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农业股份庆丰分公司水稻田。栾洪磊摄
智慧播种驾驶舱。张博文摄
精细化农机具管理,打造智能化“农机方阵”。王金彬摄
□唐娜 本报记者 姜斌 刘畅
秋色宜人的北大荒,处处彰显着标准化建设带来的高质量发展活力。
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国家队”,北大荒集团以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为“金钥匙”,在种植标准、农机具管理、智慧农业等关键领域精耕细作,通过制定企业标准、推动转化升级,实现对内精益管理、对外示范引领,全力打造标准引领、质量支撑、产业跃升的“北大荒模式”,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①示范引领 打造全域“样板矩阵”
初秋时节,田野之上,绿浪翻涌的稻田与闪烁着科技光芒的智能设备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现代农业发展的壮美画卷。北大荒农业股份庆丰分公司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核心引擎,围绕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五良”融合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发展理念,庆丰分公司立足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构建起“两区、两园、九基地”的农业发展新布局,形成分区域、分类别的示范引领体系。依托115公里长的庆南线、庆北线、方虎路三条科技示范带,纵深推进“十、百、千”示范点建设工程,打造62个分公司级技术集成与特色种养示范点,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提升”的发展格局。
在第三管理区,150亩会员定制水稻进入齐穗期,长势喜人。网格员李天齐正为客户介绍农技措施:“现在水稻进入灌浆期,接下来将施用两遍叶面肥,可大大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这一定制农业模式由庆丰分公司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打造,消费者可远程认领稻田,全程参与种植过程,并收获专属品牌大米,实现种植全过程溯源。目前,分公司已推出四类定制农业,总面积达1061亩,有效拓宽了优质稻米的销售渠道。
分公司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机制,配套建立标准监督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常态化管理。以“五边治理”为抓手,推进田边、路边、沟渠边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农业生态质量,推动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②多维发力 助推水稻标准化种植
水稻标准化种植是提升稻米品质、筑牢粮食安全屏障、提高生产综合效益的关键举措。
为推动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水稻种植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迈进,农场聚焦生产全链条管控,制定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扎实推进水稻标准化种植工作。
夏管期间,在第七管理区种植户任永的水稻地里,普阳农场召开了水稻田间夏管定标会,围绕夏管期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叶龄诊断等方面标准进行讲解。“我们在水稻生产的各环节都会召开定标会,组织农业专家、技术骨干、种植户共同参与,从选种、育苗,到插秧、施肥,再到收割、储存,每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农业发展部总经理李海龙说,“这样一来,种植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标可依,有效保障了水稻种植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同时,农场建设“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示范田,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示范格局。第四管理区种植户刘红彦指着示范田高兴地说:“你看这示范田里的水稻,长得多整齐、多健壮。以前我还对标准化种植半信半疑,看到示范田的效果后,我就下决心跟着学。现在我家的稻田也采用了标准化种植,水稻品质提高了,收购价格也比以前高,收入增加了不少。”
如今的普阳农场,在水稻标准化种植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水稻产量稳步提升,稻米品质愈发优良,不仅筑牢了粮食安全的屏障,也让种植户的腰包越来越鼓,为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③“有码可寻” 升级农机管理模式
农机标准化管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保障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求。2025年,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通过精细化农机具管理,打造智能化“农机方阵”。
八五六分公司依托辖区23处大型农机具停放场,对2.9万台(套)农机具进行标准化、智能化管理。通过规范摆放,对各类农机具根据型号、用途进行区域划分,做到农机具停放整齐划一。“标准化摆放的同时,我们对每台入场的农机都贴上了专属的二维码,通过扫一扫,便可迅速获取包括农机具型号、类别、牌照号、生产企业、购机日期以及销售价格等在内的10多项关键信息。”技术员杨波介绍。智能化、标准化是八五六分公司农机具管理的一大特色,进一步提升了农机具管理的精准性和可塑性。“农机具的标准化管理逐年提升,我们还着力开发‘智慧农机驾驶舱’功能,逐步实现农机具远程调度和控制。”八五六分公司农业生产部特级主管孙凯说。
除此之外,八五六分公司还积极普及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机购置和报废农机回收拆解工作,年均引进农机具1000余台(套),报废动力机械200余台。良好的农机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八五六分公司现代化农业发展夯实了机械根基。
④智能播种 精耕细作提质增效
智慧农业的标准化,更让传统农业插上“数字翅膀”。
“以前1000亩地需要5个人管理,现在按照标准布设智能设备后,1个人通过手机就能完成灌溉、施肥、植保调度,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曲慧说。
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万亩稻田的土壤墒情、农作物长势、气象数据——这得益于北大荒集团《北大荒数字农业建设方案(2020-2025年)》的落地。该方案统一了物联网设备安装规范:每500亩稻田需布设1个墒情监测点,数据采集频率为每小时1次,无人机植保作业时飞行高度控制在2米~3米,喷幅宽度6米~8米,药液用量每亩1.5升~2.5升。
标准化不仅提升了内部管理效能,更成为对外输出“北大荒经验”的重要载体。
目前,北大荒集团起草或参与起草各类标准共421项。其中,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43项、团体标准27项、地方标准58项、企业标准275项。多年来,北大荒集团坚持打出标准、打出样板,制定农垦社会化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全面输出北大荒集团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让更多地区粮食单产提升成为可能。
标准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北大荒集团将持续完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更多“北大荒标准”向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转化,让标准化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定盘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北大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