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2小时对接更快,为何神舟十八号要等6.5小时?神十七4.30返回
创始人
2024-04-29 08:14:14
0

原标题:明明2小时对接更快,为何神舟十八号要等6.5小时?神十七4.30返回

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并且对接,3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已经进入中国空间站,并且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胜利会师。

当然,这一刻我国空间站航天员就已经达到了6人状态,而在同轨道执行任务大概5天左右的时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将会返回东风着陆场。

所以,期待神舟十八号航天员能够在中国空间站创造新奇迹,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凯旋回归。

然而,不少人看到中国空间站的飞船对接时间,也有这样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我国可以用2小时对接模式,而神舟十八号却要等待6.5小时,这是什么情况?

下面就先说明一下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七号的问题,再来讨论。

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并对接,神十七4.30返回

没错,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已经开启了自己的新旅程,而这会的中国空间站已经组成了“三舱三船”的局面。

三船——分别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天舟七号货运飞船。

三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

同时,6名航天员同步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

主要就是在轨进行任务的交接,在交接完成之后,神十七航天员就返回东风着陆场,这也是常态化的事情了,不过,这一次神舟十七号航天员返回,将会带来重大成果,是不少人比较期待的。

那就是在执行任务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顺利完成了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取回工作,首批材料暴露样品包括非金属及金属两类,总计407件,这些样品由航天员完成拆卸并存储,将随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由科学家进一步开展地面研究工作。

所以,这一部分的实验成果,将是我国在地面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这肯定是期待的,毕竟太空实验平台,主要就是——实验成果。

所以,其实很多人看到神舟十八号将首次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养鱼”,也是令人高兴的。

这是我国实施的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而未来在进行实验数据返回之后,我国就可以在地面改变这些鱼类的养殖方式,实现其生长模式的转变,从而对养殖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看到没?实验成果是不断产出,在推动我国产业的发展,不少人说中国空间站建设与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这下看看,就应该不会说这样的话了,这也说明了,我国的科普要深入每个人的心才行,

当然,还有一点,神舟十七号具体的返回时间。

按照兰州飞行情报区发布的 NOTAMS,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计划将于北京时间 4 月 30 日 17 时 20 分至 17 时 50 分返回东风着陆场,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明明2小时对接更快,为何神舟十八号对接要等待6.5小时?

的确,我国的对接方式很多,2小时,3小时,6.5小时等快速交会对接方案都有,而我国神舟十八号飞船却采用了6.5小时的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这是为什么?

明明2小时对接更快,为何还要用这么久?其实,简单来说,无论是那种对接模式,我国都是在进行“择优选择”,选择不同的对接模式,肯定是有不一样的情况,而主要无非就是两个点。

第一、2小时对接的确较快,但是它此前是在我国货运飞船上使用过,而且在今年执行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上,大家也看到了,采取的3小时对接模式,也不是2小时对接,这说明什么?每次任务可以采取不一样的对接模式,选择是根据实际情况而来的,同时,大部分的对接模式都还在实验之中。

第二、这是最为关键的。

大家都知道,货运飞船里面所带的都是货运物资,我国肯定是追求优先考虑经济和快捷的方式,更先进,更快速地交会对接模式在货运飞船上做实验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对于载人飞船就不一样了,里面是航天员,我国肯定是要确保绝对性的安全之下,才会采取最快的对接模式,而6.5小时的对接模式,我国此前也运用过,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技术。

所以,在确保安全之下,这种6.5小时对接的模式最好。

其实对于安全问题,不少人也看到,我国一直都是将航天员放在首位,在每次执行神舟飞船任务的时候,地面也还有一艘备份的飞船,只要遇到紧急情况,我国都可以直接快速发射,将航天员带回地面。

这说明什么?任何时候航天员的安全都是第一位,这是没有说明的。并且航天员在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前,也要有不少的准备工作。

所以,采取6.5小时的对接模式是最佳,也是最安全的,那肯定是要用这种方式。

而未来,在我国各种对接模式成熟之后,可能会采取2小时对接,这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中国空间站未来还要升级。

中国空间站还要升级,更大,更舒适

没错,未来中国空间站还要升级,进行扩容,未来我们将建造一个重180吨、六个舱段的组合体,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计划中的扩展舱段将上行多个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机柜和舱外实验装置,扩大应用规模,满足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需求。

同时也将升级航天员在轨防护锻炼、饮食、卫生等设施设备,提高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和健康保障水平,那个时候的中国空间站更大,更舒适。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空间站将逐渐发挥作为“太空母港”的重要作用,未来在发射航天器之后,可以不用直接与中国空间站对接,而是进行伴飞。

也就是很可能将有更多航天器“与中国空间站共轨飞行,接受在轨服务”,在需要的时候,就对接,不需要的时候就单独飞行。

所以,这样的空间站——太空母港,才是我国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值得期待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年多省 135 度电,家用电...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5 月底批准发布 GB 12021.2-2...
百度AI专利领跑,开启大模型应... 在人工智能领域日益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焦点的当下,百度凭借其在生成式AI与大模型技术上的卓越表现,成功展...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工... 7月18日,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工业智能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行。论坛以“数融万物·智启未...
“人造太阳”加速照进现实!国内... 国内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取得新突破。7月1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成都高新区企业瀚海聚...
三家外卖平台被约谈!“疯狂星期...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创 为... 在当今通信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通信服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讨厌中...
浙江ai搜索优化服务企业服务商 在数字化时代,搜索引擎优化(SEO)已成为企业在线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浙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
智邦光学取得一种镜片成型模具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智邦光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镜片成...
江苏方硕取得装配式静音通风管道...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方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装...
原创 “... 命运的转折:一张照片引发的蝴蝶效应 2015年,江西严辉村村民用诺基亚手机拍下一张照片:8岁的范小...
十沣科技申请轨道交通装备流固耦...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十沣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轨道交...
思必驰AI技术重塑教学智能化体... 在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思必驰与复旦大学联手,为复旦大学的第四教学楼打造了极具前瞻性的未来...
一篇120页AI4Resear... 尽管AI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对AI在科学研究(AI4Research)中应...
热搜!雷军陪比亚迪CEO王传福... 7月18日,话题#雷军带王传福参观小米工厂#冲上热搜 据界面新闻7月18日消息,多名网友近日在社交...
扩内需新招!分众联合支付宝“碰... 近日,全国北上广深等20多座城市的电梯里,出现了一个新玩法——解锁手机后,碰一下分众海报边上那个“碰...
汉嘉设计:伏泰科技构建了面向城... 证券日报网讯 汉嘉设计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伏泰科技构建了面向城市服务场景...
松霖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供...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松霖科技(60399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供挂...
让太空居民吃上“太空饭”,意大... 7 月 18 日消息,意大利航天局在一篇当地时间本月 10 日的文章中介绍了其 "Moon-Rice...
安徽鼎封橡胶取得新型加料器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鼎封橡胶减震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四川华西二院发布数字医生 开启... 央广网成都7月19日消息(记者 王颖 昌思荣)在7月18日举办的第四届华西妇幼国际会议上,四川大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