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观察丨“非航天大省”的逆袭!山东如何“链”出千亿星空?
创始人
2025-09-13 17:42:02
0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孙忠涛 烟台报道

当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的尾焰划破日照近海的夜空,中国海上航天高密度发射的新纪录随之诞生。这场从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发射任务,不仅是一次航天壮举,更揭开了山东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全景图——这里既有“山东造”的高频发射,也有“山东星”的熠熠生辉,更有“山东船”的海上摆渡。

9月10日至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烟台海阳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业态”专场,这个传统认知中的“非航天大省”,正以向海图强的姿态,勾勒出一幅“叩问苍穹”的壮阔画卷。

三级协同破局:抢占海上发射黄金窗口期

商业航天的赛道上,窗口期的争夺往往决定产业未来。

当四大航天发射场商业发射频次和发射成本尚不稳定、民营火箭企业对场地需求日益迫切时,山东敏锐捕捉到机遇,以省市县三级协同之力,在烟台海阳开辟海上发射新赛道。

2019年国内首次海上火箭发射成功后,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迅速启动,短短六年便保障18次海上发射任务,将11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稳居全国前列。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精准的产业布局。由烟台市、海阳市两级国资组建的东方航天港集团,以30亿元注册资本为支点,在34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卫星、火箭、发射场”三大核心要素,招引30个总投资322亿元的航空航天产业项目,形成从固体火箭总装到空天信息应用的“集团化”作战格局。

如今,这里不仅是我国第五处火箭发射地、唯一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更助力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独立掌握海上发射技术的国家。目前,东方航天港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固体火箭产业基地,具备中大型固体火箭年产50发的总装测试能力,覆盖长征十一号、捷龙三号、引力一号、谷神星一号等多个型号。

然而,山东的布局从未局限于“单点突破”。以海上发射为牵引,烟台聚焦发射组织与火箭配套,济南主攻卫星研发与地面设备,青岛侧重测控服务与海洋遥感,三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集群格局逐渐成型,为商业航天产业筑牢了长期发展的根基。

老工业基地焕新:长板延伸筑航天根基

记者注意到,山东商业航天的崛起并非“白手起家”,而是老工业基地和工业大省数十年积累的高端制造基础的“顺势延伸”。在济南,济钢集团的转型故事,便是“长板嫁接”的生动注脚。

2017年,为响应产能调整,济钢关停全部钢铁产能,从“靠钢吃饭”转向“无钢发展”。多年的转型中,这家始建于1958年的老钢铁企业,凭借济南扎实的工业基础,从配套生产航天零件、部件起步,逐步成长为山东省航空航天骨干企业。

如今,济钢研发的空间行波管可将微波小信号放大十万倍,广泛应用于通信卫星、低轨星座、5G/6G基站等重要场景。目前,已建成多频段柔性生产线,年产能达100支行波管,成功推出Ka55W至Ka170W(宽频)系列共6款成熟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完全满足用户的严苛需求,为星地高效信号传输筑牢关键技术支撑。

更值得关注的是济钢构建的 “北京研发设计-济南制造测试-烟台组装发射” 空间布局:依托济南“四圈叠加”的枢纽优势,开展火箭特种运输,可将直径7米以下火箭通过河海联运直达发射基地;利用废弃矿坑、山体等低效空间,谋划建设液体火箭发动机测试集群,盘活低效资源的同时,为产业链提供关键配套。

这种 “以既有长板敲新赛道大门” 的思路,让山东商业航天从起步就站在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上。

链上企业竞速:构建“空天地海”生态闭环

在山东商业航天的版图上,链上企业的创新实践,正让“九天揽月”的浪漫加速落地为日常便利。

东方空间的“引力一号”火箭,用三年时间实现首飞,成为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更令人惊喜的是,“引力”系列火箭模块化设计让火箭像乐高积木般灵活适配任务,“前店后厂”模式更可实现“一周一箭”的发射频率,极大推动了商业航天从“定制化”迈向“工业化”。

9月9日凌晨,吉利星座第五轨卫星以一箭11星方式顺利发射入轨。目前,在空间段,上合航天已成功部署52颗卫星在轨运行,与中国联通、中联重科、吉利汽车等头部企业合作,推动“卫星物联网+产业”融合创新,并完成“卫星+智能网联”“卫星+海洋渔业”“卫星+工程机械”“卫星+交通物流”等场景的商业验证测试,测试成功率均接近100%。

在国际市场方面,2024年6月,吉利星座在中东阿曼完成了首次海外通信商用部署测试,测试实现99.15%的通信成功率,网络可用性超99.97%。目前已与20个海外国家的电信运营商签署协议达成合作,应用方向涵盖海洋渔业、智慧交通、能源管理、应急通信等多个领域。

东方航天港的布局则更具前瞻性,年内将形成液体火箭海上发射/系统试验保障能力,同时满足国内主流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商业火箭发射、试验需求,还将力争实现一次液体火箭海上发射,填补我国液体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上线全栈国产化“数字地球引擎”,建成省级卫星数据智算中心,推动时空信息产业化。探索 “航天 + 文旅”模式,打造航天旅游目的地。从发射端的 “空天物流园”,到火箭端的“新型运载 4S 店”,再到卫星端的“空天信息市场”,东方航天港正构建“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的产业生态。

当火箭轰鸣与卫星轨迹交织,这个“向海图强”的非航天大省,不仅在商业航天领域实现了突围,更在星辰与大地之间,书写着传统产业大省向新质生产力要发展动能的“新答卷”。

责编:石慧

审签:辛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触摸服务贸易的数字脉搏(服贸会... 站在首钢园微凉的晨光里,转头便撞进服贸会展馆的数字热浪——几日穿梭在展台间,最直观的感受是,数字化早...
荧光分子调色板提升手术精准度 精准识别人体器官结构、避免术中损伤,是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9月9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化学系教...
多筒混战,松下如何打出「大四洗... 一台就是一间洗衣房。 洗衣机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从单一洗净功能的比拼,转向智能、便捷、高效的立体化博...
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数超2亿!...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9月11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支付宝公布了“碰一下”最新...
全球AI专利60%在中国 外企...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昨天(12日),以“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
成都科融新高学校:无人机应用技... 行业发展现状可以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无人机真正为人们熟知可以说是从2013大疆精灵系统刚出的时候...
海报观察丨“非航天大省”的逆袭...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孙忠涛 烟台报道 当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的尾焰划破日照近海的夜空,中国海上航天...
新突破!“胶水”能治疗骨折了 打一针“胶水”治疗骨折 浙大研发“骨胶水”实现突破 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表明,该院自主...
望变电气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望变电气(60319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上海这家成立仅一年的学院,何以... 澎湃评论员 阳柳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寄予厚望...
双环传动坚持技术创新——600... 45年前,一个齿轮一秒钟的转速为100转左右;今天,一个新能源齿轮一秒钟的转速能达到600转,这不仅...
2025服贸会|探访教育服务专... 9月12日,在北京市教委组织的2025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探访活动中,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本届教育专题展...
澳柯玛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澳柯玛(600336)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带...
体育科技上下突围 “AI私教”...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的体育服务展馆内,往来...
谷歌DeepMind用AI探测... 闻乐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探测宇宙深处的时空涟漪引力波,AI也派上用场了...
AI重塑医学教育新生态,中山医...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布“医界智圣——惠生智育”双智教学大模型,推动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该系统...
埃尔派攻克“三超”难题——研发... 在广东一家锂电池材料生产车间内,一台气流粉碎机正在高速运转。微米级正极材料粉体如流云奔涌,经过精密分...
一站式服务、数字化支付 服贸会... 央视网消息:9月12日是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行的第三天, 记者发现,本届展会上,针对外...
反制“黑飞”、一键调度算力,中...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财闻) 中国电信拥有多个大型万卡算力池,资源量与火山云、阿里云基本相当。 ...
苹果AI领域人事调整:前Sir... 环球网 9月13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公司在人工智能(AI)领域再迎人事变动。消息披露,前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