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消息,据财联社报道,杭州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发表主题演讲时明确提出:人形机器人虽处于行业早期,但未来3-5年将迎来应用落地的“黄金窗口期”,工业制造、民生服务及高危作业领域将成为首批规模化商用场景。
图源:IC
王兴兴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突破运动控制智能化、环境感知泛化能力以及成本可控化三大关键技术瓶颈。
“过去十年,机器人更多是‘专用设备’,而人形机器人的终极目标是成为‘通用智能体’。”王兴兴以宇树科技与某汽车工厂的合作案例说明:在装配线上,人形机器人可同时操作多种工具,完成拧螺丝、涂胶、质量检测等跨工序任务,效率较传统机械臂提升40%。
王兴兴预测,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将分阶段渗透至工业场景、服务场景以及高危场景。
他特别强调高危场景的商业价值:“一台人形机器人的成本约为专业救援人员年薪的1/3,且可重复使用。在化工厂泄漏事故中,机器人能进入毒气区域关闭阀门,这是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
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2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80%。中国凭借完整的供应链与丰富的应用场景,已占据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
面对公众对“机器人抢饭碗”的担忧,王兴兴以深圳地铁配送机器人的案例回应:“当机器人承担危险、枯燥的工作时,人类得以解放创造力,从事更需情感与智慧的事业。未来十年,每个人身边都将有1-2台机器人助手,这不是科幻,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