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超越中美俄,印度载人登月飞行时间确定!印媒:中国能,印度也能
印度最近传出的消息可谓是大动作频繁了,说要直接超越中美俄,载人登月的时间都确定下来了。2035年建空间站,2040年送宇航员上月球。听得人都以为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毕竟敢这么公布出来,多多少少也说明点信心吧。
其实不久前,在新德里那个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印度就放出了这些计划。当时莫迪还通过视频讲话宣布了一大堆目标,看起来挺壮观。不过后来才知道,美国NASA根本没参加,说是预算不足,还在内部调整。这让印度媒体有点失落,说什么“很受伤”,甚至直言NASA的缺席影响了会议成果。这话听着有点酸酸的味道。
最近几年美国对NASA削减预算,这个事情也算公开秘密了。今年不是说从248亿美元砍到188亿嘛,这力度确实挺大的。但这跟印度能不能实现自己那些目标关系不大吧?可能他们觉得,美国的参与会让自己的航天计划更有看点。
不过不得不提一句,印度从1984年第一次“飞天”到现在,中间隔那么多年,再提载人登月这个话题,总感觉跳跃性挺大的。有人说,他们连载人飞船安全返航技术都还没搞定,更别提后续空间站和登月任务了。但你也别说,人家的空间站设计方案好像已经初步成型,还说现役火箭够用了。这是不是先把纸面文章做好再说?
那次大会上,除了规划未来任务,他们还重申了目前正在推进的“加冈扬号”。辛格部长说,今年底会先来个无人飞行试验。如果一切顺利,2026年继续两次无人试验,再之后到2027年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据他们讲,一上来就打算送三名宇航员绕地球飞三天,比中美俄当年的首次任务显得更“豪华”。
但话又说回来,这三次无人试验能不能顺利完成都是未知数,而且即便成功,那些高难度技术问题短期内能攻克吗?比如发射逃逸塔,比如再入大气层时耐高温性这些。更别提未来建造空间站、载人登月还需要更多复杂设备,这些离实际应用似乎还有些距离。
有时候看新闻会想,人是不是总喜欢想得远一点,高一点,好像目标设得越雄壮就越能激励自己往前走。不过也许真的太大的跨度反而容易显得不真实吧。从现在到2035年,也才十来年功夫,他们要搞定建造50多吨重的空间站,并支持多人长期驻留工作,这感觉比搭积木还要难些。
讲实话中国那边2003年才实现载人航天,到今天经历这么多年进步,现在离真正载人登月还有不少技术台阶要走。印度这用不到15年的时间想一口气冲刺完这些,你不得不佩服这种决心,但同时又觉得有点悬。而且每次谈及重大目标,却总爱延期推迟,这也是事实啊。
不过印度官媒倒是一贯乐观,说什么“一旦成功就是划时代里程碑”“超越中美俄不是梦”。从发言语气看,很自信,但背景又让人生疑。我记得小时候看过印度电影里的英雄桥段,总给我一种奇迹随时可能发生的大结局感,也许他们真信奇迹吧?
当然不管如何,有梦想总是好的,他们之前那些探测器登月试验貌似出过不少问题,但最终还是迈出了一些步子。这回估计也是抱着同样心态在行动。至于未来结果如何,还不好下结论。
特别是在某种意义上,动作做出来给大家看看,经费申请起来或许更方便一些。万一真成了,那庆祝肯定少不了,如果没成,也可以再调调计划,总归舆论上不会一下子太难堪,大概就是这样吧?
不过宇宙那么大,每个人都想喝口汤,也是正常事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