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第斯山脉到世界餐桌 马铃薯产业迎来新机遇
创始人
2025-06-10 14:21:39
0

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云雾缭绕间,印加古道旁的梯田上,当地原住民耕种马铃薯的智慧已延续千年,这种看似普通的块茎作物,实则是刻录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活化石”。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马铃薯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日,由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主办的2025年国际马铃薯日庆祝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期间,嘉宾们围绕马铃薯产业的科技研发、政策支持及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粮食安全的守护者

“马铃薯不仅是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更是承载着13亿人口生计的‘地下粮仓’。”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揭示了马铃薯在全球粮食安全中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卡洛斯表示:“马铃薯是一种塑造了人类文明,并且滋养我们未来的作物,也是整个农业食品体系中的关键作物。从安第斯山脉种植当地品种的小农户,到各大洲的大型商业机械化农场,马铃薯为世界各地的城乡居民在粮食安全和生计就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薯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薯业发展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李洪涛分享了一组数据:“去年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约8500万亩,同比增长近5%,产量约9900万吨,同比增长近4%,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庞大规模,也反映了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023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30日定为“国际马铃薯日”,以彰显马铃薯在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改善民众生计、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并指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牵头开展全球庆祝活动。

“每年5月30日的纪念活动,旨在认可马铃薯作为人类战略性食物的重要地位,它既是农村发展的驱动力,文化多样性与创新的象征,更是全球粮食安全的支柱。自2005年起,秘鲁将每年的5月30日定为国家马铃薯日,以彰显这一作物对秘鲁人民历史、经济与文化的深远意义。”秘鲁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贡萨洛·塔拉韦拉分享道:“在气候变化、营养不良和贫困威胁全球数百万人的当下,马铃薯这种作物为世界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它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种植马铃薯可创造就业与增加附加值。秘鲁的经验加上与中国的合作,将助力其他发展中国家释放这一作物的潜力。”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赵兵也表示:“马铃薯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常见的蔬菜,更是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马铃薯和甘薯这类块茎作物具有气候韧性,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也具有高效性,能成为可再生农业系统的基础,尤其是在一些边缘社区。”

科技赋能薯业发展

在全球农业变革浪潮中,马铃薯产业正迎来新机遇。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马铃薯种植和加工技术得到显著提升。高效种植、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同时,加工技术的创新也推动了马铃薯产品的多样化和高端化。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加强了它作为一个区域创新中心的作用,试行了用于监测马铃薯疾病的数字工具,并且推出了亚太区域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协作网,以更好地连接科学家、行业领袖和政策制定者。该协作网的工作内容和目标是为亚太区域马铃薯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不仅推动了科学发展,也为整个地区的农村带来了切实利益。”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西蒙·埃克在发言中兴奋地介绍了亚太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佟继旭分享了“优薯计划”的最新进展:“我们研究所的黄三文院士团队发起了‘优薯计划’,目前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团队成功培育出高纯合度(>99%)的二倍体马铃薯自交系,并进一步选育出杂交马铃薯品系‘优薯1号’。这项技术可以将育种周期由原来的10~12年缩短到3~5年,繁殖系数提高1000倍,解决了自交不亲和与自交衰退两大难题。”“优薯1号”的成功选育不仅证明了杂交马铃薯育种的可行性,也为马铃薯的遗传改良带来了新的飞跃。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国在马铃薯育种领域的重大突破,更为薯类作物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近30万亩,年产量近百万吨,均居山东省前三位。我们积极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赋能薯业高质高效发展。我市生产的马铃薯深加工产品目前已出口至日韩及东南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山东省潍坊市委常委、副市长,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推进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吕珊珊介绍了潍坊在马铃薯产业方面的优势与成就。

北京市延庆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张利臣则结合当地实际,介绍了科技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应用:“目前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00亩左右,规模化基地平均亩产达5000斤,四海镇的高山基地亩产更是突破了7000斤。通过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推广抗疫高产的新品种,发展低碳智能加工技术,我们全面挖掘了薯类产业的多元价值。”

全球协作新图景

除了科技研发和政策支持外,国际合作也是推动薯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智利驻华大使馆大使阿里亚兰表示:“在智利和中国建交55周年之际,我们希望通过加强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及其亚太中心的合作,与中国高校之间的联系更密切,共同建立马铃薯基因库,促进马铃薯多样性的保护。同时,我们希望加强联合项目研发,更好地应对马铃薯晚疫病,提高马铃薯生产率。”

贡萨洛·塔拉韦拉也表达了同样的期待:“秘鲁作为马铃薯的起源地,一直致力于马铃薯事业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蒙·埃克说:“2025年国际马铃薯日庆祝活动充分体现了国际马铃薯中心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的宗旨——跨越国界,汇聚合力,共同致力于食物、农业和未来。”他认为,国际马铃薯中心把马铃薯视为气候智慧型粮食体系的基石,这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塑造农业未来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马铃薯作为全球数十亿人日常消费的主食,既是粮食安全的‘稳定器’,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卡洛斯说,“作为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之一,中国通过抗病品种研发与绿色种植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并通过多方协作机制实现了全价值链生产力的跨越式提升。”他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进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长期致力于推动国际马铃薯产业发展,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为全球马铃薯产业交流合作搭建专业化的路径,为全球马铃薯产业发展注入中国动力。“今年我们将在山东潍坊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同期我们还将举办第三届潍坊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这场产业盛会将为全球薯业同仁搭建深度合作的桥梁。”李洪涛说。

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原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分享了甘薯领域的国际合作经验:“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在甘薯领域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甘薯种质资源系统演化、基因组进化、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遗传育种等领域开展了联合技术攻关。期待马铃薯、甘薯等块根块茎类作物能够被重新认识,为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食物营养和收益。”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将继续秉持‘塑造历史,丰泽未来’的理念,加强与国内外各方的合作,推动马铃薯和甘薯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未来,亚太中心将重点加强品种研发、推动数字化技术应用、深化国际合作,并举办更多国际交流活动,为实现2030年粮食和营养安全目标贡献力量。”谢建民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本报记者  张天培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
上海朗畏取得可叠加式快捷阀块组...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朗畏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可...
AI落地,数据为翼:企业AI现... “AI真能在我们企业跑起来吗?没有海量数据也能玩转AI么?AI落地企业后能带来哪些改变?”在近期的全...
上海探索“AI+文博” 多项签... 中新网上海8月25日电 (王笈 谢梦圆)25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主办,上海市历史博...
上海戴世智能取得一种自动组装设...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戴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自...
山东凯翔取得多层筑炉机专利,可...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凯翔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多...
生成式AI鸿沟:2025年商业... 麻省理工学院2025年7月发布的《生成式AI鸿沟:2025年商业人工智能现状报告》,基于对300余项...
Z世代用AI写歌!2025高校...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祁琦 8月25日至27日,“2025高校音乐创作大赛”将在深圳福田文体中心...
日本和韩国首脑会晤后承诺在人工... 科技战略 日本和韩国首脑会晤后承诺在人工智能和氢能等领域开展合作 据NIKKEI Asia 8月24...
鄂尔多斯市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 8月21日,鄂尔多斯市“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在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
河流湖泊浮标水质监测站用太阳能... 河流湖泊浮标水质监测站采用太阳能供电,在合理设计与配置下能实现稳定供电,但其稳定性受自然环境、设备配...
月球“休眠”为何还有火山喷发 一直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在30亿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动基本停止。然而,我国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
冥王星大气层“瘦身”,科学家:... 近日,科学界聚焦于冥王星大气层的异常变化,一项令人惊讶的发现揭示了这颗遥远矮行星的新谜团。冥王星,这...
「安诺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 作者丨富充 编辑丨苏建勋 近日,安诺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由同创伟业独...
用10年从中专生“逆袭”成哈工... 8月25日,据央视网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会...
IFA 2025焦点:三星将展... 【CNMO科技消息】8月25日,据外媒报道,三星宣布将在下月举行的2025 IFA展会上展示最新AI...
原创 直... 直接超越中美俄,印度载人登月飞行时间确定!印媒:中国能,印度也能 印度最近传出的消息可谓是大动作频繁...
民生证券:AI PCB技术演进... 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速率”及“功率”为当前AI发展的两大核心矛盾,“速率”环节中,PCB作为直接搭...
运营商聚力 “AI+” 驱动千... (记者 叶菁)轻点手机屏幕,智能助手便依据个人健康数据和症状描述,快速推荐合适的就诊科室及医生;走进...
中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在... 中新社合肥8月24日电 (记者 张俊)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