WAIC上人形机器人的集结量质齐升,超150台人形机器人...
德尔高申请无人机防误触按键开关...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德尔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
全球首个伦理审查智能体“一鉴”... 昨天,上海——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星河启智·...
本钢板材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本钢板材(00076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百名宣讲员登台讲述奋斗故事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2025年度北京市“强国复兴有我——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百姓宣讲调研汇讲暨骨干...
史上最热夏天,东北人也撑不住去... 还没到小暑,长春的气温就达到了36度。 在长春人肉肉的印象中,长春的夏天从来没有如此闷热,就算是伏天...
百度WAIC展AI实力:萝卜快... 在近期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百度凭借其三大AI核心技术和产品,即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