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人比你更像你,该怎么办?段伟文:AI复活重塑生命观
创始人
2024-04-25 00:13:39
0

原标题:当数字人比你更像你,该怎么办?段伟文:AI复活重塑生命观

从数字人汤晓鸥、包小柏女儿,再到AI生成的“李玟”“乔任梁”,今年以来,“AI复活”一度成为热门话题。“AI复活”逐渐走向商业化,成为一门新生意的同时,其背后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

4月24日上午,以“AI复活:科技慰藉还是生意噱头”为主题的第13期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在北京举行。六位来自产业实践、技术安全、科技哲学和法律方面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争议中的“AI复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段伟文从科技哲学和伦理的角度分享了他的思考。

段伟文。 摄影:莫倩如

在会上,段伟文首先指出,数字人技术实际上是对人类存在和生命的可能性维度的一种探索,也可以理解为数字技术重新定义和构造了自我与生命。一方面,数字技术已成为当前人类所生活时代的“引力场”,人们被数字世界约束,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以及道德生活的重心。

另一方面,除了现实世界,人们生活在虚拟数字世界中的时间越来越长,数字世界逐渐成为人类可选择的生活空间,在其中重新定义和构造自我和生命。在他看来,这意味着人类一直以来都与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半人马”式的存在。

如今,数字技术赋予了人类一种新的“半人马”状态,即通过一种技术图像影响人类生活。“这种技术图像是从古到今一直都有的,对于原始人类来说,那些原始的壁画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图像,它能够赋予一个族群,赋予一个种族,赋予一个家族生活或者生存的意义。”

那么,如今的技术图像指什么?段伟文认为是短视频应用等。在他看来,一直以来人类思维里就有一种内在的虚拟,这种思维中的虚拟与真实技术相结合,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产生变化。从原始种族的壁画图腾到现在的“网红打卡地”,都是“半人马”式存在的体现。

段伟文还谈到,AI分身是AI驱动的自动化主体。换言之,“AI复活”是在学习以往数据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合成效果,这种效果可以将人与其数字人剥离开来。比如,人类可以用一个AI分身去演讲,另一个分身去卖货。

他强调,AI分身的应用可能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出现“海神效应”,人们的行为和自我认知受到在虚拟世界中化身形象的影响。“你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能不能保证你的人格还是统一的,这是一个问题。”

二是自恋情结。数字技术让人类更多地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甚至比其自身更了解人类。在这样的情况下,数字技术既可以指导人类生活,也可能让人类陷入一种自恋情结中——在数字人应用的过程中,“找回自我”或成为问题。

他举例道,一位韩国裔艺术家曾特意将自己少女时代写的日记数据全部用于AI训练,之后与少女时代的数字人“自己”对话,回忆青春岁月。通过这种方式,这位艺术家打开了一些心结,与过去达成和解——“那么这当然是一种最好的情况,但是实际上也会有时候和解不了,陷入到一个死结里面。”

在他看来,无论是“AI复活”还是数字人,都意味着人类可以在有情感需求时实现一种虚拟交往,因此未来也会出现虚拟隐私、精神隐私等方面的问题。“我喜欢谁,我讨厌谁,我跟谁谈得来,谁能够打开我的心扉等等……它不一定是在真实世界发生的,但确实让我们内在的心理空间有更大的一种翻转。”

三是数字化身与身份的同一性问题。他在会上提到,提出“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奇点临近”的库兹韦尔一度每天收集父亲生前的数据并用于制作数字人,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做出的数字人‘父亲’比我爸爸还要像我爸爸”。这意味着人类的认知存在很多刻板印象,同时应重视AI分身对情感和伦理带来的冲击。

那么从科技哲学的角度,如何看待“AI复活”?若这一技术持续发展,是否会有人们沉迷于与虚拟形象相处的风险?

对此,段伟文表示,最重要的是区分两个问题。首先是明确四种生命及其边界,包括物理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和数字生命,其中物理生命指人类的生理、心理等,精神生命指思想观念。如果一个人去世,其精神生命可能还存在,但物理生命、社会生命已经消失,社会不再承认逝者的存在,理论上其不会再影响、干预他人生活。

其次,“AI复活”以及数字人技术意味着对人类以往“双重生活”的一种突破。他解释,人类长久以来都身处“不如意”的状态中,它能带来实现憧憬向往的生活与活在其中的生活、从未发生的生活与不断展开的生活、转瞬即逝的生活与可以赎回的生活三种可能性。在解释“可以赎回的生活”时他提到,“‘AI复活’好像给了我们这样一种暗示——我们可不可以重新活一遍?是不是可以有后悔药?”

谈及沉迷风险,段伟文引用了古希腊神话中恩底弥翁的故事作为回答。故事中,恩底弥翁与月亮女神塞勒涅相恋,塞勒涅深感人类与众神相比寿命短暂,于是向天神宙斯请求赐予爱人长生。宙斯决定,恩底弥翁若想要获得长生并永保青春,就必须陷入长眠。最后恩底弥翁选择长眠,每夜在睡梦中与塞勒涅相会。

段伟文表示,这则古希腊神话启示人类,要追寻数字生命,可能就要付出“长眠不醒”的代价。“我们为了欲望,为了永久满足对月亮女神的欲求,就只好把凡人的守夜变成不朽的睡眠,这就形成了一个死结——它妨碍了我们生命的自然进程,阻碍了人类自身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采写:南都记者樊文扬

摄影:莫倩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罗湖企业说③|磅旗科技:让全球... 编者按:从老牌制造到硬核科技,罗湖企业以技术革新驱动产业跃迁。罗湖曾诞生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也孕...
智能甩箱破解山区物流密码 第一、二代甩箱换装现场图。何镇辛摄 近年来,十堰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紧扣行业物流“精益高效、协调共享...
海东市公安局乐都公安分局:织密... 今年以来,海东市公安局乐都公安分局全面推进视频监控与“一键报警”系统建设,构建起“前端智能感知、中端...
陕西省遗传学会青年学者学术论坛... 日前,陕西省遗传学会2025年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旨在促进我省遗传学...
科大讯飞:以领先的智能语音和A... 近日,科大讯飞再度传来两项重大利好消息,其一是其携手中国移动推出了大模型电话同传服务;二则是双方合作...
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站—查看沿线气... 来源:云境天合科技 【TH-GQX8,山东云境天合气象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厂,品质保障】高速公路自动气象...
Anthropic推出专为金融... 随着一些受监管企业谨慎扩大AI使用范围,平台和模型开发商开始为特定行业提供定制版本。 Anthro...
原创 全... 朋友们,今天有个消息,看着可能有点“技术宅”,但请相信我,这事儿跟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感都息息相关。就在...
以创新科技驱动美好生活 昆仑润... 2025年7月14日,全球化工领域具有悠久历史和学术引领地位的“奥林匹克级”盛会——第十二届世界化学...
充电宝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来了 记者15日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
万科:一边化险,一边探路 文/乐居财经 李奕和 最近两天,一个在深圳地铁2号线穿梭的北极燕鸥卡通形象机器人,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量子网络探测弯曲时空中的量子效... 科技日报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物理学评论X辑—量子》杂志报道,美国史蒂文斯理工...
百口泉采油厂攻克小井眼深井举升... 截至7月7日,百口泉采油厂玛湖油区玛2井区小井筒宽幅潜油电泵举升试验在MaHW2024井平稳运行10...
山东电信与山东文旅签约联合共建... 来源:晓说通信 7月15日,中国电信山东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电信”)与山东文旅集团(以下简称“山东文...
又一华人逃离OpenAI!“思... 智东西 编译 | 江宇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7月16日消息,又一波OpenAI核心研究员流向Me...
记者观察:实地探访 如何适应“... 图为智能驾驶公交车。 图为安全员安装方向盘,临时接管车辆。 张家民 王赫岩 摄 智能驾驶公交平稳运...
三星多款手机电池获得欧盟新能源... 近日,三星旗下多款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通过欧盟新能源标签(EPREL)权威认证,电池循环达到2000次...
三问“太空快递员”新差事 图为7月1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的模拟图像。新华...
Cell专题!华大参与发布介观...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华大生命科学研...
药石科技涨3.29%,成交额4...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6日,药石科技涨3.29%,成交额4.76亿元,换手率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