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产业化瓶颈逐步攻破,BC的“黄金十年”已经来临
创始人
2025-05-07 01:21:45
0

竞争激烈的光伏技术之争,又有压倒性的重大进展。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于北京联合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这场发布会集结了BC电池组件制造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电力央企等,代表了中国光伏产业中几大核心力量,标志着BC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三大光伏技术路线中最具争议的BC技术,一直被认为制造成本过高、产业生态难以形成。但经过近两年的科研攻关,BC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迈入了产业化阶段,俨然可以与处于市场主流的TOPCon技术分庭抗礼。

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至今,BC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一方面,BC产业链阵营不断扩容,在各类展会上,光伏龙头企业纷纷展出自己的BC组件。另一方面,在今年年初同行们减产、停工之际,爱旭等BC龙头还能保持满产,并在央国企集采项目中连续中标,展现出了BC产品极高的竞争力。

华夏能源网此前曾预测,2025年将是BC挑战TOPCon的关键之年。如今看来,不只今年,未来几年BC崛起都将是光伏行业的“主旋律”。随着BC电池的高价值在市场应用中不断得到验证,BC技术发展将走进“黄金十年”。

从“小众”走向“主流”

相对于2013年才由德国Frauhofer研究所提出概念的TOPCon技术,BC技术可谓是“历史悠久”。1975年,美国普渡大学的教授就提出了BC电池概念。1985年全世界第一片BC电池诞生。

然而,半个世纪时间过去,BC电池技术却一直未能走入产业化。在海外,Maxeon早在2004年便推出了第一代基于扩散工艺的商用IBC太阳能电池,但始终未成“气候”。在国内,则因BC工序过多、成本过高,极少有企业问津。

2021年后,因为中国企业的突破性进展,BC技术的命运在短短几年内改写。2021年,爱旭发明了ABC电池,并于2022年推出ABC组件,成为第一个明确发展BC电池技术的头部企业。

此后,BC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爱旭先后在珠海、义乌、济南建成ABC电池组件产能。到2024年时,其发布的“满屏”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5.2%。

2023年,“光伏茅”隆基绿能也加入BC阵营,推出HPBC产品,并在2024年升级为HPBC2.0。

不过,到此时,BC仍被认为是“小众”技术。同为N型路线的TOPCon技术在2023年狂飙突进,到2024年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比已跃升至71.1%,替代PERC成为绝对的主流。而BC阵营仍只有爱旭、隆基等少数“孤勇者”。

2024年下半年开始,BC阵营明显壮大起来。无论是材料、设备企业,还是电池、组件企业,都不断加入队伍,其中不乏多个光伏龙头企业。

2024年12月,协鑫集成发布基于BC技术的GPC2.0高效组件。截至2025年2月,GPC2.0电池效率突破27.5%。据了解,协鑫集成将在今年二季度推出GPC3.0产品,效率预计超过27.8%。

2025年2月,TCL中环旗下TCL Solar发布BC组件新品,并打出口号“BC先驱,再次定义BC”。据TCL中环介绍,该BC组件有望在5月推向市场。

此外,正泰、天合、一道、通威、晶澳等组件龙头企业也都在展会中展出了自己的BC产品,或做技术储备,或在默默布局。

供应链方面,先导智能、英发睿能、宇邦新材、高景太阳能、同享科技等材料、电池、设备企业也纷纷加入。

按照目前的规划,到今年年底,爱旭的ABC产能将有35GW,隆基的HPBC2.0产能为50GW。除已经确定的这85GW产能外,尚有多个企业的BC项目在规划或建设中,包括隆基与英发德耀、五粮液合作的HPBC电池项目,隆基与金阳新能源、福建钜能合作的HBC电池项目,爱旭与创维光伏合作的BC电池项目等。

虽然目前BC电池的产能还无法和TOPCon的庞大产能相提并论,但其增长趋势已经显而易见,从“小众”走向“主流”的步伐在稳步迈进。

三大关键突破助推产业化

为什么BC电池技术越来越受认可?

首先是因为,在产业链企业的共同努力下,BC的效率优势不断得到发掘,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BC被认为是最接近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理论极限效率的电池技术,实验室效率和量产效率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技术。就在4月11日,隆基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杂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HIBC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81%,再一次刷新世界纪录。

更值得一提的是,至今,爱旭N型ABC已连续26个月蝉联TaiyangNews全球商用组件量产效率榜第一。这般傲视群雄的实力,证明了BC技术的绝对领先性。

其次是因为,近两年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BC电池的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过去,BC电池受制于工序复杂、成本高昂,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市场接受度很低。而最近两年,激光图形化、湿法工艺、低阻高氧硅片、0BB、无银金属化等一系列技术的出现,令BC电池突破了产业化的瓶颈,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由爱旭首创的超快激光图形化技术,被认为是BC突破产业化的关键性技术变革。《白皮书》对此称,通过激光图形化的快速发展和湿法工艺的不断进步,将BC电池的生产步骤从最初的20+步缩减至12步,整体电池生产成本降低60%以上,有效确保作为主流技术量产的可行性。

BC电池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其将正负电极集成于电池背面。那么,如何确保正负电极之间的精准隔离就成为背面图形布局的关键。过去,BC电池借助半导体领域广泛采用的光刻技术,来达到高精度图形布局的目的。但光刻技术成本高昂、流程复杂,成为BC电池走向产业化最大的阻碍之一。

爱旭的超快激光图形化技术,通过飞秒、皮秒、亚皮秒超快激光一步法完成加工,不仅确保了图形结构的高精度,更降低了成本、压缩了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良率,使BC电池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除了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对应用场景的适配性也是BC能走向“大众化”的重要原因。

过去,BC组件被认为只适用于户用场景。但现在,隆基、爱旭等企业已经开发出适用于各类应用场景的BC组件。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自2024年开始,央国企集采招标为BC设置了单独的标段。今年以来,BC集采更是好消息不断。

今年2月,隆基的子公司隆基乐叶中标国内单体最大的集中式BC项目,中标规模500MW,总金额3.71亿元。

爱旭也在今年接连中标大唐、中石油等大型能源集团集中式采购招标,并作为唯一一家BC技术组件商入围山西建设投资集团2024-2025年度新能源光伏组件供应商“BC/HJT光伏组件”200MW标包。

最新的信息是,日前,南水北调中线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结果公示,爱旭以第一中标人身份成功中标“单晶双面双玻(BC/HJT)光伏组件”标段,标段容量300MW。

BC黄金十年来临

如果把BC电池过去半个世纪漫长的技术积累过程,比作从0到1。那么,现在BC电池是完全跨过了“1”这个产业化的门槛。从2025年开始,它将进入从1到100的快速发展阶段。

《白皮书》中对BC产业化阶段的分析认为,结合BC产品性能优势、终端用户接受程度、技术路线迭代规律、BC生态圈等因素综合判断,保守预计从2025年起BC组件的市场占比将持续提升,到2030年市占率将达到62%。

届时,BC电池将是行业的绝对主流。

当然,光伏行业技术进步节奏越来越快,其他技术也在同步向前,BC企业必须要持续发力,才能始终保持行业领先优势,也才能推动BC从1走到100。

一方面,BC电池的效率还会继续提升。《白皮书》认为,随着BC电池技术的不断优化,在未来3-5年内,BC电池效率会提升到28.5%左右,整体组件效率超过26%。

另一方面,BC电池的成本也将持续下降。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表示,无银化技术将是BC电池未来五年重点研发的课题。沈文忠认为,无银化技术在TOPCon中的应用还有一定困难,却非常适合BC电池。无银化技术的发展将推进BC电池成本下降,使其降到比TOPCon还低。

爱旭是目前光伏行业内唯一一家实现规模化无银工艺的企业,其首次实现了10GW级的无银金属化太阳电池的稳定量产,无银金属化太阳能电池的量产效率和良率都超过了使用银浆的电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提效与降本是行业的永恒主题,但我们知道,BC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29.1%。当3-5年之后,BC电池效率已经无限接近其理论极限后,BC又该向如何自处?

爱旭首席科学家王永谦认为,BC之后的下一代技术有两个方向,光子倍增和钙钛矿叠层。而这两个方向,仍然需要以BC电池技术为基础。

光子倍增技术无需钝化层,无寄生吸收损失,与BC电池结合才可以100%接收倍增光子;钙钛矿和BC三端叠层的电池结构具有最高理论效率,效率高于其他技术的两端叠层电池结构。

王永谦表示,2025年爱旭预计将ABC电池效率提高至27.8%;2030年,将钙钛矿和BC三端叠层电池的效率推至35%;2035年,通过BC+光子倍增+光子回收的技术,将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至40%。

也就是说,无论是钙钛矿叠层时代还是光子倍增时代,BC作为一种平台技术,都是最优选。面向2035的远期未来,属于BC技术的星辰大海才刚刚启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935.3克月球样品,首次揭...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系列研究成果,四项重磅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这波体验酷啊!他们都说“超过瘾... “知行虎门”第二天 有哪些精彩节目? 孩子们都有哪些收获? 一起来瞧瞧~ 航天飞行体验 在水濂小镇...
十篇齐发!《细胞》首次为中国脑... 7月10日深夜,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卓越技术创新中心领衔,我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了10项重要成果,论...
Grok4成“宇宙最强模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郑子涵 北京报道 虽然马斯克本人一脸疲态,但他亲自坐镇,给Grok...
关键部件全部国产化!全球单机功... 10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宣布,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
贴地飞行!时速600公里超导电... 7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行,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同期举...
大屏化与AI驱动TV高端化浪潮 近日,在京东方投资者日活动中,京东方代表与行业伙伴、专家围绕TV高端化趋势以及LCD在多种显示技术中...
福建夫妻干出超级独角兽:用无人... 作者 | 铅笔道 松格 矿区内,无人驾驶矿卡已整齐排列,随着指令下达,这些矿卡缓缓启动,按照预设路线...
周红波: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将... 文/翁炫 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纳米科技城的汉纳实验室里,周红波拿着一小块黑色薄膜自豪地说:“我们把概...
Grok 4号称“全球最强AI... 「这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 尽管比原定发布会时间推迟了近一个小时,但在今天中午(北京时间 9 ...
“江苏地质号”卫星出征 吉林一...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田甜)7月10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光卫星”)在吉林省航天...
科学杂谈:一秒钟有多久? 1秒钟有多久?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1天被分为24小时,每1小时被分为60分钟,而每分钟又被细分为6...
嫦娥六号玄武岩样品最新研究:破...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采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的...
哈工大录取通知书公布,将送20... 7月10日消息,哈尔滨工业大学近日公布了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以及“哈工大小卫星梦想遨游计划”,要将202...
原创 液...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能量密度急剧增加,数据中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散热挑战。传统风冷技术...
上海交大团队突破AI设计热辐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科研领域的各个角落,为传统科学难题的解...
慕思股份:以专业为引领 智慧睡...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睡眠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对睡眠质量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也推动了床垫...
参宿四爆炸后亮度超月亮,半年不...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说参宿四要是爆炸了,亮度能超过月亮,而且这亮度啊,能持续半年...
轻量化设计某新能源主减-差速器... 摘要:为轻量化设计某新能源主减-差速器总成,对主减速从动齿轮(简称主减齿轮)采用新的工艺路线,即滚齿...
智元机器人回应“借壳上市”猜测... 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智元机器人针对近日“借壳上市”的猜测做出最新回应。 昨日晚间,上纬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