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又被誉为“中国光谷”,创建于1988年,已经获批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央企集中建设人才基地、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东湖高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至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第一,成为全国10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之一。现在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到底有多牛逼呢?
东湖高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也表现突出。2024年,东湖高新区的GDP突破了3200亿元,其同比增长了7.1%,是武汉市第一大GDP区(包括行政区与功能区),对武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中也由第9位上升至第6位。此外,东湖高新区的科技园区和环保科技项目也在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东湖高新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东湖科学城作为东湖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聚集了大量的实验室和研发机构,拥有大科学装置如“中国地镜”和“空芯光纤”等顶尖科研成果。
东湖高新区的这些科研成果在深地工程、光纤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此外,东湖高新区还在智能网联产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光谷智能网联产业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已经主体结构封顶,该项目旨在打造高端“车路云网图库”智能网联产业链,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这对同城的武汉车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大的作用。目前的东湖高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谷光纤光缆占全国市场66%、国际市场25%,销量世界第一。
武汉市正在积极打造高科技之城。武汉市通过多项举措和政策支持,致力于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自然》杂志发布的2024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榜单,武汉位列全球第13名,这充分显示了武汉市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显著成就与积极贡献。此外,在2024年科研城市报告中,武汉首次跻身全球前九,并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位,这进一步证明了武汉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全国领先地位。仅在2024年,武汉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12.2%,增幅全国第三;研发投入强度提高19%,增幅全国第一,武汉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可以说是下了大本钱的。
武汉已经形成了以光谷为代表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升了整体竞争力。武汉市的五大支柱产业(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的产业规模超过1.6万亿,占据了武汉工业的半壁江山。武汉打造了“四网”一体服务体系,集成国内外300多万科研人才和650多万科研服务机构数据资源,设立总规模20亿元和3亿元的在岸、离岸投资基金,吸引入驻企业65103家。我们再来看看高科技之城通常具备几个显著特征,来对照一下武汉这座城市是否已经属于我们国家的高科技之城了?
高科技之城会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武汉市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包括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它们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还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武汉市还拥有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以及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和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不仅在高技术制造业上的增长迅速,而且在高新产业上的增长显著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特别是武汉市在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丰富,使其在国际上排名大幅度提升,已经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之城了!