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当卷不过AI时,何处是归途
创始人
2025-05-19 17:21:56
0

2025、5、19日

题目:陈平原:当卷不过AI时,何处是归途

来源:澎湃新闻

附言:国家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在中国人民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人文学科年度发展大会”上作主旨演讲

国家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主办方供图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变。

5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人文学科年度发展大会在苏州举办,大会以“人文学科与文化强国建设: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为主题,聚焦与人文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国家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在会上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学”为题作主旨报告时表示: 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永远属于少数人。绝大多数人,无论怎么努力,都竞争不过AI的。中等以及以下的大学,与其努力提高专业性与创新水平,不如强调通识性与适应能力,培养有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艺术趣味,能思考、善交流、身心健康的大写的“人”。

什么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

谈到人工智能对科技革命、思维转型、人类生活的影响,人文学者此前其实不太关注,最近几年ChatGPT和DeepSeek出来以后,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崛起,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是畅想人类未来还是感知具体的课堂教学,整个场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实从二十年前讲数码时代的人文学到今天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学,都是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审视AI时代文学教育乃至整个人文学术的困境和出路,必须落实到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课程设计以及评价标准。短期内我们看不清楚,但将来肯定会形成巨大的冲击。一般公文性的写作,机器马上能取代,即便是学术论文的写作,也有很多人会借助AI来完成。

我说,AI一出手就是80分。其实做人工智能的人告诉我:“你太保守了,不是80分,是90分。”

这让那些皓首穷经的好学生以后怎么办?什么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我觉得,要养成读书这个好习惯,在未来的人机竞争中保留自我感动、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而这会直接挑战现有的文科教学,包含从课程设计到课堂到师生对话,乃至作业评审以及将来的学位论文评审等等,我们必须直面。

“教育受人工智能的影响最直接深刻”

关于AI时代的人文学到底应该怎么走,我有几点看法:

第一,接下来十年会是一个震荡期,大家一开始意见分歧,不乏意气之争,就好比一百年前引进索引技术或者本世纪初接纳数据库一样,但十年以后大体上平静。

第二,与AI共舞,承认危机、适应变化,但是坚守人文精神,保有人类的尊严与价值是很重要的,不要被压垮。

第三,必须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人文学者都必须跟AI对话,你可以融入但也可以目不斜视地走自己的路。想象AI赋能以后就降维打击是不对的,人文学者自有其独立的价值,尤其是在AI大火特火的当下,应该允许有人说“不”,让这个社会倾听那些抵抗的声音。

第四,人文学中的语言学和逻辑学其实已经深深介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实践,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和科技反而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有可能重新打通。

长远来看,各行各业都会受人工智能的影响,但最直接最深刻的可能是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随风倒,也不该完全漠视,努力发出人文学者的声音,争取我们的位置,呈现我们的功能,实现我们的价值。

AI提高创新的门槛

传统中国教育看重的是文化传承,当老师的,完全可以“述而不作”;现代教育注重创新,大学老师“不发表就‘死亡’”。我们已经习惯于自我吹嘘或者恭维他人在不断地创新“填补空白”,可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谈何容易。AI的迭代更新,实际上大大提高了创新的门槛。

原来那些花了不少力气的“突破”,在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面前,很可能变得不值一提。这时候你还有心情与动力吭哧吭哧地攀登吗?想想也是很残酷的,当有一天你发现无论怎么卷,你都卷不过AI的时候,何处是归途?

其实,全民写作、全民发表论文是近20年的事。在大学教书,不仅比论文数量,还要看刊物等级,还有社科基金等等,水涨船高。大学里的“浮躁”与“内卷”就是这么来的。请记住,并不是所有人只要努力,就能有创新成果的。

在文明传递中,原先特别重要的中间层被AI轻而易举取代了,这里说的不是职业,也不是专业。一流的文人、学者、科学家永远需要,也永远能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社会底层的努力同样不可或缺。关键是中间这一大块,面对AI的突飞猛进,很可能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需要重新调整心态和位置。

恕我直言,随着AI的不断进步,不少昔日花了很多心血完成的论著和科研成果,不再值得夸耀。

“很多大学都在卡文科招生的名额”

今年,从国外到国内很多大学其实都在卡文科招生的名额。最近我接受采访,记者让我预测2050年大学的招生状态,比如说人文学科还有多大的比例。我跟他说,不仅那个时候文科生的比例不会下跌,还会触底反弹。人家说我太乐观了,我说不是我太乐观了,是我很保守。

我之所以认定未来中国大学不是减少而增加文科招生数量,那是因为理工科解决外在问题,一旦实现,可以迅速推广,如果走不到最前沿,很容易被覆盖的。人文学科面对个体的生活经验和心灵问题,更多考虑精神及文化需求。因此大学里的人文教育有很好的退路,那就是回到传统读书人的传道授业解惑,注重修身养性。

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人类必要劳动时间大为减少,寿命明显延长,闲暇时间增加。有时间、有心情、有金钱,但不见得有能力从事创造性的劳作。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永远属于少数人。绝大多数人,无论怎么努力,都竞争不过AI的。这样一来,带有自娱性质的传承文化与修身养性,很可能会成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包括大学教育的主要功能。正是基于此判断,我才会再三提倡“为己之学”。

与此相关,中等以及以下的大学,与其努力提高专业性与创新水平,不如强调通识性与适应能力,培养有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艺术趣味,能思考、善交流、身心健康的大写的“人”。

夸张点说,今天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开放大学和老年大学,其提倡终身学习、凭兴趣读书、跨学科修课,而不强调“创新”与“突破”,反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这是我对未来人文学科的想象。

“大学不会彻底消亡”

从ChatGPT出世,到DeepSeek震惊全球短短几年间,人工智能从一个高深的专业领域,变成一个狂欢的全民话题。从政府到民间到学界,各行各业此刻或者今后都将受到深刻的影响。作为大学教授,尤其是人文学者,我自然特别敏感。

我说世界历史上,每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会伴随一定的价值重组、社会动荡以及知识结构的变迁。这回自然也不例外。若干年以后,震荡期过去了,回过头看今年的好多想法和论述显得很幼稚可笑,但那是真实存在的人类寻路的迷茫、痛苦与挣扎,值得尊重与保存。这是今天所有的思考与表达的意义。我的力量很小,我能做的就是文学教育,看文学教育以后该怎么走。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从历史记忆、文化阐释、精神构建以及社会实践层面思考“大学”是什么、有什么,还能做些什么?

我认为,我们正面临“大学”这个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组织形式发生根本性蝶变的前夜。最激进的朋友认为大学会消亡,而我认为大学会产生巨大的变革,但不会彻底消亡。

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对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为己任的大学,尤其是人文学,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我不觉得它会消亡,但是我会承认技术迭代迅速,世界日新月异,大学必须适应这个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宗旨、学科体系、教学方式以及培养目标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黑芝麻智能登陆2025德国国际...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9月9日,2025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
鸿石智能亮相2025光博会!极... 9月10日,鸿石智能全彩化新品极光耀影XC6在2025深圳光博会(2025CIOE)上精彩亮相(展位...
原创 火... 作为太阳系中自然条件与地球最接近的星球,火星一直是科学家们的重点探索对象,其中一个巨大的谜团就是火星...
微信推出“后悔药”!网友:救了... 近日,微信团队发布了安卓微信8.0.63内测版本,这也是继iOS版本后的一次重要更新。这次更新虽然看...
手术机器人、数字疗法、远程监护... 当今世界正处于医疗健康产业深刻变革的时代。人口结构老龄化、慢性病负担加重、技术创新加速以及全球公共卫...
中国无人机表演能有多强?美国网... 2025年5月,全球领先无人机集群系统设备供应商——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漠大”)...
姚顺雨离职OpenAI,开启下... 为大模型开启“下半场”的 姚顺雨,也开启了个人AI的下半场。 就在最近,这位明星OpenAI华人研...
杭州:“成果转化险”让科技企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9月11日电(王逸飞 梁洁)人工智能赛道上,中小企业必须持续加大研发投...
原创 水... 我们所在的太阳系,你了解多少呢?本周上演的血月奇观已经不陌生,但这只是太阳系里的一场“光影秀”,如果...
机构:预测2026年折叠屏智能... 2025年,折叠屏智能手机迎来一波新机发布浪潮,厂商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机身厚重和重量...
固态电池板块9月12日跌0.2... 证券之星消息,9月12日固态电池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25%,德龙激光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8...
降耗2克煤的“硬科技”突围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电仍承担着我国70%的顶峰保供和调节任务,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
IJRR发表!浙大曲绍兴团队利... 在自然界中,许多节律性运动,如行走、呼吸、咀嚼等,并不完全依赖于大脑的即时指令和外部感官反馈。这些流...
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 中国日报9月12日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今天下午,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
“数智未来 变革发展”主流媒体...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9月10日,“智涌泉城 动能新章”全国主流媒体总编辑济南行活动启动。当日上午,...
宇树科技官宣IPO后,王兴兴首... 当AI给科技带来新机会的同时,也在改变一个企业的发展路径。 “顶尖的AI人才肯定是缺的,我相信这是每...
什么是主机监控与审计?盘点7款... 在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中,每台员工电脑都可能成为数据泄露、网络攻击或效率低下的源头。如何全面掌握这些“...
6G携AI重塑通信生态 亟需强... (记者 林婉玲)据人民网报道,日前,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
百度学术上线AI论文图谱等数十...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9月11日,百度学术上线AI学术搜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