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耳机的下一个十年,还能怎么发展?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耳机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美元,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达12.26%,但产品同质化、功能单一化等问题依然制约着行业突破。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催生了新的可能性——从语音交互到场景化服务,AI正逐步从工具属性演变为重塑用户体验的核心驱动力。
因此,在消费电子行业加速迭代的当下,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正成为破局的关键。
2025年5月13日,未来智能发布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开放式AI耳机Air2两款产品。
未来智能以AI会议耳机Pro 3为核心,逐步构建覆盖办公、翻译、娱乐的生态。从这幅耳机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趋势:耳机作为AI智能硬件的一环,正从单一工具属性向“多场景工具”转型。
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体验:音乐厅般的高品质听觉享受
两款产品看似定位不同,却共享同一内核:将AI从工具属性升级为体验核心。
以讯飞AI会议耳机Pro 3为例,其外观延续了iFLYBUDS系列一贯的简约设计,硬件配置上,高刚性镀钛振膜与Hi-Res金标认证保证了音质,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软件层面的创新。未来智能携手全球顶尖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为产品打造专属调音方案,将交响乐中丰富的层次感与情感张力细致还原于声音表现之中,赋予耳机更具音乐性的听感体验。
然而,音质只是Pro 3进化的一部分。耳机内置的viaim AI会议助理,支持多语言实时翻译、自动生成会议摘要,还能通过“万姆助理”功能进行内容提问与智能反馈。在一场跨国会议中,它不仅是录音工具,更是具备分析与辅助决策能力的“智能秘书”。从简单播放到实时感知与主动响应,这正是AI重新定义耳机形态的开始。
亮点众多,我们一个个来看。
外观上,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可以说是“高级感拉满”。鹅卵石外形高端又不失亲和力,滑盖设计也别具一格,小雷戏称是“解压神器”,评测的时候总想拿在手里盘一盘,温润的手感让人爱不释手。虽然审美因人而异,但小雷还是忍不住主观一句:这款耳机的外观,几乎挑不出毛病,小巧精致、细节在线,确实花了心思。
作为一款多功能AI耳机,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在音质表现上同样不容小觑。其搭载高刚性、高弹性的镀钛原声振膜喇叭,并获得Hi-Res金标认证,在同价位产品中属于“配置拉满”的水准。而在音质效果上,将交响乐的恢弘大气与细腻情感完美融合,为用户带来犹如置身音乐厅般的高品质听觉享受。
实际试听下来,有两种感受,在听严肃音乐时,比如钢琴曲,交响曲等等,身临其境,但评价交响曲以小雷的水平实属有点班门弄斧,我就以泽野弘之的《Call of Silence》为例,这首音乐有交响乐的基底,多少有点参考价值。在使用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试听时,能听清更多人声背后的编曲,比如使用合成器制造氛围音效或节奏铺垫。在《Call of Silence》中,空灵的电子音色被用于增强神秘感或空间感,能更体会到作者在创作时想表达的的情绪与意境。
而在听流行音乐时,也能感受到仿佛在live现场,特别是在试听2004年的周杰伦《无与伦比》演唱会上,前奏一响,感觉真的回到了2004年。
而开放式AI耳机Air2则是配备 18x11mm 高分子跑道发声单元,具备刚性高、响应快、振幅大的特点,与上一代相比,开放式AI耳机 Air2 在外观上升级为皮革与金属材质,手感更亲肤。充电仓则采用仿皮纹工艺,搭配金属细节与雾黑、冰灰配色,整体质感更高级。既有商务场景的沉稳,又暗含生活美学的灵动,品质感拉满,而开放式设计的优点在于。这种设计不仅保持了耳道的清爽和通风,还大大减少了长时间佩戴带来的不适感。
在小雷看来,讯飞开放式AI 耳机 Air 2更适合运动、户外场景,讯飞AI会议耳机Pro 3则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商务办公场景深度融合,聚焦办公场景的垂直进化,更适合办公商务人群,大家按需选择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智能与中国爱乐乐团的合作,不仅是科技与艺术的碰撞,更彰显了其深厚的技术实力。通过融合专业调音与 AI 声音算法,未来智能向行业证明:技术派同样可以玩转艺术。这种跨界协作,为智能穿戴设备树立了音质新标杆。
在发布会上,未来智能也强调要在“未来5年,让千万用户感受殿堂级音乐的美好。”让更广泛的用户群体,特别是音乐爱好者、泛科技消费人群,能够随时随地享受Live级音质,身临其境感受典藏之声与传世之韵。即便是会议耳机,依旧能在音质上登顶第一梯队。
无线耳机下一个十年:AI加持,场景与生态的立体博弈
未来十年的竞争,本质是场景与生态的立体博弈。
随着 AI 与声学技术的深度融合,耳机正在从“听觉工具”进化为智能交互终端。过去,音质与连接稳定性是传统耳机的核心指标;而下一代产品,正以生成式 AI 大模型为引擎,拓展出包括跨语言实时沟通、语音生成摘要、智能待办整理等功能,使耳机具备“感知、决策、执行”的全链路能力。这一变革,正在重塑整个智能穿戴设备的技术路径与用户预期。
以办公场景为例,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围绕会议全流程提供解决方案——从录音转写、重点标记到后续任务分配,耳机成为生产力链条的核心节点。这种“越垂直,越极致”的逻辑,恰恰击中了商务人士的效率痛点。
先来看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 的核心能力。广义上,它不仅具备专业级的录音与实时翻译功能,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基础功能与AI深度融合,打造成一整套智能会议助手系统。无论是记录、转写、摘要,还是跨语言对话、会议问答,Pro 3 都能全流程覆盖,真正为职场用户解放双手、提升效率。其中录音功能包括通话录音、音视频录音、现场录音;翻译功能分为同传听译、面对面翻译和通话翻译,我们一个个来说。
首先来看看录音,这就不得不提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的“红点闪录”功能。所谓“闪录”,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随时随地一键录音。不管你在什么场景,只需要按下耳机舱上的红色按钮,就可以一键开启录音,实测下来,效率极高,随时随地,一键录音。
图源:雷科技摄制
录音只是第一步。通过 viaim App,用户可一键将语音内容转为文字,并借助 viaim AI 的摘要功能自动提取标题与核心要点,高效完成内容归纳。同时,会议中提到的待办事项也会被智能识别并生成清单,真正实现从“记录”到“整理”再到“执行”的闭环,大幅提升会议效率。
不止于记录,viaim 智能会议助手“万姆”还能对录音内容进行智能问答与深度检索。无论是基于单条还是多条记录,用户都可以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提取关注要点,实现高效复盘。此外,“万姆”还支持对话式拓展问询,基于历史内容推演场景逻辑,进一步挖掘会议记录的潜在价值。它就像一位随时在线的 AI 私人助理,为每一位职场用户赋能。
图源:雷科技摄制
其次是翻译场景,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支持同传听译、面对面翻译和通话翻译。其中同传听译比较有意思,小雷作为一名科技数码博主,有时难免会参加一下国外的科技发布会,这时候就能利用这个功能,将外语内容翻译为中文语音,通过耳机就能清晰听到翻译内容。同时,手机上还会显示转写的原文和译文,方便查看和对照。
图源:雷科技摄制
此外,面对面翻译这个功能,对于喜欢去国外旅行的朋友来说简直是大杀器,当我们在与外国人面聊时,无需具备英语或其他语言能力。你只需戴耳机用中文交流,对方持手机说外语,就能轻松开启跨语言对话,这下阻碍我去国外旅游的最大问题终于解决了。
事实上,几乎每一款AI产品都希望成为持有者的私人助理,他们也都会将快速呼出AI能力作为宣传的主要重点。在小雷看来,AI耳机在这方面其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耳机本就是一款可穿戴产品,不仅随身长时间佩戴,又提供了更合理的信息交互方式,在启动功能的便捷性上,远比掏出手机开启软件应用来得方便。
总之,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作为一款多功能耳机,会让你惊呼“耳机也能成为生产力”,同时在最基础的音乐听感上并没有“厚此薄彼”,是一款即便你不是上班族,也能用爽的耳机。
在无线耳机上,未来智能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自2016年苹果Airpods发布以来,无线耳机行业经历了将近10年的发展,不过,始终没有跳出“有线耳机替代品”的角色,主要围绕着音质、降噪、连接速度、续航等硬件属性展开,同质化严重。
AI的出现改变了这个格局,近年来,不少厂商陆续推出主打AI理念的智能耳机产品,不过受限于硬件的限制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明确,产品功能上依旧没有给外界带来多少惊喜。
而坚持“深入垂类场景”,围绕商务人士的需求和会议办公这一具体的应用场景,坚持做“生产力工具”的未来智能,无疑正用讯飞AI会议耳机 Pro 3给行业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越垂直,越能解决用户痛点,从而占领用户心智。
自创业以来,未来智能已连续三年营收翻倍增长,其中线上在众多品牌中杀出重围,抖音2024年双11蓝牙耳机类目GMV第一名,京东2024双11蓝牙耳机类目第三名,天猫2024双11蓝牙耳机类目第一名。
用户增长与行业破圈再创新高,使用用户100万+,同比增长 70%+;行业领域50+,同比增加 20%+;国家和地区180,较上次发布增加 30+。其中,AI功能用户粘性高,累计调用破千亿。
可以这么说,未来智能在无线耳机这个品类中,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而核心就如未来智能CEO马啸所说的:回到用户中去,做用户需要的好产品。
在AI硬件领域,“用户为中心”早已成为陈词滥调。但多数企业仍沉迷于教育用户适应技术,而非让技术适应人。这种错位,导致大量“酷却无用”的产品滞销。iFLYBUDS Pro 3与Air 2的发布,为美观而实用产品打开了新的示范。
发布会上,面对“如何抗衡巨头”的追问,马啸回应让小雷印象深刻:“做C端产品,是由每一个用户用钱包来投票决定。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归基本逻辑。我们只服务需要的人,让AI立刻有用。”
未来智能推出讯飞AI耳机的意义,在于它率先迈出了从“功能创新”到“体验重构”的关键一步。当行业仍在比拼降噪深度时,未来智能已用AI撕开了一条新赛道。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毫无疑问,它重新定义了无线耳机的可能性——不仅是听音乐的工具,更是通往智能生活的钥匙。
未来十年,耳机或许将彻底摆脱“配件”身份,进化为人与数字世界交互的“数字器官”。通过AI实时分析环境、理解需求、主动服务,耳机将成为个人助理、翻译官甚至情感伴侣。
而随着多模态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个人预计AI办公产品将会朝着融合文本、图像、语音输入实现一站式处理的方向发展。届时,未来智能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确实很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