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种”腰上再移植到下巴 手术机器人12小时“一站式”完成
创始人
2025-06-24 14:01:19
0

6月17日,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创伤正颌外科应用自主研发的口腔颌面多功能手术机器人完成了血管化髂骨瓣截骨移植与即刻种植修复重建创伤性颌骨缺损手术。经科技查新,为世界首例。

“发生车祸后,左侧下颌骨大面积严重缺损,面部畸形,咬合功能丧失,只能吃流食。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口腔牙齿还能‘复原’!现在咬合终于正常,面部也对称了,医生说我很快可以出院,一个月后就可以正常吃东西了。”6月23日,术后一周,记者在医院住院部见到了患者张强(化名),他高兴地说道。

术前讨论

车祸致下颌骨大面积缺损 机器人辅助“一站式”修复

41岁的张强是广东人,长期在西安工作生活。2024年6月不幸发生车祸,导致左侧下颌骨大面积严重缺损、咬合功能丧失、面部偏斜畸形及颞下颌关节脱位。在外院治疗后不理想,2025年2月,张强来到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创伤科,找到田磊主任。

经反复讨论,田磊主任团队决定依托自主式口腔颌面多功能手术机器人的精准种植与精确截骨优势,开展髂骨瓣截骨移植联合即刻种植义齿修复重建术,帮助患者重建面部缺损,恢复咬合功能。

手术前一晚记者电话采访张强。当询问是否为第二天的手术感到紧张时,他说:“我不紧张,因为田磊主任团队为了我的手术已经讨论了几个月,经过了多次会诊、模拟,我对他们很放心,对自己有信心,我很期待手术的成功。”

田磊告诉记者:“整个手术的过程用通俗话说,就是先在患者腰上找一块最接近下巴缺损部位的骨头,然后用机器人把牙种在腰上,再用机器人把带着牙齿的骨头切下来,最后移植到患者下巴上。”他表示,手术亮点是截骨和种植关键的两步都由机器人完成,比人操作得更为精准。

经过充分准备后,6月17日上午,手术机器人在患者左侧髂骨的预定位置自主、精准地完成四颗种植体植入,并利用最新研发的骨动力末端执行器,按预先规划在髂骨上自主精确定位截骨位置,并精准完成髂骨瓣截骨手术,制备了形态与面部缺损区精准适配的血管化髂骨瓣。术中在植入髂骨的种植体上进行了左下颌牙列的即刻修复,并通过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将带牙的髂骨瓣移植到患者的面部缺损区,最终实现了患者下颌骨缺损的形态修复与咬合功能的精准重建。

据悉,传统颌骨缺损患者咬合功能重建需进行骨移植重建、种植体植入和义齿修复等多阶段治疗,周期最快也得半年,且咬合功能恢复效果不确定。这次用口腔多功能手术机器人“一站式”完成,可实现颌骨缺损患者咬合一日重建。

手术中

术后对患者查体

中国“方案”开创复杂颌面手术新范式

记者从医院了解到,自主式口腔颌面多功能手术机器人作为赵铱民院士团队历经12年持续攻关的重大原创成果,在前期已成功用于全口牙列种植、自体牙移植、完全骨埋伏多生牙拔除、牙髓根尖切除等口腔手术,但将其拓展至颌骨及牙列重建领域,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此次手术在赵铱民院士带领下,由白石柱、田磊、史雨林、宋世威、丁明超等专家组成攻关团队,对机器人开发了“力-运动协同自适应控制算法”,建立了完善的手术机器人截骨末端执行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以及轨迹规划系统,研发了专用手术器械,实现了自主式口腔颌面多功能手术机器人利用骨动力系统的恒力截骨,解决了截骨器械偏转和不稳定难题。并经体外模型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该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为自主式口腔颌面多功能手术机器人在颌面外科截骨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本次手术首次系统验证了口腔多功能手术机器人在复杂组织移植与功能重建领域的突破性技术优势,成功实现了从单一常规种植向多维度复杂截骨操作的跨越式升级。手术全程通过机器人自主完成髂骨四颗种植牙精准植入、血管化髂骨瓣机器人自主截骨移植等关键步骤,并依托数字化协同技术全程辅助完成颌骨缺损修复重建,开创了复杂颌面手术的新范式。依托机器人智能控制与高精度视觉导航系统,术中操作精度达亚毫米级,彻底突破了传统手术中人为操作误差的技术瓶颈。

该技术还通过多阶段手术流程的高度集成化,成功将传统需分步实施的多环节诊疗缩短至单次手术完成,为严重颌骨缺损合并牙列缺失患者提供了全周期一站式诊疗方案,系统性破解了传统治疗中周期冗长、步骤繁琐、修复体形态匹配度不足等问题,成功填补了复杂颌面缺损机器人手术“骨-牙联合重建”这一关键技术空白,开启了机器人辅助实现颌骨、牙列即时重建修复的新时期,标志着口腔颌面缺损功能性修复重建领域在智能化、精准化与功能即时化发展方向的里程碑式跨越。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瑞(除了术中图片由医院提供,其余均为高瑞拍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流量多又便宜手机卡推荐... 办卡关注微信公众号:可可找卡 这将是您揭秘流量卡真相、探索优质正规流量卡办理的一站式平台。让我们一起...
狂飙的算力,炽热的难题:戴尔如... 算力狂飙,能耗飙升 智算中心的“绿色革命”已经打响 当算力引擎全速运转 数据中心的能耗正步步攀升 在...
“河南理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苏丽敏 都伟冰)8月19日15时33分07秒,“...
REDMI Note 15 P... 在智能手机的红海市场中,每一个系列都有其独特的标签和忠实的用户群。而提到REDMI Note系列,大...
雷军、马斯克、朱啸虎盯上的这门... 在人工智能产业风口频出的当下,“AI陪伴”正在成为被资本、创业者与产业巨头同时押注的新赛道。 头豹研...
对标苹果 HomePod Mi... IT之家 8 月 21 日消息,科技媒体 phonearena 今天(8 月 21 日)发布博文,报...
AI用来Coding,小红书用... 文丨阑夕 仅仅把时间倒回3年前,要问中国的独立开发者们会扎根在哪个平台聚集发育,小红书绝对不会被当作...
原创 外... 到2025年,中国航天领域已经接连取得了重要突破,且这些成就几乎都发生在同一时间段内。从梦舟飞船的逃...
原创 邓... 这颗以每秒61公里冲向太阳的星际访客3I/ATLAS,其双曲线轨道与自主发光现象揭示了宇宙隐性势能向...
广电计量:公司积极布局AI高算... 证券日报网讯 广电计量8月21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广电计量积极布局AI高算力芯片...
原创 荣...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阿维一样,购买手机喜欢购买高配版,目前阿维手里的手机就是16GB+1TB规格的,后续...
马云时隔6年再访蚂蚁森林,比种... 马云时隔六年再次探访“蚂蚁森林”,这些年蚂蚁森林种树超6亿棵 据蚂蚁森林官方微博消息,8月19日,...
马斯克一觉醒来,Space X... 西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马斯克一觉醒来,新品Space X在京被发布了...
六年投数百亿元 每年上万人研发 2019年8月9日,在广东东莞松山湖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发布了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 新华...
微信最新发文:一开始就没有已读... “微信已读功能”这个话题,年年有人问,年年上热搜,年年在辟谣,堪称热搜榜的“钉子户”和“打不死的南方...
iOS 26新增提醒回电功能,... 几周前,苹果面向 iPhone 用户推出了首个 iOS 26 公测版更新,带来了全新的“液态玻璃”设...
太原:“小莲”e路帮 服务精准... “您好,我是小莲,很高兴为您服务。您可以问我屏幕上的这些问题。” “小莲小莲,我想知道创业有哪些补贴...
动捕设备能成为具身大模型的下一... 具身智能的产业发展可追溯至20 世纪 50 年代,图灵在其论文中提出人工智能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具身智...
工业组态平台三大头部厂商:航天... 低代码、云原生、国产化三大技术路线,正在重塑工业组态软件市场格局。在工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组态软件作...
小米16系列9月单挑苹果 10... 据爆料者透露,在使用新一代旗舰芯片的国产手机中,9月底大概只有小米16系列会推出,其它采用骁龙8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