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地大成功发射了一颗卫星
创始人
2025-05-17 16:40:31
0

▲朱雀二号改进型火箭加注现场(图片来源:航天观观)

▲火箭发射现场(图片来源:航天观观 大漠问天)

5月17日,“地质一号”卫星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服务地质行业的高光谱遥感小卫星,将极大提升我国在资源勘查、矿产监测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领域的自主遥感能力,标志着我国在地质勘查和监测高光谱遥感卫星“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王力哲与“地质一号”卫星

“地质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地质行业小卫星,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牵头,联合天仪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浙江省地质院等单位共同研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力哲教授担任工程总师。

▲“地质一号”高光谱卫星光谱响应函数曲线

“地质一号”卫星围绕地质资源环境要素探测与识别需求,在可见-近红外(VNIR,410–1000nm)与短波红外(SWIR,1000–2480nm)波长范围内分别优化配置了16个及10个谱段。可见-近红外波长范围内,主要针对水、土、矿、植被等几大要素的探测,实现不同地质环境要素的精细光谱监测。在短波红外波长范围内,“地质一号”强化了地质行业光谱谱段的信息获取能力,特别是针对典型地质矿物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显著光谱特征,提升了对矿物组分、岩性类型、矿山环境等地质矿产领域的深层次信息获取能力。“地质一号”的光谱配置充分结合地质资源环境要素的光谱响应机制,为地质环境监测、矿产资源分类与成矿靶区预测等应用场景提供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遥感数据支撑。

▲研究人员手持“地质一号”卫星模型进行讲解

研究团队在卫星载荷设计、光学配置及结构集成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技术创新与优化,成功保障了高光谱成像质量下,突破了小型卫星平台在体积、重量、功耗等方面的多重约束,实现了轻小型、高性能、低成本卫星载荷与平台的高集成化设计,采用可见光/短波红外共镜头设计、轻量级离轴三反光机系统及像元级镀膜等高集成度、轻小型化载荷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高光谱载荷系统体积大、重量高、能效利用低和部分谱段成像稳定性较弱等难题。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任、“地质一号”总指挥秦绪文研究员指出,“地质一号”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服务地质行业的高光谱遥感小卫星,是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统一部署和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将对加快地质工作现代化、支撑找矿突破发挥重要作用。

▲王力哲在火箭发射观礼台

“地质一号”卫星工程总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力哲教授介绍,高光谱遥感是通过很窄并且连续的光谱通道,从卫星向地面观测,持续成像。这样的光谱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这样的精细光谱可以精准地识别地表的物质成分,对于我们地质行业的业务场景,例如地质调查、地质找矿、生态环境监测等极为重要。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质调查事业急需高光谱卫星数据支撑,但是我们地质行业利用高光谱面临着专用光谱的供给不足的痛点,当前可用的高光谱卫星不多,精准供给地质行业的光谱谱段不足,并且分散在不同的卫星中,“光谱-时间-空间”不连续。因此地质行业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的当务之急是研制高光谱地质卫星。“地质一号”卫星就是面向地质行业这样的重大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攻关研制的。“地质一号”卫星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建立了地质卫星商业航天模式,用商业航天解决国家和地质行业的重大需求。研发团队从2022年开始,精准面向业务场景,采用商业航天模式,汇聚优势研发力量,形成了“需求-顶层设计-技术-团队-资金”的工程闭环,建立了地质卫星商业航天模式,成功研制了“地质一号”卫星。二是突破了若干关键技术。为了满足商业航天业务逻辑和商业模式,我们调研了地质调查业务的精准需求,国内首次实现了 410nm-2480nm间地质探测谱段集中精细设计,并突破了高光谱卫星若干轻小型技术,例如分色及分光镜的三独立焦面集成技术、像元级滤光片镀膜技术,这些技术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地质一号”卫星载荷主任设计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谌一夫副教授介绍,“地质一号”卫星针对地质行业需求与应用,采用超窄带镀膜技术,该技术在工艺与技术复杂度上都更加具有挑战性,但可以有效针对不同谱段大气窗口的透过特征,地面目标物的反射率大小及地质应用的具体需求,设置更加合理的不同大小的谱宽,解决了不同谱段间的信号相互串扰问题,在保障传感器高信噪比的情况下,抑制多级TDI积分过程中的噪声增加与累计,从而有效提升了成像质量。与此同时,当前大多高光谱卫星体积与重量大,研制与发射成本昂贵,难以适应当前的低成本、快速灵活的商业航天发展与地质遥感应用的推广。

“地质一号”卫星历经近三年研发,最终,在2025年年初研制成功,未来,该研究团队将基于“地质一号”高光谱卫星研制思想与经验,采用多卫星分布式光谱段设计这一新兴的设计理念,推进“地质二号”卫星的研发工作,加速构建高光谱地质环境资源星座,突破实现地质遥感高光谱的“时-空-谱”连续探测能力,为发展地质行业航天遥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党委书记刘杰表示,在新征程上,地大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记“地质报国”的初心使命,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深化改革,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和有组织科技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建设发展,加快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教育强国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地大贡献。

校长李建威表示,作为一所行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地大以服务资源能源安全、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等国家战略为使命,积极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重大战略工程,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聚焦学科前沿科学问题和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创新有组织科研机制,着力为解决区域、国家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文 | 焦思勤 贺海旭 程旬 黄晓辉

图 | 柯皓 贺海旭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全球视野观国企科技创新:经验... 科技创新是增强国企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变量,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
黑龙江首家万兆光网开通 万兆应... 哈尔滨5月17日电(刘振宇 王立光 记者姜辉)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黑龙江省内唯一一个万兆试点园区...
甘肃张掖“太空信使”划破苍穹 中新网兰州5月17日电 (戴文昌)17日,甘肃张掖“神启号02星”搭载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
首次公布!我国空间站内发现新物... 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 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好物】QQ音乐绿钻年卡破冰新... 今天,好物栏目为大家带来小米 14 手机、致态 TiPlus 7100 固态硬盘等多款好价单品,部分...
天津:少年儿童周末沉浸体验智能... 5月17日,天津,少年儿童与机器人下围棋。当日,由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联合北京市少...
意兆电子取得新型加高型高精密连...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17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意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
原创 1... 1.36公里外,看清一个毫米级的目标,现在,咱们中国科学家真干出来了,不靠卫星,不靠天文台,用的是一...
工信部:加速推进5G-A、6G... 格隆汇5月17日|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暨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60周年纪念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市举...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过...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过滤...
区委网信办助力企业强化网络安全... 5月16日,区委网信办在哈尔滨新唐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组织了一场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网络安全的专题培训。...
重磅报告|2025抖音精选年轻... 提到年轻人,你会想到什么? 是热衷于在互联网上玩抽象,还是穿梭于快节奏的生活仍然要挑战“特种兵”之旅...
南疆“风光”资源无限 戈壁滩上... 新疆巴州若羌5月17日电 题:南疆“风光”资源无限 戈壁滩上智慧绿电奔涌 记者 陈舒一 在新疆南部的...
正业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正业科技(30041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杭州程天科技:新型消费成内需新... 【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成为拉动内需新引擎】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融合下,数字、健康、绿色等新型消费潜力...
济南市政府与百度集团签署人工智... 5月15日,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在山东大厦会见了百度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
盛景微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盛景微(603375)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雷...
“十五五”大家谈 | 坚定不移...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高起点谋...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相关通知要求,现面向全省开展2025年国家人工智能券(算力券)兑付申报工作。现...
一箭六星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马帅莎)记者从蓝箭航天获悉,北京时间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