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苹果不想让硬件被管道化
创始人
2025-06-17 12:21:38
0

文 | 窄播,作者 | 李威

这是《窄播Weekly》的第57期,本周我们关注的商业动态是: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25上展示了一个围绕硬件搭建的AI生态的雏形。

与WWDC2024相比,苹果在WWDC2025上对AI进展的介绍显得太过琐碎、平淡和抽象。造成这种反差的一个直接原因,是Siri缺席WWDC2025导致的核心记忆点的缺失。

观看完WWDC2024之后,观众可能会不清楚Apple Intelligence到底是什么,但一定能记住理想状态下的Siri比目前市面上的AI助手更个人化。在WWDC2025上,苹果直接略过Siri的进展,介绍了多项Apple Intelligence功能。这些功能重要却分散,让大众很难将其拼成一幅AI全景图。

这或许是因为苹果过去一年在AI方面屡屡受挫,在能够拿出足够让用户惊艳的AI产品体验之前,只能更专注于基础能力和开发者生态的介绍。正如IDC数据与分析副总裁Francisco Jeronimo所指出的,这次大会上,苹果在为未来布局,而非推出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

这个未来布局以软件为主,最终都在为硬件服务。

一方面苹果围绕Apple Intelligence发布的更新包括了新功能、新操作和新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如何依托苹果的硬件优势和本地模型建立AI应用生态。从这一点来看,苹果还是将自己定位成了一家消费硬件公司,而不是AI企业。与争夺软件的入口相比,苹果更想做的是,在AI时代维持硬件的入口地位。

另一方面,苹果推出的Liquid Glass设计语言更新,可以被看作是为空间计算设备融入苹果硬件生态所准备的交互界面。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在与《华尔街日报》的对话中表示,多模态会是未来的一大趋势。在这个趋势下,AI眼镜很有可能是苹果硬件家族的一位新成员。新设计可以帮助其快速融入。

苹果的下一个核心硬件尚未浮出水面之前,Liquid Glass也就只是一次设计更新。相较而言,我们会认为,看上去没有核心记忆点的Apple Intelligence的变化与更新,值得更多关注。

因为目前AI应用呈现出来的一个趋势是,软件与硬件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AI应用有了更多虚拟的硬件能力,能够执行打开网页、编写代码等工作;硬件也在Agent化,尝试在系统层面去执行更多操作,而不再只做应用的载体。AI时代应用和硬件的关系,变得更像是互相配合的大脑与躯体,而不是驱动与被驱动的关系。

这种趋势下,硬件有可能仅作为AI应用触达用户,满足用户需求的管道存在;软件也有可能融入到系统中,成为硬件的一部分。苹果的探索能够给到硬件企业更多灵感,去通过本地与云端的结合强化硬件在AI时代的价值,避免只作为管道存在。

软硬结合是不变的命题

从WWDC2024到WWDC2025的一年中,苹果的AI业务发展经历了从万众期待到饱受质疑的大挫折。

WWDC2024上展示的新Siri不断跳票,甚至被怀疑是一场虚假表演。并且在硬件销售的核心市场中国,苹果AI的落地进展也屡屡生变,被认为已经影响到了硬件的销售。在公司内部,AI业务团队也发生了变化。今年3月,Siri团队被从苹果AI业务负责人John Giannandrea手中剥离出来,交由给Vision Pro负责人Mike Rockwell。

在WWDC2025期间接受访谈时,Craig将Siri的「难产」归咎于架构选择错误。Craig表示,苹果为Siri准备了两个架构,本来以为第一个架构就能实现预期效果,但在实际落地中遇到了比较大的挑战。然后,苹果开始转向第二个架构。Siri想要在新架构下实现满足苹果要求的体验,需要一定的时间。

根据媒体的报道,这两个架构中的第一个架构应该是John Giannandrea主导选择的由一个全新大模型支撑所有能力的方案。这个架构被确认无法实现理想效果之后,苹果调整了Siri团队,并回归了最初选择的「端侧小模型+云端大模型」的AI架构。这也是更符合当下硬件、模型能力的选择。

这个变化主导了苹果在WWDC2025上对Apple Intelligence的具体呈现。首先,苹果对Apple Intelligence的介绍更侧重细节体验的优化,包括呼叫筛选、实时翻译、截屏搜索、锻炼伙伴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基本都依赖本地模型提供支持。苹果在案例展示中,特别强调了离线状态下的可用性。

同时,在Mac OS的更新中,我们可以看到苹果更大的AI野心。苹果展示了如何通过捷径、Spotlight和Apple Intelligence的组合,让用户利用自然语言快速启动类似「移除图片背景」这样的具体操作,而不仅仅是打开一个应用。虽然目前复杂捷径还需要用户自己搭建,但这种体验已经非常接近Agent了。

Craig认为,Apple Intelligence为未来奠定了巨大的基础。苹果对Apple Intelligence的思考是,要让AI成为整个操作系统的支持技术。「你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使用Apple Intelligence,也不会有一个叫做Apple Intelligence 的应用程序。」

同时,Craig也会强调,如果用户想要使用AI,希望可以选择苹果的设备。因为苹果的设备无论是运行哪个模型,都能提供非常出色的表现。此外苹果还会更强调隐私与安全,当端侧小模型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可以将相关的数据上传到部署在苹果私有云的大模型上完成任务。同时,用户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将数据和任务转给第三方大模型。

这种逻辑下,苹果最终想要成为的不是基础大模型的提供方,而是基础大模型的载体。只不过,苹果这个载体很强势,不想作为AI应用服务用户的渠道,而是想要通过端侧小模型、云端大模型、第三方大模型的三重架构来争夺用户数据与需求的第一落点和分发权。

一定程度上,这是在重复iPhone和iOS互相成就的故事。目前,苹果在硬件性能和系统联通性上相比Android厂商更具优势。在此基础上,硬件承载了端侧小模型+云端大模型的运行,为其提供了算力、数据;模型融入系统,会进一步强化硬件生态的联通性。而硬件、系统与模型的高度融合,也强化了用户的隐私与安全。

会有一个AI的App Store吗

在iPhone和iOS的成长故事中,App Store也扮演了关键角色。一个依托苹果的硬件、系统快速发展壮大的应用生态,成为了苹果重要的护城河和现金流。在WWDC2025上,我们又看到了苹果在向开发者抛出新的橄榄枝,希望他们能够围绕Apple Intelligence打造AI应用生态。

模型层面,苹果发布了名为Foundation Models的框架,允许第三方应用开发者访问苹果设备上的端侧小模型,调用Apple Intelligence中的各项AI功能。这让开发者可以调用硬件本身的算力开发免费的AI应用,或者为自己已有的AI应用融入本地化的AI功能。

开发工具层面,苹果在开发工具 Xcode上集成了开发助手Swift Assist,原生支持ChatGPT,并可以调用Claude等第三方模型。苹果在开发工具上依然强调了隐私和安全,承诺开发者的代码仅用于处理请求,不会存储于服务器,也不会用于模型训练。

苹果对基础模型框架与开发工具的更新,意在进一步激发开发者在苹果生态中开发AI应用的意愿。苹果全球开发者关系副总裁Susan Prescott认为,通过苹果提供的设备端的基础模型框架和Xcode 26中的新智能功能,开发者可以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构建更丰富、更直接的应用程序。

这种从基础能力到开发工具的全面支持,是苹果对App Store成功经验的复制。在乔布斯看来,App Store的首要任务就是给iPhone增加价值,其成功的经验有两点:第一,有强大的平台,能支持开发者开发更强的应用;第二,有先进便捷的开发环境,为开发者提供高效的分发服务,帮助其将应用直接安装到用户手机上。

进入到AI时代,苹果提供的可以充分调用硬件算力和数据的基础模型框架,是为开发者提供的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发工具的优化则是在完善开发服务。同时,捷径、Spotlight和Apple Intelligence的组合,可能会是一个新的、面向AI应用的分发路径。

在苹果的展示中,用户可以在macOS Tahoe的Spotlight中,调用多种功能完成发送邮件、创建笔记、播放音乐等任务。一旦新Siri上线,这个功能很可能会成为新Siri的执行能力界面,一个属于苹果的、类似MCP的AI能力集合。这也会需要更多第三方能力的供给。

目前来看,很多第三方应用会对硬件厂商存有较强的戒心,不愿将能力、数据开放给硬件厂商,怕硬件厂商获得能力、数据后,抢走自己的用户和流量。也因此,苹果的捷径、Android厂商的快应用,在推出后都没有能掀起大的风浪。一部分人也因此不太看好苹果在AI应用方面的尝试。

不同的是,流量在AI时代的重要性可能会被削弱。入口不再是流量的集合地,而是系统级的需求与功能的匹配点。这也可能会带来新的利益分配模式。通用Agent可能会是这样的匹配点,硬件上的AI助手也可以发展成这样的匹配点。前者是软件作为系统存在,后者是凭借硬件掌控系统。

同时,AI应用可能会更接近小程序或捷径的形态,是一种更细分的能力载体,而不再是一个集成了诸多功能的大而全的应用。这也意味着,可能会出现一批以提供能力为主的开发者群体,像开发智能手表表盘、飞书多维表格一样开发AI应用。

拥有硬件、系统优势的苹果天然是一个需求与功能的交汇点,如果能够通过本地模型和算力优势,在掌控用户需求的分配权的同时连接足够丰富的功能,就依然有希望保持当下的地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昆山艾意康取得PIN用变距夹持...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昆山艾意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苹果起诉前员工携带63份机密文... 据悉,8月21日,苹果向加州北区法院提交诉讼,指控前Apple Watch传感系统架构师Chen S...
重庆这16人入围!2025年两... 近日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 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和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
我国科学家揭秘月球“晚年”为何...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直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在30亿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动基本停止...
AI 搜索优化(AISO)浪潮... 当用户搜索 “2024 年全球 GDP 排名” 时,传统搜索引擎会返回一堆网页链接,而 AI 搜索却...
看了vivo Vision发布...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行业观点】8月21号,vivo Vision终于发布了。 作为一个非常前沿的品...
三线爆发、逼近盈利临界点:小米... 2025年8月19日,小米交出了一份漂亮的Q2答卷:单季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整...
西山科技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西山科技(688576)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OPPO K13TurboPr... OPPO近期在中端手机市场投下了一枚震撼弹——K13TurboPro。这款手机凭借超乎预期的硬件配置...
“稀材赋能、智启未来”稀土产业... 据中国稀土集团官微消息,为推动稀土新材料与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深度融合,8月22日,由深圳市委科技创...
余南平 张彭: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摘要:通用人工智能开源与闭源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启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杰克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杰克股份(60333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国内外4个实用的二维码生成器分... 国内外 4 个实用的二维码生成器分享 在数字化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二维码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与传递...
原创 烈...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升空,将吉利星座 04 组卫星精准送入预...
洁美毛刷取得一种骑行手机支架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洁美毛刷制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微短剧出海,“长优”才能“长红... 汪闻婕 中国微短剧出海有多火?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超2.7亿人次下载中国短剧APP,比...
特发信息光电取得杆用固定金具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艾华集团:暂未有超级电容业务 金融界8月22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艾华集团提问:“董秘好!AI算力服务具有‘削峰+备用电源’...
视源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视源股份(00284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全球最畅销商业客机桂冠将易主,... 文|李奥 在全球航空产业的庞大版图中,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