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填补工业无人机领域行业空白;“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加速组网……长春正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在我国航空航天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位置。
2025年长春航空展即将启幕,我市多家航空航天领域企业已完成布展准备工作,即将向全国展示最新产品和科技成果,展现长春的空天力量。凭借深厚的产业底蕴和人才培养优势,长春正在国内航空航天产业领域加速布局,全力迈向新发展赛道。
走进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博翔),企业上下正在积极备战长春航空展。在本届航空展上,长光博翔将布置两个室内展区和一个室外体验区,展出包括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内的多个机型和机巢,其中两款新品为首次亮相。这些产品不仅具备卓越的飞行性能与任务适应性,更在安全、稳定性等方面实现提升。
“我们拥有80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和专属试飞空域,具备国产自研能力,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认证,也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光博翔销售副总经理于洋洋介绍。
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是长光博翔的核心产品,到今年8月,已研发出六个系列的产品。从气动构型、飞控算法、分布式电力驱动及能量管理入手,实现了航时、载重、抗风能力等核心指标的提升,填补了我国工业无人机领域的行业空白。目前已应用于应急消防、电力管网、公安交警、边防海防等多个领域,引领行业升级。“在市场与销售渠道建设上,我们也将逐步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下一步,长光博翔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助力长春航空航天产业链的完善与低空经济生态的建设。”于洋洋表示。
在航天领域,长春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长光博翔同样发端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其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是我国第一个以省份命名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并且实现了商业化运营。117颗在轨的 “吉林一号” 卫星组成了规模庞大的星座,在国土资源监测、智慧城市建设、农业估产、林业监测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有十几颗‘吉林一号’卫星等待发射,将加快‘吉林一号’卫星的组网进程。未来,我们计划在2028年前,再发射150到160颗‘吉林一号’卫星,届时在轨‘吉林一号’卫星将达到300颗,实现全球任意点3分钟一个重访,以及全球天覆盖的能力。”长光卫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晓磊表示。
从工业无人机填补行业空白,到卫星星座规模化组网,长春正凭借着深厚的底蕴、强大的人才培养能力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在航空航天领域展翅翱翔,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航空航天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国内航空航天产业版图中占据着越发重要的地位。未来,长春将持续落实全市航空航天及应用产业三年攻坚突破行动计划,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卫星研发制造及数据应用等“八业并举”,落实好8个方面30项具体任务,早日实现产值200亿元、重点企业 100户奋斗目标,打造国内一流、享誉国际的航空航天及应用产业名城。
随着2025年长春航空展的临近,长春正沐浴在航空航天带来的科技创新氛围中。这座城市正在以实际行动和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其向空天领域进发的雄心与实力。
来 源:长春政事儿
编 辑:刘素娜
初 审:陈思秀
复 审:袁 博
终 审:谢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