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企业生产——四川省钢构智造有限公司眉山基地生产车间里,焊花如繁星般闪耀,机械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奋进的乐章。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有25万吨钢结构产品订单,凭借5G技术的应用,有能力圆满完成任务,并争取更多订单。
看项目推进——在新世好原辅材料基地生产项目现场,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工装,在各自岗位上专注作业,全力争取在6月竣工投产。针对项目审批、用地保障、水电供应等关键环节中的难点问题,项目所在的园区积极协调,特设绿色通道,提供全面且高效的“保姆式”服务,全力推动项目提速增效。
工业为先,制造为要
今年以来
眉山市坚持“制造强市”首位战略
坚定以工业大发力
推动经济大提质、发展大跨越
紧扣“1+3”产业发展方向
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强产业
一个个重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一家家企业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成果用数据说话
↓↓↓
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174.80亿元,增长13.6%,增速居全省第1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增速保持全省第1位,工业经济迎来“开门红”,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3”主导产业成势见效
在眉山高新区,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运营的步伐全面提速,激光闪烁产品的产销迎来“开门红”。公司专注于稀土功能材料、半导体及超精密光学等领域战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加工制造,成功打造出“稀土功能材料”“超精密光学加工”和“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三大商业化产品线。“就在2025年初,公司与美国公司Luxium Solutions LLC签署全球专利授权协议,获得多国镥硅酸盐闪烁晶体专利的独家使用权,进一步巩固了在LYSO晶体商业应用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振兴表示。
在四川威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精密仪器,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达到生产要求。据了解,历经五年的攻关,四川威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最新上市的湿膜透析器(高通型)正改写血液透析市场格局。这款国内首款湿膜透析器于去年11月斩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于今年3月正式上市。
在彭山区,四川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该公司是专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生产线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了产品的高质量和稳定性,深受市场青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威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是眉山“1+3”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眉山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聚焦“1+3”主导产业(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今年,眉山积极开展制造强市“五比五拼”行动,重点聚焦进圈强链、有效投资、中试转化、优质服务和园区承载能力,保持“1+3”主导产业发展定力,推动新兴产业进圈强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产业精选赛道,力争“1+3”产业规模达到1800亿元。
为了培育壮大“1+3”主导产业,眉山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从项目引进、土地供应、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同时,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目前,全市已集聚中创新航、通威太阳能、琏升光伏等企业,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为经济稳步增长打下了坚实支撑。
一季度,全市“1+3”产业实现产值408.4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同比增长19.2%,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2.7%,装备制造产业同比增长31.4%,医药食品产业同比增长4.0%。重点领域中锂电、绿色化工、光伏分别同比增长46.5%、20.0%、17.5%。
未来产业蓄势待发
在眉山天府新区,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内,多家卫星应用企业正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作为全省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园区,这里已吸引了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入驻,涵盖卫星研发、制造、应用等多个领域。
“我们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星座,为客户提供高精度的遥感数据和应用服务。目前,公司已成功发射多颗卫星,并在农业、环保、应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环天智慧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眉山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机遇,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方向,合理规划、精准培育和错位发展未来产业。除了卫星应用产业,眉山还在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在新型储能方面,四川储元世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GWh储能系统集成项目抓紧推进,公司主要生产柜式工商业储能、风光储能,家用壁挂式储能、便携式户外储能等各种新能源产品。同样,万华化学年产20万吨新型储能材料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该项目总投资28.8亿元,建设包括两期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厂房及其配套公辅设施,一期计划2025年5月投产,二期计划2026年3月投产。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实现并网投运,系全市首个商业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
在低空经济领域,洪雅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加速推进,将重点发展通用航空运营、航空教育培训、航空旅游等产业,打造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好消息是,4月4日,一架载有乘客的观光直升机降落在瓦屋山景区山顶,标志着眉山首条跨场景低空观光航线首次试飞成功,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现新突破。3月,四川天府新区眉山低空经济产业招商恳谈会在深圳盛大举行。眉山天府新区与辰航卓越科技等多家企业成功签约18个项目,协议金额67.8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将有力推动眉山低空经济产业的集群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我市首条低空观光航线在瓦屋山景区试飞成功。摄影:肖蒙
创新生态激发发展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眉山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作为全市首个产业中试基地,主要开展基础研究、中试验证、成果转化、示范工厂、投融资及检验检测等服务。已引进固态电池全产业链、二氧化碳捕集耦合制氢等十余个中试项目,力争5年内引进国内外中试项目60个以上,促进20个以上产业化项目在眉山就地转化。该中心的建成投用,有效畅通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堵点难点,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航拍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
今年2月,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创中心首个中试转化项目成功落地——由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年产50吨锂镁合金工程化示范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建,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
“接下来将把支持保障中心建设运营摆在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不断提升眉山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同时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原则,组建院士专家团队,做强高端智力支持,健全完善组织架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充分激发创新创造动力活力。”眉山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获批2家省级中试研发平台,标志着我市打造西部中试转化基地进入快车道。
中试铺路,蓬勃发展产业的同时,眉山也同步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眉山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展望未来,眉山将继续坚持“制造强市”首位战略,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推动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而努力奋斗。
来源:眉山融媒记者 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