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相城区黄桥街道供图)
□ 本报记者 王俊杰
薄膜表面0.01毫米的划痕、金属部件纳米级的氧化斑点……当相机精准追踪检测目标时,深度学习算法同步解析着图像数据,实时生成包含缺陷坐标、尺寸和等级的检测报告。在位于相城区黄桥街道的微迈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实验室,搭载16K线扫描相机的Web iEye智能检测系统正在展示其非凡能力,这些肉眼难辨的瑕疵在相机的检测下无所遁形。
“传统质检依赖人工经验,存在30%的漏检率,而我们的智能系统通过算法与光学设计的‘化学反应’,将检测率提升至99.9%。”公司技术负责人贲可华透露,目前公司正在扩大生产基地,并计划与高校共建AI工艺优化平台,让传统工业装上“智慧大脑”,实现“缺陷预测—参数调优—产线迭代”的完整创新链。
在相城区黄桥街道,像微迈科技这样发力数智经济产业赛道的案例不胜枚举。眼下,这里正以“数智赋能”为着力点,以“创新研发、智能制造”作为产业方向,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工业设计等四个高端产业,并在社会治理、生产生活等领域,全面促进数智技术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以数智驱动绘就区域发展新图景。
数智浪潮涌入千行百业
点击青苔智能设计垂类集合大模型平台进入“模型广场”,选择“交通工具”进入汽车设计,输入“红色车漆”“跑车造型”“雨夜场景”等关键词,点击“立即生图”,短短30秒,屏幕右下方便生成4张符合该指令描述的汽车图片……在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青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设计师周治世使用该模型进行产品优化设计,这不仅为他的工作提供了灵感,还大大压缩了产品的设计周期。
“从生态赋能的角度来说,这一平台更像一把钥匙,解锁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力。”青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邢有林说。今年5月,全国首个工业设计领域垂类集合大模型在青苔诞生,该模型首期覆盖家电、服装等14个产业领域,实现“趋势分析—用户画像—3D建模”的全流程智能化。目前,该平台已经为全国1000多家企业提供AI辅助设计服务,未来将深耕细分领域,持续优化生成结果。
数智化赋能不仅展现在工业设计领域,智能制造领域更是如此。立足自身的制造“家底”,这些年,黄桥街道把数字化改造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构建起“星级上云企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智造梯队培育体系。目前,黄桥已有省智能工厂2家,省、市智能车间13家,省级星级上云企业53家。
在黄桥,数智浪潮正在驱动千行百业持续变革:在智能建造上,首推建筑机器人、智能施工电梯等智能建造装备“硬件”,引入BIM、智慧工地、建筑产业互联网等配套技术“软件”,持续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在智能网联上,紧盯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积极构建辐射带动面广、成长性好、市场空间大、前瞻引领作用突出的低空经济产业链;在文化创意上,TTF AI珠宝设计项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珠宝设计,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探索社会治理新范式
眼下,伴随着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黄桥街道充分利用AI技术优势,在智慧城市管理、政务服务优化等方面,以更高效、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叮……”这天,综安办工作人员小李手机上接到一则预警提示,显示一餐饮场所智能烟感报警器报警,可能存在火灾情况,小李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核实。到达现场时,场所负责人也已接到预警提示并到达,经检查后发现是因食物烧焦导致烟雾过大,使得智能烟感触发报警。由于预警及时,最终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像这样的智能烟感报警器,黄桥已在社会面小场所、厂区集宿楼等区域安装1600余个,这为街道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新范式。此外,街道还充实数字黄桥驾驶舱应用场景,初步建设房管人管理平台,着力破解人口底数不清和流动人口管理难等问题,并将“区视频共享联网平台”资源与“黄桥驾驶舱”对接,实现社会面重点场所、重要路段“一屏全览”。
在AI的加持下,政务服务也跑出“智能加速度”。“今天体验了AI帮办平台,这么多变更事项不到半天就都办好了,填材料也比以前简单多了!”在黄桥街道企业服务中心,“AI+智慧商事登记”帮办导办平台让个体工商户赵女士赞不绝口。该平台依托AI语音识别、电子证照调用、可视化在线咨询等功能,申请人只需“口述”即可“一键”生成申请材料,既提升了材料的精准度,也提高了群众办事的体验感。
在工地现场,执法人员出动无人机,对在建工地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一旦发现违规土方运输、路面铣刨、建筑物拆除等问题,及时按下“暂停键”;在企业车间,执法人员使用便携式VOCs监测仪、风速仪等执法监测设备,对企业生产车间内外、厂区边界等点位进行监测,将污染防治控制在前、控制在早……一系列智能物联设备,让黄桥基层行政执法工作更便捷、更规范。
多场景应用“落地生花”
“嗡嗡嗡……”在黄桥街道生田村350亩集中连片平整的土地上,一架无人机正沿着预设航线在田间来回穿梭,在技术人员的精准操作下,催好芽的水稻种子被均匀地撒向田间,仅1个小时,便完成120亩稻田的飞播。与以往人工育秧插秧相比,无人机播种既节省了成本,又大大提升了播种效率。
无人机飞播“上岗”,让水稻种植科技范十足。当下,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数智应用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各个领域。黄桥街道深度融合AI,让更多应用场景“落地生花”。
AI+文旅,解锁更多出游新体验。摄像头运动抓拍、卡路里消耗计算、平均配速测算……正值暑期,在虎丘湿地公园,来苏州短期旅行的游客陈先生惊讶地发现,园内环形步道两侧设置了智慧交互大屏、AI识别杆以及多功能体测柱,每到一个节点,路边指示牌上都会醒目地标识出他的运动数据、排名情况。“既能欣赏美景,又能打卡锻炼,没想到公园竟然这么有‘智慧’!”陈先生忍不住频频点赞。
教育领域同样如此。黄桥中学引入AI体育跳绳解决方案,赋能体育教育。依托AI骨骼识别算法,仅需普通摄像头即可为黄桥学子提供高精度的跳绳自动计数与实时动作指导,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计数效率低、个性化指导不足的难题。目前,该算法已支持跳绳、跳远、仰卧起坐等体测项目;开合跳、高抬腿等40多个体能训练项目。
上一篇:工作手机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