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的赛场上,每一步都是突破极限的挑战。在代码与需求的“迷宫”中反复穿行,为了一个算法优化彻夜鏖战,在无数次调试失败与方案重构中咬牙坚持。这些都见证着江苏省苏州技师学院选手曹佳豪用专业与韧性,将技术难题锻造成创新成果的艰辛旅程。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曹佳豪一举夺冠,成为我国在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中首次夺得金牌的选手。地处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辖区的江苏省苏州技师学院,是一所深耕职业教育、聚焦技能培养的高水平院校。学院信息工程系拥有国家级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集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团队,在杜润教练的带领下,系部聚焦商务软件开发、数据库优化等核心技术,打造阶梯式培养体系,连续在国赛、世赛中斩获金牌。
每一枚金牌不仅是个人荣耀,也标志着当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交织,苏州青年以扎实的技术与坚韧的信念,在全球竞技场书写新的篇章。
专注竞赛,一头扎进代码的世界
22岁的曹佳豪是苏州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教师,全国技术能手。2018年,刚进入苏州技师学院广告制作专业学习的曹佳豪,在一次专业认知活动中,走进了学校的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国家集训基地。训练基地里整齐排列的电脑屏幕、前辈们专注敲击键盘的背影,深深触动了这个对编程充满热爱的少年。曹佳豪从小就对计算机感兴趣,自己开发过一些基础的可视化的编程,于是果断报名并顺利通过了校内集训选拔,成为梯队选手。从此,代码编程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
在校期间,曹佳豪一直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榜样。专注于竞赛训练的他,总是全力以赴,使命必达。他的成绩和态度一直激励着大家。
“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的竞赛,侧重软件开发,需要选手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超强的英语水平和数学基础。要对代码和软件进行反复优化和迭代,比赛需要什么,我就学习什么。训练的过程总是漫长而艰辛,上午8点进入基地,晚上11点回到宿舍休息,有时甚至训练到凌晨,没有节假日。每天高强度的训练,靠的是毅力,而每一天的努力,都是为了向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冲刺。”从写下第一行代码到独立完成项目,从阅读技术文献到发表个人技术博客,在基地教练杜润老师的指导下,曹佳豪刻苦钻研,不懈努力,进步飞快,从零基础晋级到成为种子选手。
不断进阶,从校队迈向国家队
2020年,首次征战全国技能大赛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的曹佳豪以银牌收官。这个成绩虽已十分耀眼,但他并未满足。此后,曹佳豪压缩休息时间,用“查漏补缺”式训练将项目完成速度提升30%,并在2023年以绝对优势斩获国赛金牌。队友回忆:“他总说‘完美是细节的叠加’,调试代码时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然而曹佳豪的技能之路并未就此停歇。国家选手这个新的身份,既是荣耀,更是责任。目标感越来越强的他,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回到训练场上,为世赛作最后的冲刺。杜润教练以更严苛的要求,为他制定了又一轮速度、准确度、心理素质、抗干扰能力、突发情况应对等全方位的强化训练。2024年9月,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举行。作为我国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的参赛选手,曹佳豪肩负着为国争光的重任。回想起去年在法国参赛的日子,曹佳豪坦言:“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的核心,是基于软件开发,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比赛的模块分为数据清洗、数据分析、需求分析、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数据可视化等多个环节,选手们需要在高压环境下展现出全方位的能力。去年大赛,该项目的难度大幅提升,不仅竞赛模块众多,还取消了人工翻译,改用AI翻译工具。这一变动对于选手们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面对这些变化,曹佳豪迅速调整策略,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沉着应对,最终摘得桂冠,为中国在该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见证儿子经历了一次次极具挑战的比赛,且每一次总能给她惊喜,母亲的骄傲溢于言表。她明白,儿子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路是非常正确的方向。曹佳豪以技能点亮人生,为己争荣、为国争光。金牌不仅是对他六年坚持与突破的见证,更是一个青年用技能改变命运的缩影。
技能改变命运,匠心育人智教相长
载誉归来的曹佳豪,已然成为众多学子心中的偶像。然而曹佳豪深知代码的世界没有捷径,每一步坚持,终将会让梦想发光。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从最初的技术小白到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再到如今的教师和导师,曹佳豪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热爱和对教学的使命感。作为苏州技师学院的年轻教师,他已将世赛标准融入教学。“商务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软件开发迭代更新,必须紧跟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学习。未来希望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领域继续提升自己,同时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更多学生,培养更多‘技能尖兵’,让他们也能站上世界赛场,为国争光。”
夜幕降临,训练室的灯光依旧明亮。曹佳豪与学员们围坐在一起,复盘当日的训练成果,分析竞赛模拟赛中的得失。大家各抒己见,思维激烈碰撞,曹佳豪则在一旁适时引导,帮助学员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方案。他还时不时拍着学员的肩膀,用自己的参赛经历和成长故事为其加油打气。
曹佳豪的故事,是一部充满热血与奋斗的青春励志篇章,激励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勇敢前行。在狮山、在苏州技师学院这片造梦沃土上,相信会有更多的“曹佳豪”涌现,用技能书写精彩人生,让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刊登于《现代苏州》第490期
记者 陶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