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离日常生活还有多远?
创始人
2025-08-30 23:03:34
0

核心阅读

人形机器人不仅在运动场上翻腾跳跃,还在工厂车间精准作业。一个现实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人形机器人,离日常生活还有多远?

图①:机器人选手在踢足球。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图②:机器人选手在酒店清洁项目比赛中。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图③:机器人选手在自由搏击比赛中。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图④:机器人选手在参加1500米决赛。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应用,机器人还需在技术突破、伦理规范、成本控制等方面爬坡过坎。

这个月,北京迎来两场世界级机器人盛会。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国内外200余家机器人企业参会,其间百余款新品发布。8月14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启幕,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支队伍。从会场到赛场,人形机器人各显身手、各展其能。

处于从实验室技术突破向产业化应用跨越的关键阶段

跑步、跳舞、翻跟头、穿越障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500余名钢铁“健将”走上国家速滑馆的赛场。最后一个比赛日的5V5足球赛中,“清华火神队”用自主研发的算法和策略以1∶0击败德国队夺冠。

“足球项目共有海内外48支队伍参赛,使用的全部是我们的机器人。”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董浩介绍,皮实耐摔、开发者友好,是加速进化机器人的显著特点,“参赛队在我们的框架基础上,再进行决策程序的开发。”

33.71秒、394.40秒,这是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和H1机器人分别在100米障碍赛、1500米比赛夺冠的成绩。尽管与人类专业选手比起来,机器人的成绩还有差距,但在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看来,这也意味着机器人还有很大的潜力,“用不了多久,机器人一定会比人类跑得快。”

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跑”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具身机器人中心研究员贾宝雄认为,在跑步、跳舞等特定任务中,人形机器人在极限状态下的运动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但要让人形机器人真正进入日常生活,还需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其在通用场景中的自主性、运动与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与人交互时的安全性,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全球范围内,硬件物理性能持续突破、人工智能实现决策能力代际跃升、数据集与虚拟仿真等支撑技术不断夯实。”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呈现多点突破与协同跃升态势,正处于从实验室技术突破向产业化应用跨越的关键阶段。

“大脑”开发是关键

人形机器人的研究起点,可以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如今人形机器人的“爆火”,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因此,许多人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不只在其运动能力,也在其智能程度。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获得自由体操比赛冠军的“松延动力小顽童”,赛场上的空翻动作非常惊艳。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姜哲源说,在硬件和运动能力上,我国人形机器人位于全球前列,“但在人形机器人‘大脑’的开发上,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突破并不多。”

为什么有的机器人跑步时会偏离跑道?为什么拳击比赛中机器人有时找不到、瞄不准对手?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观众笑过之后,也会好奇背后的原因。部分原因在于,很多机器人选手都是由人来遥控的,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周围电磁环境对遥控信号的干扰等因素都会影响机器人的表现。

为了鼓励智能化,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规则制定上做了设计。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获得100米“飞人大战”冠军的天工Ultra机器人,实际上并非第一个冲线,但由于其是全场所有选手中唯一采用全自主导航系统的机器人,全程无人遥控,根据比赛规则,天工Ultra机器人的用时被乘以0.8的系数,因此名次最高。

“依托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机器人还能在工业生产、商业服务、物流、特种作业、家庭服务等场景完成任务,实现一脑多机、一脑多能。”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说,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是一个渐进突破的过程,“不断提升智能水平,才能更好地帮助和服务我们。”

“现有硬件虽然仍需持续优化,但已经具备了基础可用性。当下,真正的瓶颈在于具身智能还未完全成熟,这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在王兴兴看来,要让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还需要一定时间。

机器人广泛应用还有几道关

人形机器人的类人外形,让它们可以代替人完成各种工作。物料搬运、药品分拣、酒店服务……与通常的运动会不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不同应用场景中专门设置了比赛项目。这些场景是业内认为人形机器人最有可能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场景,是人形机器人进入大众日常生活的“前站”。

“现在,人形机器人已能在表演、娱乐等场景中较好地为我们提供情绪价值。结合轮式等形态,它们也能承担起仓库、超市、药店等场所的分拣和搬运工作,减轻人力负担。”贾宝雄说,但是让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大众生活,除了技术层面的突破,还面临伦理、成本等问题。

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价格是一道大关。熊友军举例,目前具身智能大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机器人的运行轨迹数据,“高质量数据不仅稀缺,且成本高昂,成为制约具身大模型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提高了人形机器人的训练成本。”

不仅需要攻克技术的耐心,更需要保持对伦理的敬畏。“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后,如何保证我们的隐私?”“我们应该如何与机器人共处?”这些问题,都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热议的焦点。

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人形机器人还在加速进化中,我们期待它们“跑”进千家万户、融入日常生活的那一天。

趣科普

看!机器人的“特异功能”

电子鼻

电子鼻(见图⑤,资料图片)的基础是气体敏感单元,将环境中的各种气体浓度通过半导体电化学、光学等原理转换为电学信号;再使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将敏感单元微型化,将对不同气体有着不同响应特性的敏感单元阵列化;最后结合AI算法,根据敏感单元阵列的信号对环境气体做定性或定量的检测。电子鼻可以识别生活中常见的饮料、酒、醋等液体。未来,随着材料、集成技术等发展,电子鼻将更为灵敏、智能,应用范围也会更广泛。

图⑤

灵巧手

不同类型的Casia Hand灵巧手(见图⑥,资料图片)各有侧重。类人自由度灵巧手由21个驱动控制25个自由度,十分灵活,可完成穿针引线、调制咖啡等精细操作。高速自适应灵巧手的亮点在于最大720度/秒的超高手指关节速度,确保了作业效率,让它在快节奏的生产线上游刃有余。三指灵巧手则采用4个主动自由度配合被动自适应结构,能够负载5公斤,手指关节速度超过180度/秒。

图⑥

外骨骼

外骨骼护膝机器人(见图⑦,资料图片)主要面向登山徒步及日常助行场景,其核心特点是基于AI自适应算法的运动识别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步态、关节角度与地形信息,构建用户的行走意图模型,并在起步、加速及上下坡等状态下动态调整助力模式,实现贴合个人节奏的人机协同。在结构设计上,膝关节受力点采用仿生减震机制,用于分散冲击和降低关节压力,从而兼顾户外运动与康养辅助的需求。

图⑦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王昊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数据宝发布AI新产品“数核-智...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国有数据资产增值运营高峰论坛上,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
晶采观察丨2分钟带你读懂“人工... 来源:西部网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人工...
虚拟电厂开启能源系统智能新纪元...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双碳”战略全面驱动中国能源体系深度变革的当下,新能源装机规模...
双突破!顶立科技石墨提纯、Ta...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8月30日,记者从长沙经开区企业顶立科技获悉,该企...
【2025数博会】航天万源云数... 8月28日,在2025数博会上,航天万源云数据河北有限公司(简称航天万源云数据公司)携核心产品“可信...
互联网广告市场广阔,有鱼生活成... 《2024 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日前发布,其中电商广告以 28.15% 市场份额领跑互联网广告行...
当物理学博士走进超级工厂:一堂... 8月29日,《张朝阳的物理课》走进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与问界共同开启一场关于安全与科学的探索之旅。 ...
芬兰研发智能会议室系统 助力提... 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28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冗长低效的会议往往让人头疼。芬兰科...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指引》发布 新京报讯 据国家数据局消息,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高质量数据集主题交流活动”上,...
刘涛:技术创新是ESG建设关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协鑫科技中央研究院助理院长刘涛在以“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平衡术”为主题的圆桌...
中国铝业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国铝业(60160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安徽淮南:信号灯自适应 让“车... 央视网消息近日,安徽省淮南市通过创新信号灯控制技术,让红绿灯能实时监测车流量变化,从而自动调节红绿灯...
【2025数博会】南方电网发布... 8月29日,南方电网在2025数博会上发布电鸿物联操作系统3.0前瞻版(以下简称电鸿3.0)。 据介...
山东海工,从海洋跃向星空 □ 本报记者 付玉婷 你试过站在晃动的吊床上投飞镖吗?准确率是多少? 某种程度上,这很像海上发射面临...
稳步推进香港人工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香港积极推动人工...
原创 百...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当今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云计算已成为推动...
“中老铁路国际多式联运信息服务... 8月29日,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办...
安徽长丰:警用无人机织密立体防... 在科技兴警战略的深入推进下,安徽省长丰县公安局构建以警用无人机为核心的空天地一体化防控体系,全面推动...
《时代》周刊AI百强榜揭晓:中... 近期,《时代》周刊揭晓了2025年度“全球AI领域百大影响力人物”榜单,这一备受瞩目的名单已步入第三...
群核科技发布空间大模型,旨在解...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36氪) 8月25日,在首届技术开放日(TechDay)上,群核科技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