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戴瑞雪 通讯员 郭 敏
本报讯 对着两张平行的纸吹气,两张纸就吸到了一起;轻轻吹口气,竟能吹鼓超大的塑料袋;伯努利旋转环在气流中不停转动……近日,由秀洲区科协主办的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之“社区科学魔法实验室”走进洪合镇横泾桥社区,通过科学家精神宣教、沉浸式科学实验魔法秀等环节,为青少年朋友呈现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实践课。
活动现场,“科学魔法师”们凭借高超的“魔法”,接连上演“吹气吸纸、软管吸球、伯努利充气”等精彩绝伦的科学实验。“为什么纸没有被吹走?球是怎么吸起来的?”在与“科学魔法”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科学的无限魅力,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
理论知识是探索的基石,而实践操作则是深化理解的钥匙。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组装出属于自己的空气火箭,直观感受到火箭的构造之美,体验了创造的乐趣,激发起对科技知识的兴趣,并在实践操作中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原来觉得魔术很神奇,现在发现我们的科学实验更神奇,我很喜欢这些活动。”“下次的科学实验,我还要来参加。”“今天的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纷纷表示。
记者了解到,连日来,“探秘声光电的奥秘”“‘力’大无穷的科学”“航空航天科普”等一场场趣味与知识交织的“社区科学魔法实验室”活动在秀洲各地展开。无论是拨开声光电现象的神秘外衣,还是亲眼见证“四两拨千斤”的奇迹,丰富的科学实验课程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真理的种子,让他们在动手尝试和追问“为什么”中学会了思考。
“科普资源下沉到社区,不仅能打造‘家门口的科学社’,也让基层科普‘活’了起来。”秀洲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科学魔法实验室”系列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普教育战略,推动优质科学资源下沉基层的具体实践,通过与各街道、村镇、社区的协同合作,借助秀洲区科技志愿服务团队的力量,举办一系列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创新活动,可以打通青少年科普“最后一公里”。
据悉,“社区科学魔法实验室”将覆盖全区各镇、街道,让青少年近距离了解先进科技成果,沉浸式体验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打造青少年触手可及的“第二课堂”,实现“玩中学、学中创”,为青少年实现梦想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