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高源青
日前,一支外省考察团走进杭州未来科技城,探访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萃智能”)。展厅内,检测线高速运转,试剂盒、矿泉水瓶、电子零件在毫秒间完成“体检”,机械臂精准剔除瑕疵品。当AI、仿生机器人、脑机接口火爆全国,这家同驻未来科技城的杭州“六小龙”同僚,又演绎着怎样的工业革命?
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由汇萃智能提供
“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可快速识别这个水杯的尺寸与位置,人眼估算直径约10厘米,工业视觉可精确至10.000003厘米。这一系统不仅能判断材质,如玻璃、陶瓷或纸,还能同步检测水中杂质,杯体有无缺口或裂缝等细微缺陷”。汇萃智能董事长周才健介绍,他们研发的通用智能高速机器视觉平台,是国内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视觉平台,率先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汇萃智能董事长周才健 图片由汇萃智能提供
“通用智能高速机器视觉平台就像机器人的‘眼睛’,”周才健比喻。与人类依赖视觉获取外界信息相似,智能机器人同样依赖视觉技术提升信息获取效率,相较于静态人脸识别1-2秒的响应时长,工业视觉技术的物体动态捕捉可达毫秒级——“当高铁飞速行驶,其车身的二维码仍能被精准识别”。周才健表示,汇萃智能帮助农夫山泉、哇哈哈生产线实现每秒20瓶矿泉水智能检测,并将残次品即时剔除。人眼只能看见一道快速飞过的线。此外,在手机连接器领域,系统可保证数亿个零件达到99.9999%的合格率,其量化检测能力远超人工抽检。通用智能高速机器视觉技术的定位、测量、识别、检测四大功能,大幅提升工业化制造的产品生产效率。“工业视觉系统实质是‘数字眼睛’感知与“工业大脑”分析的结合,”周才健指出。当下土地资源趋紧,人力成本攀升,单线日量产的提升意味企业可节省建厂投入,实现“降本增效”。
印刷检测 图片由汇萃智能提供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十余年的创业长征。2012年,周才健在未来科技城创立汇萃智能,研发期几乎零营收,团队依靠个人资产维系运营。2015年产品问世后更遭遇严峻考验,工业设备的稳定性需经严苛验证,一旦生产线因设备故障停摆,企业将面临巨额损失,因此多数厂商望而却步,汇萃智能一度面临团队解散、资金链断的危机。直至2018年,汇萃智能才批量推向市场,此后年均销售增长约30%,累计服务合作伙伴超1000家,输出行业解决方案1000余项,手握核心专利及著作权200余项,自主研发AI及视觉算法超3000项,深度赋能3C电子、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等领域,于2024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同时,汇萃智能推进产教融合战略,为高校提供学科建设教材和设备,致力为国家培养新一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汇萃智能荣誉墙 图片由汇萃智能提供
这份坚持,源于对中国制造转型的深刻洞察。“机器视觉是中国智能制造的“眼睛”和“大脑”,但十年前国内完全依赖进口,因此我们想自主研发这个产品。”周才健表示。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赋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战略远见,精准契合了二十大提到的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强国建设目标。
谈及扎根未来科技城的抉择,周才健用“热情、务实、服务”凝练未来科技城对创业者的吸引力。从初创期500万元政府资金扶持,到成长期无抵押信用贷款破解融资困局,再到人才招引、产业链对接等各项政策支持,“未来科技城的土壤,给予种子茁壮成长良好的条件。”周才健说道。
从初创扶持到产业生态共建,汇萃智能与未来科技城生动诠释了“政企协同创新”的示范效应。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中,这种创新型合作模式正持续释放动能,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