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卢臻)据工信部最新消息,今年以来,我国北斗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应用深度持续增强。最新数据显示,北斗在国内导航地图领域实现主用地位,北斗定位服务每天被使用超过3600亿次。今年,北斗已成智能手机的“标配”,申请入网的300多款智能手机都支持北斗定位。并且北斗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等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北斗正从“天边”走向“身边”。
北斗“朋友圈”不断扩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为满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运用于诸多专业领域。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升级,越来越多领域都可以看见北斗的身影。
近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其中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这标志着中国北斗系统正式加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耕耘的里程碑。不仅有助于推进北斗系统更好地走向世界,还在很大程度上为民航旅客旅途保驾护航。随着北斗“朋友圈”的不断扩大,“高大上”的北斗系统正在走入千行百业。
在农业领域,通过北斗系统助力,让农业生产更加轻松,过去依靠人工需要半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通过无人机精准施药,将作业时间缩短到几分钟,并且搭载北斗后,农机作业的精度可以提高至2.5厘米,实现了精准耕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在能源领域,北斗系统在能源勘探、能源设施监管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可以实现了自主巡检、无人驾驶、人员安全防护、灾害预警等多种北斗应用,尤其是通过北斗技术,可以提升钻机自动布孔精度,提升能源勘测效率。
北斗为5G发展增添新动能
当前,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北斗+5G高精度融合定位,有助于电信行业开拓新领域,同时国家和相关部委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加快北斗和5G网络的融合创新和应用推广,电信行业响应国家号召,研发北斗+5G融合创新产品,推广北斗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落地。
在福建福州,中国电信福建福州分公司为开渔节提供网络保障工作,为连江县3000多艘渔船加载北斗三号船载定位终端,保障渔船通信与数据安全,张开海上“安全网”,确保渔船“开渔稳”。
在湖北宜昌,中国电信“5G+北斗”智慧“矿卡”安全服务云平台已经上线运营,运用新一代通信科技为矿区运输矿石的卡车提供实时定位、高清监控、疲劳驾驶预警、一键呼救等安全服务,为樟村坪镇智慧矿区建设夯实了安全可靠的数字化基础。
在上个月开展的2023数字科技生态大会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上,中国电信联合产业伙伴正式发布“北斗+5G高可信时空体系”,通过“北斗+5G+X”的3张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实现星地一体室内室外无缝衔接位置服务,构建起全国范围的时空网络基础设施,有望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北斗系统潜力大,未来发展动力足
《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北斗产业发展综合指数达到1312点,相比2013年,发展综合指数增长幅度超过424%。随着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各行各业,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植保无人机等多种新的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北斗系统的潜力将会被进一步挖掘出来,为信息社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一方面,北斗将与5G持续融合发展。北斗定位可以提升运营商的定位服务能力,5G定位也可以弥补北斗在信号遮挡区域的定位短板。可以说北斗+5G的应用将会带来更大革新,其与5G定位相辅相成,构建了室内外无缝高精度定位服务,有利于促进更多应用落地使用。
另一方面,北斗有望在高精度应用市场脱颖而出。当前,植保、物流、消杀、侦查、监视等在内的无人机精准飞行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大幅提升了高精度市场规模,并且随着智能驾驶渐行渐近,组合导航产品将成为高等级自动驾驶车型的标配,有望开辟新的蓝海。北斗芯片级高精度定位将更快速、更广泛地应用于以共享出行为代表的大众消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