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IDC的预测,2024年AI终端设备占比将达到55%,正式开启AI终端的元年。当下,PC、手机、电视等多终端已有了搭载AI大模型的产品发布。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端云混合大模型、个人智能体、AI应用开放生态等的嵌入,AI终端及生态也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变革浪潮。
需要指出的是,大模型的搭载让PC、手机等终端有了像人类一样的思考能力。依托于处理器等硬件性能的提升,端侧大模型的搭载,也让AI终端保证了用户的隐私以及数据安全。
钛媒体App了解到,内嵌AI的终端设备,在使用上主要依托于AI的本地算力,通过对AI大模型参数进行裁剪、预训练形成轻量化的本地大模型,能胜任更多场景化的需求,并在不断的使用中,结合多模态认知和算力,让AI终端从设备变成更具智慧的AI助理。
相较于云端的大模型,端侧大模型具备使用成本低、响应更及时、更具个性化、数据更安全四大优势。不过,受限于本地算力以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更多复杂性的工作仍需要云端大模型的配合。
“内嵌AI的全终端布局,必将会成为AI时代的生态趋势”,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消费业务群总经理张华指出,基于对AI和终端市场的研判,联想天禧AI生态“四端一体”战略也正式发布,完成了在设备+模型+服务三个层面的布局。
其中,“四端”分别指的是AI PC、AI平板、AI手机和AIoT四类终端设备,“一体”一方面指的是承接用户个人助理任务的个人智能体,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个人智能体联通四类AI终端,使其融为一体。
据介绍,天禧AI生态内的设备将具备互联互通、高速传输等能力,并且将升级为手势、体态、语音等交互模式,过去的键盘、鼠标将成为辅助。个人智能体将成为串联起四端设备的核心,在不同设备上的需求也可以跨端操作。
张华表示,在内嵌AI的终端时代,人机交互体验将会再一次跃升。传统的触控、键盘等指令性输入会成为基础的交互方式,而手势等自然语言交互方式,将逐步成为主导。
伴随着“四端一体”战略,联想还发布了多款AI应用,包括可实现数据跨端传输、任务跨端接力、硬件跨端共享的“享屏”;让用户跨端、智能管理文件的“超级文件”,以及个人智能体“小乐同学”。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战略及业务拓展副总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认为,个人智能体将成为大模型、终端、用户之间体验的桥梁,重构未来的应用体验。
另外,在打通设备连接之外,生态的繁荣还需要更多开发者的加入,以及提供可持续的商业变现。官方信息显示,联想旗下注册会员超过2亿、生态月活用户超过2亿、生态月活设备超过7000万。
联想消费互联网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陈学桂表示:“未来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加跨端的智能体小程序生态,让开发者能够快速接入天禧AI生态四大终端,并继续开放广告、游戏和订阅等变现方式。”(本文首发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