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可穿戴设计进化史:屏幕之外的呼吸与情绪,才是未来交互!
创始人
2025-08-25 18:01:00
0

【内容合作/留学咨询 | 微信号:yizhili2019】

曾经被看做激进的可穿戴原型,现在已经悄悄成为许多人的日常。比如,谷歌即将重磅推出的Project Aura智能眼镜,指哪打哪还能实时翻译;再比如,最近很火的华为WATCH5,手势"敲一敲"就能控车刷视频。

Project Aura 是首款 Android XR 平台的轻量级智能眼镜,由 Google 和中国混合现实技术公司 Xreal 共同推出。

华为WATCH5允许用户进行一分钟的微体检,快速检测身体 17 项健康数据,让你轻松、全面、及时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综合状况

而在未来,交互设备的可能性也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被重新定义。交互,不再只发生在屏幕上,而是嵌入呼吸、专注、情绪之中。今天用5分钟,我们来说清楚可穿戴交互设计的前世今生:

  • 智能可穿戴的学科边界
  • 30年的历史发展
  • 可穿戴交互的3个趋势&核心逻辑

未来可穿戴技术趋势图表

图源:WELLINGTON – Callaghan Innovation

01

智能可穿戴

多学科、多领域的交汇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可穿戴设备”的基本定义:一种可以被穿戴在身体上的产品或者系统。具体来说:

可穿戴设计是一种让设计师专注于可穿戴产品的用户体验、外观和交互方式的设计方法,在平衡产品能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佩戴的舒适性。

但如今,它早就超越了对身体的简单覆盖和装饰:既可以在时尚领域表达文化身份的媒介,也可以兼顾工业设计中感知、交互和通讯等多种科技功能。

AI算力暴发、新材料涌现(柔性电子材料、生物相容材料)、设备制造的成本大幅降低,加上人们在健康、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刚需,这行巨缺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能横跨软硬件——

可穿戴设计融合了工业设计、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设计(UI/UX)、服务设计、材料科学、电子工程、软件工程、时装设计甚至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知识和技术的。

与物联网loT👉

可穿戴可以是loT网络中的感知前端,采集用户数据(心率、动作、温度)→ 传入系统→做出反馈,应用于健康、居家自动化、环境监控、智能办公等场景。

RingConn2代

RingConn成立于2021年,它以大健康赛道为切入点,聚焦医疗级监测, 能全时段自动追踪你的心率 ,戴上它,睡觉时90%准度揪出呼吸暂停风险, 还能为你记录专属的健康时间轴、备注并提供个性化建议。

与人机交互(HCI)👉

交互设计里面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身体即界面”,把我们的身体当成一个系统,去和可穿戴设备进行融合,实现触觉反馈、视觉增强、动作控制等感应。

Meta x Ray-Ban / Oakley

Meta 联合依视路旗下 Oakley 推出 Oakley Meta HSTN 智能眼镜,采用 PRIZM 镜片、内置视频摄录与 Meta AI,实现运动中视野增强、信息捕捉与智能交互。

与体验设计(UX)👉

可穿戴不是单一的设备,而是体验链路的一环,涉及多模态交互设计,比如说视觉+触觉+声音+物理反馈,在这一领域,可穿戴设计会非常重视使用者的情感连接。

AlterEgo

AlterEgo 是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一款非侵入式可穿戴神经接口设备,能让用户在不出声、不动嘴的情况下,通过“默念”与计算机、AI 助手甚至他人交流。设备通过检测脸部和下颌肌肉在内部发音时的神经信号,识别用户心中的语句,并通过骨传导耳机回传信息,形成“闭环对话”,就像在和自己说话。

02

从时尚到交互设计

过去30年,身体和材料如何互动?

从时间上来看,真正的可穿戴设计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先锋设计师侯赛因·卡拉扬推出的一系列“可变形”服装,展现了家具与服装的转化,裙子变成椅子,象征着身份、迁徙与流动性的主题。

这个时期:

高定时尚把服装和科技融合在一起,让衣服和身体有了更多动态的互动。

2007年春夏“One Hundred and Eleven”系列以六件全自动变换的裙装惊艳四座,裙子内部精密复杂的装置由Chalayan与许多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合作完成,如机械、编程等等。

到了2010年,apple watch、Fitbit这一类消费级的智能设备,开始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前的手表只能看时间,今天的智能手环却可以提醒你睡觉,告诉你的压力状态,还可以替你一键解锁快递柜。

而未来可穿戴设备,作为具身智能在这个时代的重要载体,智能可穿戴产品的生命力,在于技术与商业落地的结合。

每一个关键的交叉领域都对应着一个用户需求。

健康、娱乐、教育领域对于可穿戴设备的需求

这些前沿的项目和产品也在告诉我们——

  • 哪些感知能力正在被技术化?
  • 哪些交互方式正在悄悄重构?
  • 哪些设计者即将被邀请进入新的创作现场?

未来可穿戴体验4o图表(生理、心理、社会、理念四重体验感的方法论)

by 梨导师windy&cone

03

想要抓住风口

你的设计满足以下条件吗?

1、能够实时交互

法国服装设计师Clara Daguin就做过很多这种光纤的设计,通过采集人体的一些生理信号,比如说汗液的湿度,或者是外界的环境温度,然后在服装上呈现相应的反馈。

2016年的“Body Electric”系列使用了心跳传感器,将穿着者的脉搏转换为不断变化的光线,具象地展现了藏在人皮肤之下的身体律动

2017年的“Visual Flow”系列,则实时捕捉我们周围的WIFI信号,信号越强,光就越强

梨导师Wendy也做过一个可以反馈脑电波的一个软媒介可穿戴。

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应不同的脑电波波段,比如红色显示焦虑,绿色代表比较平静的状态。Wendy导师采用能够测试前额叶电极点的三点式头戴装备,通过收集大量的脑波数据,在设备上用单片机去连通不同颜色的LED 灯,让患有认知障碍症的患者更好地识别自己的实时情绪。

Windy「波动之上-关于脑电波反馈的软媒介可穿戴」

2、体积小但功能多

MIT Media Lab有一个非常前沿的项目叫“体表实验室”(Lab on Body),能够将整个实验室功能集成到一台设备上,从而实现可定制的多重健康监测自动化。

这种科技对于太空探索这种一些人类难以涉及的地域有很大的帮助,有望在监测、支持和维持太空人类生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而减少对人类医疗专家干预的需要。

该平台主要有三个组件组成:纸基生活传感器盒、唾液采集和传感模块,以及用于存储和分析数据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3、让医疗个性化

医疗领域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和应用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在远程健康监测、疾病预防、个性化治疗等方面。

MIT致力于医疗设备的研发

未来医疗可穿戴设备,通过柔性传感和智能贴片、可穿戴服饰及植入式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将医疗数据采集和初步决策下沉至患者端,并配合边缘计算等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去中心化方式下的帮助。

带有头皮电极的视频脑电图系统,正在进行数据采集的准备

基于导电布料的芭蕾舞鞋

04

一句话说清

可穿戴的底层逻辑

把复杂的东西掰开来说,根据两位老师的课程内容,可穿戴设计的设计流程,其实就是一个输入-处理-再输出的过程。

1️⃣ 输入端的意思就是捕捉信号

可以是身体上的生理信号,也可以是周围的环境信号,比如说空气的湿度,环境压力等等。

2️⃣ 通过媒介输送到处理信息驱动平台/微控制器

这个控制器会把处理之后信号输出到反馈端

3️⃣ 实现交互原型测试

以声光电的形式或者产生形变来进行可视化的动态变化。这样的过程就完成了一个最小的交互原型测试。

智能可穿戴工作坊

通过”Design though play”,快速构建和迭代基于材料性质的可穿戴的人机交互mvp原型,帮助学生完成一个融合材料特性的多模态人机交互设计项目!

| End |

编辑 | 一只梨

图片 | 官网/一只梨/网络/L同学

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设计师本人和所服务企业所有,

未经允许转载挪用,虽远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探索“AI+文博” 多项签... 中新网上海8月25日电 (王笈 谢梦圆)25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主办,上海市历史博...
上海戴世智能取得一种自动组装设...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戴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自...
山东凯翔取得多层筑炉机专利,可...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凯翔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多...
生成式AI鸿沟:2025年商业... 麻省理工学院2025年7月发布的《生成式AI鸿沟:2025年商业人工智能现状报告》,基于对300余项...
Z世代用AI写歌!2025高校...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祁琦 8月25日至27日,“2025高校音乐创作大赛”将在深圳福田文体中心...
日本和韩国首脑会晤后承诺在人工... 科技战略 日本和韩国首脑会晤后承诺在人工智能和氢能等领域开展合作 据NIKKEI Asia 8月24...
鄂尔多斯市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 8月21日,鄂尔多斯市“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在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
河流湖泊浮标水质监测站用太阳能... 河流湖泊浮标水质监测站采用太阳能供电,在合理设计与配置下能实现稳定供电,但其稳定性受自然环境、设备配...
月球“休眠”为何还有火山喷发 一直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在30亿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动基本停止。然而,我国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
冥王星大气层“瘦身”,科学家:... 近日,科学界聚焦于冥王星大气层的异常变化,一项令人惊讶的发现揭示了这颗遥远矮行星的新谜团。冥王星,这...
「安诺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 作者丨富充 编辑丨苏建勋 近日,安诺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由同创伟业独...
用10年从中专生“逆袭”成哈工... 8月25日,据央视网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会...
IFA 2025焦点:三星将展... 【CNMO科技消息】8月25日,据外媒报道,三星宣布将在下月举行的2025 IFA展会上展示最新AI...
原创 直... 直接超越中美俄,印度载人登月飞行时间确定!印媒:中国能,印度也能 印度最近传出的消息可谓是大动作频繁...
民生证券:AI PCB技术演进... 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速率”及“功率”为当前AI发展的两大核心矛盾,“速率”环节中,PCB作为直接搭...
运营商聚力 “AI+” 驱动千... (记者 叶菁)轻点手机屏幕,智能助手便依据个人健康数据和症状描述,快速推荐合适的就诊科室及医生;走进...
中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在... 中新社合肥8月24日电 (记者 张俊)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24...
人形机器人:2025年规模将达... 【2025年人形机器人“破圈”,产业发展与挑战并存】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我国多地政...
平替英伟达的诱惑,华为先把盘古... 文源:源Byte 作者:柯基的柯 就在国产算力迎来狂欢之际,华为内部正在酝酿一场风暴。 “优化”——...
从头开始设计全新分子结构,AI... 编辑丨coisini 最近几年,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人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看到了风险。由于训练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