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波: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将纳米材料应用于地暖领域
创始人
2025-07-10 21:41:29
0

文/翁炫

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纳米科技城的汉纳实验室里,周红波拿着一小块黑色薄膜自豪地说:“我们把概念化的纳米碳材料转化成了亲民的民生产品。”

从柔性触控屏的研制到纳米地暖的破局,这位女性创业者的故事,如同她手中的碳纳米管材料,在柔韧与坚韧之间编织出打破国际垄断的科技突围之路。

周红波 当科研尊严遭遇现实偏见

2011年年底,周红波与丈夫陈新江博士创立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名中的“汉”与“纳”,暗合着“中华民族的纳米材料”的初心。这份初心源于二人在日本留学时的深刻触动。

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期间,当教授在课堂上讨论地球环境问题时,宁愿提问越南籍学生,也不愿给中国学生机会,还声称“中国没有污染治理能力”,甚至提及当年西湖水污染治理是邀请他主导的。这些经历让周红波深感尊严受挫,也点燃了她的创业热血:“我们就是要做中国人自己的纳米材料。”

回国后,周红波夫妇先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工作,期间研发出碳纳米管导电薄膜技术。凭借这一技术,陈新江荣获“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后又获得“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专家”等荣誉,团队还获得苏州市政府最大母基金元天控股等投资机构的联合投资,就此踏上充满挑战的创业之旅。

最初,他们瞄准柔性触控屏领域,于2014年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领先的碳纳米管导电膜手机柔性触摸屏。然而,走向市场时,他们发现产业链被台湾厂商牢牢把控,初创企业难以撼动。更关键的是,单一柔性触摸屏无法带动整个产业链——玻璃背板、锂电池芯、芯片等组件均非柔性,市场推广举步维艰。“那段时间,犹如在黑暗中摸索,看不到曙光。”周红波回忆道。

幸运的是,朋友的一句话为他们点亮了新方向:“你们的材料能导电,能不能导热?北方正在推进‘煤改电’,电采暖是个趋势。”这席话如黑暗中的明灯,让团队看到了突破口。

用技术攻克行业痛点

2016年,汉纳正式转向纳米地暖研发。从洁净的实验室走向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这个转变充满艰辛。“当时一个月就走了三位研发人员,他们说没想到学化学的还要跑工地,安装调试产品,灰头土脸的。”就连投资人也不理解。但她和团队坚韧不拔,于2017年年末成功实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双重验证,成为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将碳纳米管作为原材料应用于地暖领域的企业。

汉纳的技术突破,精准解决了电地暖的三大难题:功率衰减、局部覆盖过热和能耗过高。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水性PTC技术,采用正温度系数材料,随温度上升电阻增大,功率自动降低,有效避免局部覆盖过热的难题。“PTC技术特别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喜欢铺地毯的高端住宅。一些老旧小区因层高较低,传统水暖需占用七八厘米层高,而我们的材料仅需附加一层1厘米厚的薄型保温板,加上材料本身0.1厘米,总计1.1厘米,完美解决层高问题。”周红波介绍,该技术发热迅速,一秒钟即可升温,配合智能温控器可通过App远程精准控温,以远红外辐射散热,效率高达85%,不仅节能,还减少了扬尘和干燥的问题。

在商业模式上,汉纳完成了从原材料合成到终端应用产品的全链条创新。“如果一家企业是做陶瓷粉料的,她大概率是不会做杯子吧?我们为什么要做电地暖全链条?”周红波解释说,“如果只告诉市场我们有一片导热好、节能的膜,没人会理会。所以我们不得不从材料企业转型为产品制造商。”这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实则是打通产业链的关键决策。

市场拓展上,汉纳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最初,他们从别墅家装客户入手,积累口碑;接着拿下办公楼项目、公寓楼项目,一步一个脚印。2019年,万科采购平台的B级供应商认证成为重要转折点,标志着这家小企业获得行业巨头认可。如今,万科、金地、旭辉、招商等知名房企均成为汉纳的合作伙伴。“我们已进驻几十个楼盘,每个楼盘涵盖上千户家庭,真正让纳米地暖走进了千家万户。”周红波的自豪溢于言表。

周红波(右二) 从产品突围到模式重构

“碳纳米管强度是钢的一百倍,密度仅为钢的六分之一,柔韧性可与真丝媲美。这与中国女性,尤其是女性创业者的特质契合——面对高强度压力时,柔韧性是关键。”周红波感慨,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创业中展现的凝聚力、沟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正如碳纳米管般坚韧不拔。

如今,汉纳获得“苏州市纳米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周红波在创业初期设立的“用五年打破德系壁挂炉在南方的垄断”的目标早已实现,汉纳已是百强房企批量精装项目中唯一的国产地暖品牌,并将目光再次聚焦于纳米材料的初心。

“接下来,我们会把标准的建厂、建产线的经验开放给有能力的合作伙伴。”汉纳在浙江、甘肃两地的工厂已验证了成熟的生产线,目前正将标准输出给成都、长沙等地的合作伙伴。这一模式转变,让汉纳从“卖地暖产品”回归“卖纳米材料”,既降低当地项目成本,又能集中资源攻关新材料。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汉纳正研发亲水涂炭浆料、硅负极材料,瞄准更高端的应用场景;而单壁碳纳米管的批量生产,更是他们的攻坚目标。目前,全球只有俄罗斯能实现单壁碳纳米管的产业化,这一“卡脖子”技术成为汉纳的新战场。“俄罗斯能做,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国家投入很大,我们有信心在2026~2027年完成产业化布局。”周红波说。

“我们不仅是在做地暖,更是在让科技走进生活,让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中国纳米材料的温度。”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赛道上,周红波以女性特有的柔韧与坚韧,书写着中国科技创业者的突围传奇。

(本文刊发于江苏省妇女联合会主管主办的《莫愁·智慧女性》杂志2025年第6期)

转自:我是翁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935.3克月球样品,首次揭...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系列研究成果,四项重磅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这波体验酷啊!他们都说“超过瘾... “知行虎门”第二天 有哪些精彩节目? 孩子们都有哪些收获? 一起来瞧瞧~ 航天飞行体验 在水濂小镇...
十篇齐发!《细胞》首次为中国脑... 7月10日深夜,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卓越技术创新中心领衔,我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了10项重要成果,论...
Grok4成“宇宙最强模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郑子涵 北京报道 虽然马斯克本人一脸疲态,但他亲自坐镇,给Grok...
关键部件全部国产化!全球单机功... 10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宣布,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
贴地飞行!时速600公里超导电... 7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行,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同期举...
大屏化与AI驱动TV高端化浪潮 近日,在京东方投资者日活动中,京东方代表与行业伙伴、专家围绕TV高端化趋势以及LCD在多种显示技术中...
福建夫妻干出超级独角兽:用无人... 作者 | 铅笔道 松格 矿区内,无人驾驶矿卡已整齐排列,随着指令下达,这些矿卡缓缓启动,按照预设路线...
周红波: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将... 文/翁炫 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纳米科技城的汉纳实验室里,周红波拿着一小块黑色薄膜自豪地说:“我们把概...
Grok 4号称“全球最强AI... 「这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 尽管比原定发布会时间推迟了近一个小时,但在今天中午(北京时间 9 ...
“江苏地质号”卫星出征 吉林一...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田甜)7月10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光卫星”)在吉林省航天...
科学杂谈:一秒钟有多久? 1秒钟有多久?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1天被分为24小时,每1小时被分为60分钟,而每分钟又被细分为6...
嫦娥六号玄武岩样品最新研究:破...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采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的...
哈工大录取通知书公布,将送20... 7月10日消息,哈尔滨工业大学近日公布了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以及“哈工大小卫星梦想遨游计划”,要将202...
原创 液...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能量密度急剧增加,数据中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散热挑战。传统风冷技术...
上海交大团队突破AI设计热辐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科研领域的各个角落,为传统科学难题的解...
慕思股份:以专业为引领 智慧睡...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睡眠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对睡眠质量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也推动了床垫...
参宿四爆炸后亮度超月亮,半年不...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说参宿四要是爆炸了,亮度能超过月亮,而且这亮度啊,能持续半年...
轻量化设计某新能源主减-差速器... 摘要:为轻量化设计某新能源主减-差速器总成,对主减速从动齿轮(简称主减齿轮)采用新的工艺路线,即滚齿...
智元机器人回应“借壳上市”猜测... 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智元机器人针对近日“借壳上市”的猜测做出最新回应。 昨日晚间,上纬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