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标志着AI大模型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为企业运营管控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鞍山钢铁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和鞍钢集团“AI+”专项行动,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全力推动“鞍云智鼎”AI大模型平台落地生根。
鞍山钢铁集团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企业数智化战略方向,从根本上转变工作思路与方法,激活数字化转型的“源动力”。坚持以数据治理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各级领导干部积极主动学习使用数字化工具,推动工作方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在2024年数据治理、数据应用、大数据平台建设基础上,今年聚焦应用领航、数据共享、模型跃升三个方面加力推进,强化规范、制度、体系支撑和数字化应用人才队伍建设等保障,打造“千模百业”应用场景,构建“技术+场景+知识+价值”的全新人工智能革命,加快数据资产和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统筹规划,明确实施路线
统筹“AI+”顶层设计;打造人工智能“8541”总体规划布局,围绕研发、制造、设备、能源、销售、采购、物流、服务8大业务领域,提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具身智能、科学智能5项技术能力,围绕数据、算力、平台、模型4个核心要素,建立1套标准、规范、运营和数字化人才保障体系,体系化建设“AI+”钢铁行业应用场景。
到2025年底,重点打造形成“114+N”规模部署,形成“千模百业”场景布局;(1000个大/小模型,100个业务场景)。“两个1”是指一个“数据平台+算力中心”和一支有影响力的“数字化应用人才团队”;“4”是指研发、制造流程、供应链及业务提效四个领域应用场景集合;“N”是指N个场景案例,赋能“千模百业”。
到2026年“千模百业”场景形成规模,全员可在数据平台上开发业务应用,实现全面推广的新突破、新格局。在优化业务流程方面,实现从“繁琐低效”到“智能高效”。在打造智能供应链方面,实现从“经验采购”到“需求先知”。在重构制造流程方面,实现从“人盯设备”到“AI自决策”。在赋能智能研发方面,实现从“试错迭代”到“仿真加速”。
聚焦AI模型应用
释放技术的“新价值”
通过模型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管理与运营问题,强化人机协同,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模型训练与使用,聚焦核心需求精准攻关,提升模型应用效能。通过AI大模型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从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鞍山钢铁集团在供应链管理中,AI可以实时监控库存水平,预测需求变化,从而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响应速度。
AI赋能的运营管控体现在决策支持方面,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决策过程往往依赖于经验和直觉,而AI则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提供更加科学和精准的决策依据。
认清“数据门槛”难度
AI落地清晰有路径
一提到AI,很多人下意识觉得“得有海量数据才行”。鞍山钢铁集团数据质量不高、数据零散、规模未被挖掘。在规划阶段突破了三大误区,一是数据资源不足、质量不高,没办法触碰AI,不能搞AI;二是AI大模型无所不能,有了大模型、部署了DessSeek就什么都能解决了,不需要传统信息系统和BI工具;三是消除AI无所不能、神化AI的误区,搞清了AI与BI各自优势,利用好BI精准分析的特点,做好AI与BI相结合应用试点推广,效果更好。
规划设计阶段,明确了两阶段任务。第一阶段是效率助手期,此时的AI无需超越人类智能,对数据的依赖也远没想象中苛刻,更像一位“超级助理”,帮企业处理重复工作、快速分析数据,直接提升管理效率,这一步所有企业都能立刻启动;第二阶段是AI自主成长期,需海量数据支撑,赋能全业务链条,体现穿透式管理与穿透监管的需要,最终实现AI智能程度将超越人类。
从看数到用数
从效率助手到智脑
鞍山钢铁集团积极拥抱AI,走过了从“工具”到“助手”再到“智脑”的渐进过程,划分了四个层次:
🔷看数(BI)—— 管理者的 “指挥棒”。适用于固定指标数据项显示,按照固定逻辑体现数据结果,辅助中高层管理者决策。
🔷 问数(ChatBI)—— 人人可用的 “数据助手”。解决临时报表数据开发慢、管理细度不够和反映速度慢等问题,支持自然语言交互,能自动分析原因、模拟未来。
🔷用数(DataAgent)—— 业务岗位的“AI智能助理”。能主动发现问题、协同处理任务。如库存数据的安全线与实际库存的差距,一旦超标就自动提醒补货,甚至给出具体方案(需人工确认)。
🔷 智脑—— 自主决策的“超级大脑”(友智策工具)。建立数据模型,无需人工干预,多个 AI 智能体联动工作。如建立生产、采购、销售业务数据模型,实现智能体协同制定流程管理、排产计划等,自动响应管理要求和市场变化。
破解落地难题
实战方案保驾护航
企业在推动AI与数据深度融合、真正让AI“用起来”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四个“拦路虎”。结合实践,鞍山钢铁集团结合实战形成了探索思路和方案,一是针对AI输出结果不靠谱的“幻觉”难题,采用“大模型+本地小模型”架构,通过多源数据交叉验证(如开发炼钢精炼智控模型)提升结论可靠性;二是对于AI计算过程看不懂的“黑盒”难题,构建“人机协同”机制,让员工参与算法设计、流程优化,实现“过程透明、结果可验”;三是面对AI听不懂企业“行话”的“术语壁垒”难题,用RAG和向量化技术,把企业独特的指标定义、计算规则“翻译”给AI;四是数据安全与访问效率难平衡的“权限风险”难题,则通过基于企业指标体系的权限控制系统解决,确保不同岗位只能获取“该看的数据”。
聚焦业务提效、办公协同
鞍钢股份数智发展部聚焦效率提升,携手鞍钢数科、用友网络、阿里云共同打造“鞍云智鼎”AI大模型平台,引进“友空间”协同高效的“超级入口”,实现业务提效、智慧办公跨越再升级。推出以“数智员工”为代表的智能体集群,让重复性工作自动化、释放人力资源成为可能,形成“自然人与数智人”共生协同工作,并与多业务AI智能体、AI超级群、AI会议、AI文档、AI数据和AI业务推送等多场景协同。真正让企业业务高效运行,业务协同效能跃升,数智赋能管理变革。
聚焦穿透管理
发挥AI能力,提高数据价值
近期,鞍山钢铁集团人力资源部、制造管理部、物资采购中心、炼钢总厂、保卫部等多家单位积极推进大模型落地应用,聚焦效率、成本、质量问题,深耕工业机理,成功实施生产数据分析、铁成本分析、热轧产品边际利润预测、两金占用分析、商情指数分析、精准采购分析、库存趋势分析、设备故障诊断、精炼温控模型等智能体数据分析模型,加速AI技术在制造、营销等全链路场景覆盖,有效提高数据洞察能力,决策周期和效率由数天可减少至数分钟。
下一步,鞍山钢铁将持续深化平台功能,深入探索AI 如何在企业落地实践,贯穿全流程、全场景、全业务。从0到1的破茧行动向1到N的“蝶变”赋能,真正实现“数智蝶变”。培育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培育生态协同、产业互联的新模式,打通企业内部全流程、全场景、全业务链条,使AI智能体更具有展示能力的空间和数据价值增值。
鞍山钢铁集团准确把握好历史机遇,做好“基于历史数据发现问题把握规律、基于当前数据分析状态控制风险、基于过去和现在数据预测未来把握机遇”。实施“以管理问题为导向,解决业务痛点问题,聚焦采购流程、营销流程、制造流程、财务数据,实施穿透式管理”,全力发挥“AI+数据”监管能力,真正解决经营问题,真正实现流程变革、再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