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德机器人公司近期正式递交了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申请,旨在港股市场中树立“工业具身智能领航者”的新标杆。此次上市由中信证券与国泰君安国际联合保荐,标志着斯坦德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发展迈出了重要步伐。
斯坦德机器人公司,这家专注于工业场景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创新企业,其创始团队源自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由王淮卿携手天使投资人罗鸿共同创立,随后王淮卿逐渐淡出,由王永锟、李洪祥等哈工大校友接过领导权,王永锟担任董事长及CEO,李洪祥出任执行董事兼CTO,两人共同掌握公司30.9%的投票权。
自成立以来,斯坦德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包括小米智造、博华资本、蔚来资本等。小米智造目前持股8.4%,这不仅体现了对斯坦德技术实力的认可,也展现了对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历经多轮融资,斯坦德的估值在Pre-C轮达到18亿元,虽然在C轮有所调整,但在2024年的D轮融资中再度攀升至21亿元。
斯坦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为各种工业场景提供定制化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涵盖核心机器人技术、多功能工业智能机器人系列及RoboVerse智能协同系统。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斯坦德在全球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五,在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更是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3C行业和汽车行业,斯坦德排名第二,半导体行业排名第五,显示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技术研发上,斯坦德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行业内少数实现全栈技术自主研发的企业,斯坦德也是中国首批自主开发出适用于工业智能机器人的专有操作系统的企业。斯坦德还率先发布了SLAM技术,并在工业场景中创新性地开发了VLA模型。
然而,斯坦德的财务状况并非毫无波折。尽管自2022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净亏损也持续存在。不过,经调整后的净亏损正在逐渐缩小,显示出财务状况的改善趋势。同时,公司毛利率也稳步增长,从2022年的12.9%提升至2024年的38.8%。
值得注意的是,斯坦德在研发投入上的力度似乎有所调整。尽管初期研发投入保持稳定,但在2024年出现了明显下降,研发投入占比从初期的57.7%大幅下滑至14.6%。这一变化可能引发市场对斯坦德未来技术创新能力的担忧。
尽管如此,斯坦德凭借其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赢得了超过400家客户的信赖,关键客户留存率超过60%。其客户名单包括小米汽车、富士康、OPPO等知名企业,这些客户的支持和信任为斯坦德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