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装备“承包”五岳!“外骨骼机器人”解锁登山功能,或引爆3亿人银发市场
创始人
2025-05-09 00:01:02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今年“五一”假期,黄山、泰山、华山、庐山等多个著名景区,相继引入登山智能辅助产品“外骨骼机器人”。该智能设备被誉为“懒人爬山神器”,受到游客热捧。其在山脚下的起点或上山途中租用,以体验“无痛登山”。爬山轻松“拿捏”等宣传语走红,席卷国内山岳型景区。据悉,此类可穿戴设备融合传感、控制、信息处理和移动计算等技术,通过与人体运动系统的协同工作,显著减轻登山过程中的身体负担。在市场看来外骨骼机器人正从“验证”迈向“实际应用”。节后开盘,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持续活跃,多只个股飘红。

对此,头豹研究院报告指出,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智能机械结构,能够改善人体物理机能或辅助医疗康复。各大山岳型景区引入的外骨骼机器人有效解决了游客的核心痛点——膝盖和腿部损伤。

程天科技CEO王天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骨骼机器人的主要用途包括工业和医疗,其具有较强的负重和行走能力,目前医疗方面主要针对截瘫和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围绕行动受限用户的生活质量改善。事实上,面向康复养老领域的产品关键在于护理,而护理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延长每个人自己活动和自理的时间。”

爬山神器

据悉,泰山景区是全国首批推出“外骨骼机器人”登山助力的景区之一。景区分别在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设立了3个租赁点,100多台设备已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老年游客使用占比达62%。

本报记者了解到,这款形似“智能登山杖”的机器人不仅能辅助行走、实时监测身体状况,还具备紧急呼救、景点讲解等功能。机身重约1.2公斤,采用碳纤维机身与仿生学关节设计,可承受200公斤瞬时拉力。内置的AI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惯性导航模块,在攀登陡峭的十八盘时自动调节助力强度,续航时间达8小时,帮助佩戴者节省30%至50%的体力。

记者在微博检索“懒人爬山神器”,有网友分享体验称,“爬山时助力抬腿和压腿动作,辅助腿部发力,减轻蹬地负担。平时三小时的路程,用(外骨骼)助力器两小时就能完成。”也有网友表示,不同景区不同景点引进的设备差异较大,“有的外骨骼助力器通过智能感应,能够精准识别用户是在上山、平地行走还是下山,并据此提供差异化的辅助。而有的外骨骼助力器,感知能力相对一般,做出明确屈膝动作后才能识别。”

对此,王天表示,“外骨骼机器人也被称之为现实版‘钢铁侠’,从外表上看就像是一个机器人长着小脑袋。这类可穿戴的机器人通过使用者身体外部的一种智能机械结构,将人体感觉、思维、运动等器官与机器的感知系统、智能处理中心、控制执行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改善人体物理机能及提高身体素质等目的。”

而在户外攀登的过程中,外骨骼机器人通过多种传感技术预测用户行动意图,提供相应助力。碳纤维钛合金轻质材料的使用,结合人体工学设计,提升了外骨骼机器人的穿戴舒适性,减少了用户疲劳,助力用户实现“无痛爬山”。

王天认为,从应用领域来看,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外骨骼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农业领域,工人借助外骨骼设备,轻松搬运农具;在养老护理领域,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实现自主行走;在日常搬运场景中,有效降低工人腰部损伤风险。

消费场景应用元年

事实上,外骨骼机器人的火爆不仅限于景区,其在银发经济中的潜力同样值得关注。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外骨骼助力登山的视频评论区热度不减,网友纷纷求购买链接。该舆论潮背后揭示出外骨骼在老年群体及其家庭中的吸引力及市场的潜在需求。

王天表示,对于老人而言,外骨骼机器人突破了传统拐杖与轮椅的局限,不仅能辅助行走、减轻关节负担,还赋予他们重拾户外活动的信心与自由。程天科技一直致力于外骨骼机器人等高科技康复辅具的研发与应用,产品主要从两个维度来助力康复。在老年康复方面,它能够配合进行康复训练,尽最大可能帮助残疾人恢复自身的行动能力,比如辅助瘫痪病人行走。在残障辅助方面,它可以作为辅助器具提高个人的行动力,拓展能力上限,比如让下肢截肢患者能够重新站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1亿,占总人口的22%。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1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占4.26亿。

人口老龄化为养老科技提供了广阔舞台,而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养老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分支,正成为科技与医疗健康融合的先锋。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数据推算,2020年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约38亿元,2024年增长至79亿元,未来5年该市场将以1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30年约达183亿元。

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表示,“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健康消费、户外装备消费需求升级及智能穿戴设备普及,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据行业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其中消费级场景占比持续提升。今年外骨骼机器人能开启消费场景应用元年,外骨骼不再是‘钢铁战衣’的科幻想象,而是变为大众消费的科技潮品。我相信,未来五年,外骨骼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人类能力的自然延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浏览器新挑战:Perple...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一场关于如何重新定义上网体验的商业竞争正悄然升温。近期,备受瞩目的美国AI...
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三步走... 近日,资本市场迎来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智元机器人拟入主A股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这一消...
蓝海视界取得CELL双工位检测...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蓝海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C...
“双轮驱动”打通 页岩油开发的... 新的成就标志着新疆油田在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更彰显了开发者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干成”的坚...
格力申请一种BMC材料组合物等...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珠海格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
中银国际:产业催化在即 重视A... 智通财经获悉,中银国际发布研报称,AI眼镜、AI手机等AI端侧产品正在进入加速落地期,国产消费电子龙...
走在前、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 近日,2025年市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名单发布,威高采血耗材有限公司入围。作为国内采血耗材...
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创一毫秒新... 新华社赫尔辛基7月9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芬兰阿尔托大学8日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将超导量子比特的最长...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空...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空调...
汉仪股份涨2.46%,成交额2... 7月9日,汉仪股份涨2.46%,成交额2.08亿元,换手率6.03%,总市值47.02亿元。 异动分...
新技术赋能大豆中耕作业更智能高... 仲夏的垦区大地上,科技夏管如火如荼。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的万亩大豆田里,一株株豆苗舒展新叶,在...
惠泰医疗:获批PFA产品,20... 【7月9日消息,华西认为波科获批新适应症,惠泰医疗PFA产品放量可期】 2024年12月,惠泰医疗的...
存力觉醒、AI未来!2025全... 2025-07-09 17:21:54 作者:狼叫兽 7月9日,全球存储行业的目光聚焦南京,202...
“技术加速主义”遭遇理想与现实... 编者按:技术加速主义,是一种主张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变革的理念和思潮。眼下,它在美国的“试验”正在遭...
浩亭电子申请具有锁定系统的圆形...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浩亭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具有锁定系统的圆...
填补国内空白!绿菱气体溴化氢(...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天津经开区企业天津绿菱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菱气体)年产1000吨溴化氢(...
三年亏超6亿元,驭势科技讲不好...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魏帅 2017年,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驭势科技第一次开始了与中国香港...
落户井陉!工业无人机全球第五强... 日前,井陉县与工业无人机全球第五强企业——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纵横股份),就深耕低空...
美媒:大脑芯片技术日渐成熟 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7月7日报道,经过逾50年的研究,脑部植入技术已从实验室里的...
【特稿】美国教师要学AI 三大... 美国教师要学AI 三大美企联手培训 李贝阳 美国教师联合会8日在纽约市宣布,将与美国人工智能技术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