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集中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创始人
2024-04-29 19:25:04
0

原标题: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集中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央广网北京4月29日消息(记者 庞婷)全球首颗全系统集成、支持高效片上学习的存算一体芯片,首创人工智能辅助的基于结构的蛋白聚类方法,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开启国内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研制新征程,全球首创的靶向药物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4月29日下午,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面向世界前沿科技、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四大方向,集中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重大成果发布(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的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经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阶段,此次涌现出一批国际先进的原创成果。正在加快建设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其二级加速器——增强器,已经建设完成、成功出束,距离发出“最亮的光”越来越近。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成功研制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航天飞行过程中解析航天员皮肤细胞结构和代谢成分等信息,为未来利用中国空间站平台开展航天医学和脑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手段。如何不用氦元素实现极低温制冷,是科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团队依托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首次在实际材料中发现自旋超固态,可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原理极低温磁制冷工质,为解决人类深空探测等领域的极低温制冷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地球系统模式CAS-ESM2.0,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反演地球的过去,观察地球的现在,预测地球的未来,为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提供决策依据。

在通用大模型蓬勃发展的时代,高算力芯片迎来重大突破。AI模型所需要的算力每100天就要翻一倍,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算力需求,传统的数据计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更高智能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清华团队研制的全球首颗全系统集成、支持高效片上学习的存算一体芯片,全面突破了传统架构下的能效瓶颈,在人工智能运算场景下,简化的系统架构不仅助力运行效率提升,更让功耗大幅下降。在万物互联的数字文明新时代,为高算力芯片发展提供新路径。

在基因编辑领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首创人工智能辅助的基于结构的蛋白聚类方法,突破碱基编辑工具酶来源受限的卡点问题,开发了碱基编辑器CyDENT,其成果将对农业育种、精准医疗领域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

重大成果发布(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面向经济主战场,探索太空的绿色使者——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成功入轨。2023年7月,朱雀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它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蓝箭航天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出全球首款连续、稳定发射成功入轨的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代表着我国已全面掌握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开启国内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研制新征程。

当前数据已成为驱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但数据的安全流通与合理利用面临着隐私保护、可信交换等诸多挑战。长安链开创性地将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相结合,打造可信隐私计算解决方案,可为高敏感、高价值的金融、政务等多领域数据流通提供强力保障,助力数据要素安全可信有序流转,释放数据价值,加快形成数字经济新动能。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打造量子计算机的内核——超大规模集成的光量子芯片问世,里德堡原子电磁探测系统实现了无线高清视频信号接收,全球首套6G云化端到端语义通信系统成功孵化,基于植物激素平衡创制新型高产半矮秆小麦实现增产10%以上。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组成的科研团队研制的国际上最大集成规模的光量子芯片,实现了基于图论的量子计算功能,拓展光量子芯片的应用场景,成果在集成光量子芯片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为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提供可扩展、可编程、高稳定的量子芯片内核。

重大成果发布(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在生命健康领域,新一代原子磁强计脑磁图仪为脑重大疾病诊断和脑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强大工具,时空组学技术将认识生命空间的分辨率提高到500纳米的亚细胞层级,通用型神经肽荧光探针工具包,为研究神经肽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释放、调控和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利用原子磁强计技术研发的脑磁图仪,成功突破小型化、高带宽、多轴探测的弱磁传感和开放式磁屏蔽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大增强脑磁信号的捕捉能力,实现国际首例无线脑磁检测,为脑重大疾病诊断和脑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工具。

底盘细胞是生物制造的关键“芯片”,是实现化学品和材料高效低碳合成的核心技术共性平台。清华大学和北京衍微科技团队在国际上率先阐明红球菌高抗逆机理,成功开发高抗逆高表达红球菌底盘细胞,为食品、医药、日化、能源等领域高值化学品提供全新的生物合成方案。

创新药械取得系列成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院士团队在全球首先发现ALPK1靶点,炎明生物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全球首创的靶向药物,解决目前肿瘤免疫疗法响应率不高的难题,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亿一生物研发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是国内首个在中、美、欧三地获批上市的创新生物药,用于预防及治疗肿瘤患者在化疗后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已成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推荐首选用药。安诺优达研发的我国首个基于二代测序方法学、产前“染色体非整倍体及基因微缺失”检测试剂盒,通过检测羊水样本中染色体变异进行产前诊断,对于出生缺陷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年多省 135 度电,家用电...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5 月底批准发布 GB 12021.2-2...
百度AI专利领跑,开启大模型应... 在人工智能领域日益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焦点的当下,百度凭借其在生成式AI与大模型技术上的卓越表现,成功展...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工... 7月18日,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工业智能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行。论坛以“数融万物·智启未...
“人造太阳”加速照进现实!国内... 国内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取得新突破。7月1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成都高新区企业瀚海聚...
三家外卖平台被约谈!“疯狂星期...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创 为... 在当今通信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通信服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讨厌中...
浙江ai搜索优化服务企业服务商 在数字化时代,搜索引擎优化(SEO)已成为企业在线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浙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
智邦光学取得一种镜片成型模具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智邦光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镜片成...
江苏方硕取得装配式静音通风管道...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方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装...
原创 “... 命运的转折:一张照片引发的蝴蝶效应 2015年,江西严辉村村民用诺基亚手机拍下一张照片:8岁的范小...
十沣科技申请轨道交通装备流固耦...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十沣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轨道交...
思必驰AI技术重塑教学智能化体... 在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思必驰与复旦大学联手,为复旦大学的第四教学楼打造了极具前瞻性的未来...
一篇120页AI4Resear... 尽管AI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对AI在科学研究(AI4Research)中应...
热搜!雷军陪比亚迪CEO王传福... 7月18日,话题#雷军带王传福参观小米工厂#冲上热搜 据界面新闻7月18日消息,多名网友近日在社交...
扩内需新招!分众联合支付宝“碰... 近日,全国北上广深等20多座城市的电梯里,出现了一个新玩法——解锁手机后,碰一下分众海报边上那个“碰...
汉嘉设计:伏泰科技构建了面向城... 证券日报网讯 汉嘉设计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伏泰科技构建了面向城市服务场景...
松霖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供...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松霖科技(60399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供挂...
让太空居民吃上“太空饭”,意大... 7 月 18 日消息,意大利航天局在一篇当地时间本月 10 日的文章中介绍了其 "Moon-Rice...
安徽鼎封橡胶取得新型加料器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鼎封橡胶减震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四川华西二院发布数字医生 开启... 央广网成都7月19日消息(记者 王颖 昌思荣)在7月18日举办的第四届华西妇幼国际会议上,四川大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