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潍坊,
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风筝。
但殊不知,
潍坊农业和工业同样是潍坊的“头牌”。
这座农业大市和工业强市
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
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澎湃向前。
工业强市 逐浪前行
在山东半岛经济版图上,
潍坊作为山东省制造业头部城市,
制造业总量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家底厚、机遇多、后劲足;
在全国经济版图上,
潍坊制造业总量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一,
潍坊动力产业集群
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制造业是潍坊的当家产业、优势产业,
在2023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上,
潍坊排名35位。
潍坊的工业到底强在哪?
答案或许在一个个“数转智改”车间里。
在潍坊很多企业车间里,
机器人已经成为潍坊企业生产线上的常客。
潍坊全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重达到59%,
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技术
正推动潍坊向新质生产力进军。
答案或许在一个个实验室内。
去年,潍坊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5家,
7项技术成果入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历年最好成绩,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
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技术
正从研发走向应用,
推动潍坊向新质生产力进军。
答案或许在一个个产业链中。
潍坊“5+10+N”重点产业链布局中,
其中10个500亿级产业链中,
既有传统优势产业,
也有新兴“蓝海”产业。
围绕这一体系,
潍坊制造培育出的“专精特新”企业,
已成为各个细分领域的中流砥柱,
见证着潍坊产业迭代升级步伐的加快,
也为城市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农业大市 稳步跨越
1400多年前,北魏贾思勰在寿光写下
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那时的他可能不曾想到,
在这片土地上后来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农业变革,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
的口碑不断传扬。
潍坊这个农业大市书写的传奇从未停止。
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
连续三年实现“三增长”;
26家企业入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103家合作社入围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首位;
预制菜从业市场主体发展到1871家,
全省首支10亿元规模预制菜基金顺利落地;
种业振兴行动取得新成果……
潍坊不断拓展创新“三个模式”,
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示2023年
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
及基地遴选结果,
潍坊市成功上榜,
设施农业“潍坊标准”正逐步走出去。
西藏日喀则、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等地,
建起了一座座带着潍坊元素的
标准化蔬菜大棚,
潍坊的农机装备也如“钢铁洪流”般
驰骋在全国广阔的沃野上。
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潍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
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
带动现代种业、创新平台、
数字农业、设施装备持续突破,
农业发展势不可当。
“走出去”,逐梦更大的国际舞台。
潍坊现拥有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700多家、
出口基地2000多个,
农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蔬菜出口量、禽肉出口货值
分别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六分之一左右,
对外合作的大门越开越大。
工厂轰鸣,沃野千里,
在工业和农业的强力加持下,
更好潍坊,澎湃向前。
来源:潍坊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