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连云港海州大地田野间生机勃发。云台农场的无人机穿梭作业,岗埠农场的机械轰鸣不息,新坝镇的智能设备精准运行,宁海街道的服务团队深入田间……海州区各地紧扣农时,以科技为笔、以服务为墨,在广袤田畴间绘就出一幅夏管繁忙、丰收在望的图景,为秋粮丰产筑牢坚实基础。
新坝镇:数字技术引领夏管迈入“智能时代”
在新坝镇,智慧农业的浪潮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夏管模式。魏口村的5G+数字化智慧农场里,“四情”智能监测系统全天候运转,土壤传感器、无人机、虫情测报灯与高清摄像头联动,织就“天 - 空 - 地”一体化监测网。江苏海州农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大数据智能决策系统,田间墒情、病虫害等情况实时可见,结合历史数据与气象预报,能提前干预风险,夏管效率显著提升。
在该镇小荡村蔬菜基地的智能温室中,“指尖管理”成常态。传感器采集土壤数据回传云端,系统依作物生长模型算出 “营养需求”,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配肥,经滴灌管网精准送达根部。菜农感叹:“手机操作即可自动浇水施肥,省水省肥又省心,效益还提高了。”
稻田上空,植保无人机按预设航线施药,雾化药剂均匀洒落。种植大户许方法的300亩稻田,半天便完成飞防,药钱节省两成多。无人机不仅高效,还减少药液飘移,保障了环境与作业人员安全。
云台农场:无人机“飞防” 守护玉米大豆生长
七月的云台农场,万余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区里,数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旋翼轰鸣中,药雾精准洒向作物。当前正值玉米 “大喇叭口期”、大豆生长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农场抢抓晴好天气,启动“飞防”统防统治。
普山大队4000余亩连片田块,无人机满载药剂穿梭。大队长王飞表示,作业前技术人员规划航线,依据作物生长与病虫害监测数据调配药剂,既杀虫防病又补营养,省药省工还环保。“飞防”是农场践行“藏粮于技”的缩影。完成后,农场将重点抓玉米水肥管理和大豆化控防徒长,科技管护链为作物稳产提质注入动能。
岗埠农场:农机与农技结合提升夏管效能
岗埠农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里,14台专用植保机开展化除作业。大队管理员李浩称,此时机械化除关键,错过则需人工,费时费工且效果差。农机总站工作人员到田头保障,确保机器运转不误农时。
农业中心组织技术员分片挂钩六个生产区,查看苗情并因田施策。农技员熊志强介绍,6台搭载多光谱仪器的大疆智慧无人机,三天能完成6.4万亩农田巡田,精准掌握作物长势。接下来,农场将加大管理力度,分类抓肥水管理,落实防灾减灾等措施,兼顾夏管“量”与“质”,保秋粮高产稳产。
宁海街道:服务保障为夏种作物添动能
在宁海街道广袤的田野上,27000亩夏种作物正焕发着蓬勃生机。18000亩水稻田碧波荡漾,6000亩玉米挺拔茁壮,3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里,豆苗与玉米高低错落、相映成趣,满目葱茏的绿意绘就了一幅充满希望的夏日农景。
今年夏种伊始,宁海街道聚焦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的资金与技术需求,整合资源组建“资金帮扶团”与“技术服务团”。“资金帮扶团”含宁海邮政支局、东方农商银行等,“技术服务团”有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两支队伍深入田间,精准施策,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从智能监测到无人机飞防,从机械作业到精准服务,海州区各地以科技与服务为夏管赋能,田野间的忙碌身影与智慧设备共同奏响丰收序曲,金秋的硕果值得期待。
通讯员 赵威娜 唐毓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