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通讯员 刘超 何伶凌
5月8日,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物联及人工智能实验室,技术人员轻点屏幕上的“一键智能检测”,一台顶部竖着一根长杆的简易机器人随即启动,按照预设指令完成移动、巡视、图像回传等动作,半小时后,一份详细的“电子体检报告”便在平台自动生成。
这是国网湖北电力刚刚建成投运的简易机器人入网体检“利器”——全国首个变电室内简易机器人入网协议智能检测平台。该平台能够通过智能跟踪机器人的动作执行情况,实现机器人入网协议的自动化检测。
变电室内简易机器人主要用于变电站内的设备巡视、数据采集、图像拍摄等工作,是国网湖北电力实现变电站数智运维体系的重要创新设备之一。然而,由于各供应厂家提供的机器人标准不同,导致其入网协议不统一,调试麻烦,拖延了上线进度。
“变电站机器人必须‘听懂’主站的指令才能上岗。”国网湖北电力设备管理部副处长杜镇安介绍:“就像统一语言标准一样,入网检测是确保机器人与主站沟通协同的前置条件。”
依托该智能检测平台,国网湖北电力根据变电室内简易机器人的日常巡视任务和动作,编制了13项检测用例、137个检测步骤,可实现机器人自动充电、一键精准启动、拍照录像、数据采集回传等功能的全套自动化检测,极大提升了简易机器人入网检测效率。
“以往,简易机器人入网检测是人工逐项进行的,厂家、变电运维人员要到变电站现场才能开展,遇到问题要往返调试,至少要一个星期。现在,只需厂家将机器人送到实验室测试,不仅可以一键智能检测,还能精准定位不合格项原因,指导厂家快速整改程序,一台机器人完成全部协议检测只需35分钟。”国网湖北电科院能源互联网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饶玮说。
自该智能检测平台投运以来,国网湖北电力已累计完成18台不同厂家的简易机器人样品检测。目前,该公司正不断丰富完善简易机器人智能检测用例,全面推进变电站简易机器人检测工作。
上一篇:数智赋能 向“质”而行
下一篇:人工智能变革与网络安全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