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当卷不过AI时,何处是归途
创始人
2025-05-19 17:21:56
0

2025、5、19日

题目:陈平原:当卷不过AI时,何处是归途

来源:澎湃新闻

附言:国家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在中国人民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人文学科年度发展大会”上作主旨演讲

国家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主办方供图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变。

5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人文学科年度发展大会在苏州举办,大会以“人文学科与文化强国建设: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为主题,聚焦与人文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国家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在会上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学”为题作主旨报告时表示: 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永远属于少数人。绝大多数人,无论怎么努力,都竞争不过AI的。中等以及以下的大学,与其努力提高专业性与创新水平,不如强调通识性与适应能力,培养有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艺术趣味,能思考、善交流、身心健康的大写的“人”。

什么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

谈到人工智能对科技革命、思维转型、人类生活的影响,人文学者此前其实不太关注,最近几年ChatGPT和DeepSeek出来以后,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崛起,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是畅想人类未来还是感知具体的课堂教学,整个场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实从二十年前讲数码时代的人文学到今天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学,都是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审视AI时代文学教育乃至整个人文学术的困境和出路,必须落实到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课程设计以及评价标准。短期内我们看不清楚,但将来肯定会形成巨大的冲击。一般公文性的写作,机器马上能取代,即便是学术论文的写作,也有很多人会借助AI来完成。

我说,AI一出手就是80分。其实做人工智能的人告诉我:“你太保守了,不是80分,是90分。”

这让那些皓首穷经的好学生以后怎么办?什么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我觉得,要养成读书这个好习惯,在未来的人机竞争中保留自我感动、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而这会直接挑战现有的文科教学,包含从课程设计到课堂到师生对话,乃至作业评审以及将来的学位论文评审等等,我们必须直面。

“教育受人工智能的影响最直接深刻”

关于AI时代的人文学到底应该怎么走,我有几点看法:

第一,接下来十年会是一个震荡期,大家一开始意见分歧,不乏意气之争,就好比一百年前引进索引技术或者本世纪初接纳数据库一样,但十年以后大体上平静。

第二,与AI共舞,承认危机、适应变化,但是坚守人文精神,保有人类的尊严与价值是很重要的,不要被压垮。

第三,必须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人文学者都必须跟AI对话,你可以融入但也可以目不斜视地走自己的路。想象AI赋能以后就降维打击是不对的,人文学者自有其独立的价值,尤其是在AI大火特火的当下,应该允许有人说“不”,让这个社会倾听那些抵抗的声音。

第四,人文学中的语言学和逻辑学其实已经深深介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实践,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和科技反而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有可能重新打通。

长远来看,各行各业都会受人工智能的影响,但最直接最深刻的可能是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随风倒,也不该完全漠视,努力发出人文学者的声音,争取我们的位置,呈现我们的功能,实现我们的价值。

AI提高创新的门槛

传统中国教育看重的是文化传承,当老师的,完全可以“述而不作”;现代教育注重创新,大学老师“不发表就‘死亡’”。我们已经习惯于自我吹嘘或者恭维他人在不断地创新“填补空白”,可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谈何容易。AI的迭代更新,实际上大大提高了创新的门槛。

原来那些花了不少力气的“突破”,在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面前,很可能变得不值一提。这时候你还有心情与动力吭哧吭哧地攀登吗?想想也是很残酷的,当有一天你发现无论怎么卷,你都卷不过AI的时候,何处是归途?

其实,全民写作、全民发表论文是近20年的事。在大学教书,不仅比论文数量,还要看刊物等级,还有社科基金等等,水涨船高。大学里的“浮躁”与“内卷”就是这么来的。请记住,并不是所有人只要努力,就能有创新成果的。

在文明传递中,原先特别重要的中间层被AI轻而易举取代了,这里说的不是职业,也不是专业。一流的文人、学者、科学家永远需要,也永远能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社会底层的努力同样不可或缺。关键是中间这一大块,面对AI的突飞猛进,很可能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需要重新调整心态和位置。

恕我直言,随着AI的不断进步,不少昔日花了很多心血完成的论著和科研成果,不再值得夸耀。

“很多大学都在卡文科招生的名额”

今年,从国外到国内很多大学其实都在卡文科招生的名额。最近我接受采访,记者让我预测2050年大学的招生状态,比如说人文学科还有多大的比例。我跟他说,不仅那个时候文科生的比例不会下跌,还会触底反弹。人家说我太乐观了,我说不是我太乐观了,是我很保守。

我之所以认定未来中国大学不是减少而增加文科招生数量,那是因为理工科解决外在问题,一旦实现,可以迅速推广,如果走不到最前沿,很容易被覆盖的。人文学科面对个体的生活经验和心灵问题,更多考虑精神及文化需求。因此大学里的人文教育有很好的退路,那就是回到传统读书人的传道授业解惑,注重修身养性。

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人类必要劳动时间大为减少,寿命明显延长,闲暇时间增加。有时间、有心情、有金钱,但不见得有能力从事创造性的劳作。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永远属于少数人。绝大多数人,无论怎么努力,都竞争不过AI的。这样一来,带有自娱性质的传承文化与修身养性,很可能会成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包括大学教育的主要功能。正是基于此判断,我才会再三提倡“为己之学”。

与此相关,中等以及以下的大学,与其努力提高专业性与创新水平,不如强调通识性与适应能力,培养有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艺术趣味,能思考、善交流、身心健康的大写的“人”。

夸张点说,今天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开放大学和老年大学,其提倡终身学习、凭兴趣读书、跨学科修课,而不强调“创新”与“突破”,反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这是我对未来人文学科的想象。

“大学不会彻底消亡”

从ChatGPT出世,到DeepSeek震惊全球短短几年间,人工智能从一个高深的专业领域,变成一个狂欢的全民话题。从政府到民间到学界,各行各业此刻或者今后都将受到深刻的影响。作为大学教授,尤其是人文学者,我自然特别敏感。

我说世界历史上,每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会伴随一定的价值重组、社会动荡以及知识结构的变迁。这回自然也不例外。若干年以后,震荡期过去了,回过头看今年的好多想法和论述显得很幼稚可笑,但那是真实存在的人类寻路的迷茫、痛苦与挣扎,值得尊重与保存。这是今天所有的思考与表达的意义。我的力量很小,我能做的就是文学教育,看文学教育以后该怎么走。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从历史记忆、文化阐释、精神构建以及社会实践层面思考“大学”是什么、有什么,还能做些什么?

我认为,我们正面临“大学”这个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组织形式发生根本性蝶变的前夜。最激进的朋友认为大学会消亡,而我认为大学会产生巨大的变革,但不会彻底消亡。

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对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为己任的大学,尤其是人文学,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我不觉得它会消亡,但是我会承认技术迭代迅速,世界日新月异,大学必须适应这个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宗旨、学科体系、教学方式以及培养目标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雷军:小米自研芯片采用第二代3... 5月19日,小米董事长雷军通过微博发文,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定在5月22日晚7点,这次重磅新品特别多手...
美国废除《人工智能扩散规则》 ... 近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进行了一项重大政策调整,在撤销此前拜登政府推出《人工智能扩散规则...
华为首款鸿蒙折叠电脑,HUAW... 5月19日,华为在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上连发两款鸿蒙电脑,包括首款鸿蒙折叠电脑HU...
国产替代新标杆!易通5G嵌入式... 在5G基站建设浪潮中,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5G嵌入式电源系统,成为国产替代的领军企业...
腾讯混元图像2.0模型来了,A... 智东西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5月16日报道,今日,腾讯发布最新混元图像2.0模...
云手机网页版有什么用?小白必看... 上班族的摸鱼神器来了!云手机网页版直接在浏览器里开挂——游戏全天自动刷装备、多账号办公一键切换,重要...
探月工程再传喜讯 鹊桥二号中继... 新华社合肥5月19日电 记者19日从深空探测实验室获悉,鹊桥二号中继星自2024年3月20日发射,目...
苏州大学讲席教授王尧:文科最大...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
探访“三体计算星座”“诞生地”... 5月19日,之江实验室内展示的“三体计算星座”星载智能计算机。近日,中国首个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
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到巴东开展科研... 云上恩施报道(通讯员 冯繁文)近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向礼波研究员,率领技术团队深入巴东...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 中国日报5月19日电(记者 樊菲菲) 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近日在北京举办。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
人工智能与储备货币的黄金标准 黄金是唯一没有对手风险的货币。网络货币本质上意味着你在挖比特币的时候使用的是能源标准。我们对网络货币...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用心用情创... 一次细致的检修;一次暖心的搀扶;一次耐心的解答……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始终将“心级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探月工程鹊桥二号中继星取得阶段... 鹊桥二号中继星自2024年3月20日发射,目前已在轨稳定运行14个月,其携带的3台载荷在完成在轨测试...
浦江县科协开展“科·浦惠民 城... 5月15日,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金华市浦江县科协在黄宅镇组织开展“科·浦惠民 城乡共富”送科技下乡...
华为首款鸿蒙折叠电脑亮相 搭载...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5月19日,华为在成都举行发布会。现场,全球首款鸿蒙折叠电脑HUAWEI Mat...
原创 v... 【【【前言:vivo的“大平板”,如何更上一层楼】】】 去年4月我们三易生活曾测试了vivo Pad...
前小鹏自动驾驶产品总监刘毅林:... 快科技5月19日消息,近日有关激光雷达的讨论又增多了起来,前小鹏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刘毅林指出了激光...
总投资1.1亿元 杭州滨江全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岑天宇 近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杭州高新(滨江)全球领先人形机器人应用...
【地评线】河声丨让文明薪火在新... 博蕴千秋,物鉴文明。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